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81.张明.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教学设计.学语文,2006(4)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著名词人李煜。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课题、引语、作者) 师: 法国作家缪塞说过:“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巧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作—— 《虞美人》, 来见证不朽篇章中纯粹的眼泪。 二、知人论世, 走近词人 李煜, 史称南唐后主,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之一, 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前半生生活相当豪华奢侈, 公元975 年, 宋军大破金陵, 李煜肉袒出降, 虽封作违命侯, 实已沦为阶下囚。李煜也因《虞美人》这首词被宋太宗赐酒毒死。这首词里到底写了什么, 竟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朗诵词作, 整体感知 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 使学生在把握该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 走近词人心灵世界, 体会全词的悲凉、沉痛的意境。 要点: (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 分钟, 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词人的思想情感及全词的意境。 ( 2) 让学生谈谈全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 ( 3) 教师明确: 沉痛、悲凉的意境; 亡国之思, 亡国之痛。 ( 4) 全班齐读, 让学生感受词人内心的亡国之思、亡国之痛。 ( 5) 学生示范朗读。 ( 6) 教师音乐范读, 师生共同走进词人心灵世界。 ( 7) 名家配乐朗读, 再次感受全词的悲凉、沉痛的意境。 师:《虞美人》这首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用一个字概括。( 愁) 四、创设氛围, 合作探究 这首词表现的是亡国之思、亡国之痛, 意境悲凉、沉痛, 读来回肠荡气。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首词。 1.从全词的情感基调来看, 你认为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情感? 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若学生未有谈到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句的理解, 教师可以表示自己最喜欢该句, 由此引入对该句的重点分析。 品味: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 比喻; 春江水厚、绵长不断、激流澎湃的特点)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 为了能更好地表达这份情感, 引起读者的共鸣, 就要把精神的写作物质的, 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物象。 李煜词的动人魅力还体现在他广取形象, 博采比喻的愁情抒发上。像“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把无形的对故国家园的离愁别恨, 视比作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 而愈理愈乱的丝麻, 极言“愁情”奔涌沉重, 无边滋生, 纷乱难言。 而历史上出现的“愁”句并不少见, 引导学生从愁之形态、愁之数量、愁之长度、愁之重量加深对“愁”的理解, 例句如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愁之形态、愁之数量)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愁之长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愁之重量) 词家中不乏“写愁”高手, 如寇准“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 ; 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 等等。老师认为他们或不够“鲜活”, 或不够“含蓄、深邃”,“愁”之意境均不及后主之词。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词句。 要求: 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鼓励学生各抒已见,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地位。 3.你最难懂的是哪一句词? 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同学质疑和同学同步作答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该教学环节中。此外,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即兴作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欣赏歌曲, 体味情感( 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 六、背诵全词, 课堂小结 从“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 到“故国不堪回首”的宋室囚徒, 词人李煜天上地下的身世沉沦以及内心“离恨恰如春草”的巨大沉痛, 绝非常人所能体味。我们可以说, 是亡国的代价成就了一位可追唐诗的伟大词家。钱钟书就曾说过:“苦痛比快乐更容易产生诗歌”。“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 借尼采的话对李煜的词所作的高度评价。这也印证了缪塞的话—— —“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