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ng >> 静女 >> 正文

 

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教学

高语三二 82.金帆.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教学.广东教育,2006(4)
  曾几何时, 由于高考“ 指挥棒”的作用, 语文课堂对诗词的阅读总跳不出“主题”“手法” “语言”“形象”的框框, 即使有突破者( 如赵谦翔先生的“ 绿色欣赏”) , 也深受学生素质教师学养等诸多因素影响, 何况还有高考利剑的威逼, 几人敢走多远?
  假如我们以多元教学为切入点, 来审视柳永《雨霖铃》的阅读教学, 应该有另一种景观。
  一、多元导入—— 激发学生多元思考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元的导入常带来精彩的开始。对于《雨霖铃》的教学, 我们试做几种导入设计。
  1.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 也堪称婉约词代表作。阅读这首词, 可以从柳永因仁宗皇帝“且去填词”的旨意, 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的命运入手, 知人论世体会词客伤悲, 进入鉴赏文本的角色。
  2.《雨霖铃》是写离别的旷世之作。“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别离最牵动离愁, 更何况前路茫茫, 知音寥落。教师可以从“离别”这一主题导入, 引入古今关于离别名句, 创设教学情境, 令人穿越时空, 走近这千古一别。
  3. 词是音乐的产物, 《雨霖铃》这个词牌取唐时旧曲翻制, 源于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 悼念杨贵妃, “采其声为《雨霖铃》, 以寄恨焉”, 故颇为哀怨。因此, 导入时可从叙事开始, 并以李叔同《送别》音乐伴音, 使课堂一开始就弥漫惜别的氛围。
  二、多元思维—— 培养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
  如果说多元导入还只是更多地在形式上探索多元教学途径的话,多元思维则触及多元教学的核心。
  《雨霖铃》历来被研读者认为是恋人惜别之作, 表现的是恋人难舍难分和别后深深牵挂之情, 对这首词, 完全可以进行多元解读, 从思想主题、艺术效果、审美倾向、人文心态等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曾有专家认为领悟“无语凝噎” 时,让学生试着用语言来解读此时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是大败笔, 因为任何语言在此都是苍白的。对此, 我不敢苟同。毕竟, 探讨是可以多维的, 尤其是, 如果在此老师学生都无法完成精彩的表达, 正好印证“无语”的“情到深处总无言”, 岂不更好? 像这首词, 既然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去探究“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 去想象“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命运前途, 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些更开放更多元的探究呢?
  就多元思维而言, 我提倡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教学中, 要突出审美思维。长期以来, 我们的阅读课堂不乏对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之类的研讨探究, 却较少从审美的角度去体验和发现。《雨霖铃》中的审美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从声、色、情、景的融合, 到情景的深婉摇曳, 不是一般的诗词能达到的境界, 我们能不能透过或明媚或凄苦或多姿或沉重的景致, 去触摸作者内心深处的忧伤? 从面的欣赏到情感的触摸,我们或许要走过一段自然和人性的审美历程, 才能抵达词人所展示的难状之景、所抒写的难达之情。
  三、多元评价—— 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
  多元评价, 实际上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发展。一般而言, 教师对课堂总有一定的心理期待, 而学生既然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他们就有可能满足教师的期待, 也有可能不及或超越教师的心理期待。这时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充分的空间, 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表现在《雨霖铃》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就学生的朗读、感悟、鉴赏分析、拓展探究和写作应用等不同的能力表现进行评价, 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检查了能力的发展, 提供了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
  四、多元目标— —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仍然回到柳永的《雨霖铃》上,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训练学生能力的发展, 如朗读能力、联想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等; 同时对这首词的教学, 既可以立足于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了解、接受上,也可以着眼于启发学生联想、拓展学生人文视野上。这样, 便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提升语文教学境界。
惠东高级中学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从《雨霖铃》阅读鉴赏看中学语文多元教学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千古绝响《琵琶行》——浅谈《琵琶行
    对《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教学处理
    析《琵琶行》中的“阿姨”.
    .《琵琶行》的文化审视—— — 重温陈
    .《琵琶行》课文注释质疑.
    .《琵琶行》真的表现了白居易的抑商思
    .《琵琶行》知己意识深层内涵简论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
    《邶风·静女》
    .《锦瑟》与李商隐.
    打开诗文欣赏之门的钥匙———从《琵
    文约意颇丰——关于《蜀相》教学值得
    .《石头城》赏析
    关于《锦瑟》“ 无端”意绪的解读
    对李商隐《锦瑟》的再解读.
    《诗经》解读:山有扶苏
    .《琵琶行》中的“思”字
    《诗经》中静女时代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
    因《锦瑟》而想起的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诗说
    李商隐《锦瑟》的张力艺术魅力.
    【原文】静女【参考译文】
    读《琵琶行》中的天涯沦落情
    比较赏析《琵琶行》、《明湖居听书》
    傲然气兮存天地——《梦游天姥吟留别
    读不尽的《锦瑟》.
    从《静女》看《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
    谈《迢迢牵牛星》的两处注释.
    《迢迢牵牛星》赏析.
    英雄之慷慨悲歌—— 《短歌行》赏析
    浅析《短歌行》.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
    课堂实录:《氓》《无衣》《静女》
    《诗经》解读:萚兮
    《诗经》两首:氓、静女其姝(粤教版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文化总集
    “吾爱静女,如鼠嗜米”:《诗经》版
    诗词歌赋----静女《诗经》
    《诗经》解读: 静女
    《诗经》解读:褰裳
    《诗经》解读:女曰鸡鸣
    《氓》教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解读
    《诗经》解读:叔于田
    《诗经》解读:有女同车
    《诗经》解读:大叔于田
    《诗经》解读:遵大路
    《诗经》解读:羔裘
    《诗经》解读: 狡童
    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去三十年”辨
    《诗经》解读: 狡童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谈李白诗歌的浪
    读《诗经》系列:静女
    静女《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
    《静 女》赏析
    《静女》(《诗经》)
    高语三册一单元篇目索引
    说《琵琶行》《长亭送别》.
    从《饮酒》、《归园田居》论陶渊明的
    归《去来兮辞》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经》解读:清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审美三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一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艺术手法赏析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梦游天姥
    浅谈《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将进酒》
    高语三册二单元篇目索引
    是“悲愤”还是“豪气”?——陆游《书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
    读《诗经》之《邶风·静女》
    由《琵琶歌》而至《琵琶行》兼及古典
    动静艺术与悲秋传统——《山居秋暝》
    王维山水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赏析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读王维《山
    .《虞美人》译文之“愁”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解读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读王维诗《山居秋暝》.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杜甫 《登高》赏析
    律切精深 传神入妙——杜甫《登高》语
    悲情愁绪的一种抒情模式—— — 杜甫
    浅析许渊冲译《登高》之美
    .《蜀相》“频烦”辨正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解析
    李清照《声声慢》词个句质疑
    最绝望而不朽的诗篇—— — 李煜《 虞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赏析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赏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虞美人》教学设计
    杜甫《登高》赏析
    关于《蜀相》一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诗经》两首  《邶风•静女》 
    赏析杜甫《蜀相》诗的写景抒情艺术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
    从《雨霖铃》看古典诗歌的别离主题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刘禹锡、苏轼诗词《西塞山怀古》《念
    重新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
    .《虞美人》中“ 朱颜” 一词作何解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谈
    李清照《声声慢》所写季节之我见
    李清照再嫁心声的流露——《声声慢·
    千古绝唱 凄苦愁深——李清照的《声声
    谈李清照《声声慢》的抒情方法
    读《醉花阴》《声声慢》品李清照前后
    卓绝千古凄苦情——李清照《声声慢》
    金圣叹的“分解”鉴赏法略说—— — 
    修辞场、语象系统、修辞认知和文学阅
    《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一曲悲凉的颂歌—— — 郁达夫《故都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记念刘和珍君》二辨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激情质疑 相机诱导———《记念刘和
    在加拟诗意小标题活动中学《故都的秋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解析
    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两首《永遇乐》
    静女【《诗经》中《静女》的改写作文
    俯仰悲古今——读《扬州慢》管窥姜夔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
    朴素亲切舒卷自由———郁达夫《故都
    《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故都的秋》主题探究
    《故都的秋》意象新解
    .《记念刘和珍君》的广博与深刻
    三篇“怀古”竞风流——《念奴娇·赤
    .《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郁达夫的悲凉颂歌——《故都的秋》.
    《诗经》 静女
    《诗经》静女——天真烂漫的幽会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诗经》·《邶风》·《静女》英译
    《邶风·静女》教案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山居秋暝》赏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