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ng >> 静女 >> 正文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高语三二 5.饶卓颖.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 . 南方论刊,2006(4)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史上灿烂夺目的篇章,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在艺术创作方面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收以及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唐诗就是盛唐艺术创作的典型代表。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他的诗正如他自己说的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 《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由东鲁南游吴越留别友人时,写下了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这首诗以梦中游仙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苦闷以及超越苦闷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得特别突出。本文通过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谈一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成因。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形式表现
  (一)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对超现实的幻想境界的追求和描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就是按照入梦、梦游、惊梦的形式来描写的。诗的首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一开始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诗句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接下来描写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得诗人进入了梦幻,展现出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只见山中石径盘旋,深山处光线幽暗;又听天鸡高唱,看到海日升空,一片曙色;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 又忽觉暮色降临,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梦中诗人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描绘的目眩神迷、奇幻莫测,把神话传说中的事物和对大自然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美景胜色,奇特的梦幻使得积极浪漫主义思想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创造新奇的艺术境界。
  诗句“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表现诗人想象由梦境进入了仙境。在诗句“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中,诗人用奇特的夸张、缤纷的想象手法描述仙境:青冥浩杳的苍天广无边际,日月光辉同时照耀着神仙住处金银台;在日月照耀的光明背景下,众多仙人降临;神虎鼓瑟,鸾鸟驾车,众仙鱼贯而下,列队而来。诗人笔下的仙境没有森严的等级,没有尔虞我诈,众仙都是平等相处,就连凶猛的老虎也都驯服地为众神弹琴鼓瑟,真是一派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融乐世界。这种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所向往的,寄托了诗人奔放的热情和对自由、光明的追求。这种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创造新奇的艺术境界,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又一特色。
  (三)用比拟和象征的手法表现自我。
  李白继承了屈原开创的香美人传统,善于运用比拟、象征等手法表现自我,感讽时政,兴寄遥远,意蕴丰富,使诗文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艺术美质。诗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诗人感情的凝聚点。反映诗人政治上一次又一次失败后内心的痛苦和对于现实环境的失望以及对社会体制和人情世态不如意的激愤和批判。显示诗人嶙峋直立的傲志,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表现了诗人对于权贵不妥协的抗争。诗句参差错落,明白自如,表现力相当丰富。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自然,活泼奔放。全诗语言寓豪放于自然,见深刻于浅显,圆活通畅,音韵浏亮,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诗风。
  二、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产生的成因
  (一)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的产生有其社会因素。
  一方面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开元、天宝年间,唐帝国国力极度强盛,经济、文化等方面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这就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发了诗人们建功互让的豪情。在这种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李白以“济苍生”、“安黎元”为己任,一生不懈地追求报效祖国的机会。他的诗句“莫怪无心恋清境, 已将书剑报明时”,正是李白心志的表现。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正如陈胜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以大鹏自比时刻准备“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不屑走科举进士的道路,他任侠、漫游、求仙访道、结交豪雄、干谒王侯,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凭借知名人士的推荐,走“终南捷径”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种环境下形成了李白炽热的情感、敏锐的政治追求,一生想追求人生价值, 一生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些条件奠定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是社会繁荣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唐玄宗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不断黑暗,生活日趋糜烂,苛捐杂税日益繁重,各种社会矛盾都处在一触即发的时刻。李白第一次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抱负, “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追求建功立业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险径,他在漫游的十八年中没能通过任侠、干谒权贵等途径实现理想,心中充满了愤慨与不平。天宝元年受玄宗之征入长安,当他踌躇满志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时,却落了个权贵嫉妒、“赐金放还”的下场。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失败,他感到从政报国道路的艰难,内心极度痛苦。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李白把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和对统治阶级的蔑视、愤恨借助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方法表现在了他不朽的诗作中。诗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以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就是其例。  
  (二)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形成还有其个人因素。
  首先,他豪放的性格和强烈表现自我的精神,使他诗情喷涌、一泻千里。他思想束缚较少,性格豪放,傲岸不屈,在许多诗篇里都表现出来。如他在政治失意时,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由于他豪放的性格,他的诗歌多用大胆的夸张、比喻并借用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手法来表现。如他用“白发三千丈” 比喻“ 缘愁似个长”,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比喻“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句“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邀我登天台,高揖卫叔卿”用神话和幻想来表现其思想愿望。李白正是因为以脱离现实的“以天下为一己之私”的想象之翼翱翔时,远离了社会的价值判断,给他浪漫主义诗作注入了超越时代的魅力。由于他傲岸不屈的性格,与一般诗人相比,他的诗几乎是用孤傲的自我串连起来的。“羞于世人同” , 使他一生“ 傲岸苦不谐”。他对理想执著追求,对生命的极大热爱使他不肯屈服,“耻与鸡并食,长与凤为群”。其次,他错综复杂的思想是其浪漫主义的又一成因。他既接受儒家思想,又接受道家思想,还接受游侠思想。这些本是不相容的,但这种错综复杂的思想却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儒家“兼济天下” 的思想,使他渴望入世、匡济天下。受道家思想影响,他求仙访道、委顺自然、遗世独立追求绝对自由。受庄子“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思想的影响,他蔑视世间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失望时,把思想寄托在山川、河流、仙界神灵上。在他的诗中,他常与山为朋,以月为友,和仙为伴,如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受游侠思想的影响,他汲取了豪侠志士身上具有的许多优秀品质和某种内在精神,并转化成一种更为深广的内容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他还把“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思想和游侠思想中反抗强暴、救弱扶贫的精神结合起来,使其浪漫主义精神比屈原的浪漫主义具有更广阔的内容,也使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由于错综复杂的思想支配,他虽然渴望入世、匡济天下,又不屑于走科举出仕的道路;他干谒王侯“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却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希望从政,但却要求从政不能妨碍他对自由的追求,主观上的结合并不等于事实,他的人生思想始终不能实现。李白这种不能实现理想的错综复杂的思想,在诗歌创作中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他必然的选择。
  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等在李白的诗歌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总揽他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 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在他的诗歌中, 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的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 既有“ 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高度夸张的比喻,对眼前所见进行艺术的描绘,使形象具有扣人心弦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他的想象奇特而丰富,他把自己的形象思维驰骋于悠远的时间和旷邈的空间之中,而无所拘束。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还运用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创造出特异惊人的艺术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总是在强烈感情的驱使下,把夸张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使他的许多浪漫主义诗篇具有豪迈的气势、昂扬的情调、奇特的形象和非凡的意境,从而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李白的一生是政治上坎坷多折、壮志难酬的一生,但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不朽诗篇,“谪仙人”的风采,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妙机天成的情韵是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王运熙李宝均, 《李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张崇琛林家英庆振轩赵建新,《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4]艾克利段宪文王友怀, 《唐诗三百首今译》,[M]。西安, 三秦出版社,1992;
[5]徐应佩周溶泉吴功正,《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6]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
    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教学处理
    析《琵琶行》中的“阿姨”.
    .《琵琶行》的文化审视—— — 重温陈
    .《琵琶行》课文注释质疑.
    .《琵琶行》真的表现了白居易的抑商思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
    《邶风·静女》
    .《锦瑟》与李商隐.
    打开诗文欣赏之门的钥匙———从《琵
    文约意颇丰——关于《蜀相》教学值得
    .《石头城》赏析
    关于《锦瑟》“ 无端”意绪的解读
    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
    《诗经》解读:山有扶苏
    .《琵琶行》中的“思”字
    《诗经》中静女时代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
    因《锦瑟》而想起的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诗说
    李商隐《锦瑟》的张力艺术魅力.
    【原文】静女【参考译文】
    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
    .《梦游天姥吟留别》审美三题
    读不尽的《锦瑟》.
    从《静女》看《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
    谈《迢迢牵牛星》的两处注释.
    《迢迢牵牛星》赏析.
    英雄之慷慨悲歌—— 《短歌行》赏析
    浅析《短歌行》.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
    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
    《诗经》解读:萚兮
    《诗经》两首:氓、静女其姝(粤教版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文化总集
    “吾爱静女,如鼠嗜米”:《诗经》版
    诗词歌赋----静女《诗经》
    《诗经》解读: 静女
    《诗经》解读:褰裳
    《诗经》解读:女曰鸡鸣
    《氓》教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诗经》解读:叔于田
    《诗经》解读:有女同车
    《诗经》解读:大叔于田
    《诗经》解读:遵大路
    《诗经》解读:羔裘
    《诗经》解读: 狡童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
    《诗经》解读: 狡童
    傲然气兮存天地——《梦游天姥吟留别
    读《诗经》系列:静女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
    《静 女》赏析
    《静女》(《诗经》)
    高语三册一单元篇目索引
    说《琵琶行》《长亭送别》.
    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经》解读:清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一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手法赏析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
    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将进酒》
    归《去来兮辞》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高语三册二单元篇目索引
    最绝望而不朽的诗篇—— — 李煜《 虞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
    读《诗经》之《邶风·静女》
    动静艺术与悲秋传统——《山居秋暝》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赏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读王维《山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山居秋暝》赏
    比较赏析《琵琶行》、《明湖居听书》
    杜甫《登高》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律切精深 传神入妙——杜甫《登高》语
    悲情愁绪的一种抒情模式—— — 杜甫
    浅析许渊冲译《登高》之美
    .《蜀相》“频烦”辨正
    金圣叹的“分解”鉴赏法略说—— — 
    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解读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词个句质疑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赏析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赏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中“ 朱颜” 一词作何解
    杜甫 《登高》赏析
    是“悲愤”还是“豪气”?——陆游《书
    《诗经》两首  《邶风•静女》 
    关于《蜀相》一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
    从《雨霖铃》看古典诗歌的别离主题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刘禹锡、苏轼诗词《西塞山怀古》《念
    重新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
    .《虞美人》译文之“愁”美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谈
    李清照《声声慢》所写季节之我见
    李清照再嫁心声的流露——《声声慢·
    千古绝唱 凄苦愁深——李清照的《声声
    谈李清照《声声慢》的抒情方法
    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
    卓绝千古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
    赏析杜甫《蜀相》诗的写景抒情艺术
    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
    《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一曲悲凉的颂歌—— — 郁达夫《故都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激情质疑 相机诱导———《记念刘和
    在加拟诗意小标题活动中学《故都的秋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两首《永遇乐》
    静女【《诗经》中《静女》的改写作文
    俯仰悲古今——读《扬州慢》管窥姜夔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朴素亲切舒卷自由———郁达夫《故都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主题探究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记念刘和珍君》的广博与深刻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
    .《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
    《诗经》 静女
    《诗经》静女——天真烂漫的幽会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英译
    《邶风·静女》教案
    读王维诗《山居秋暝》.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