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
|
高语三二 75.杨芙蓉.“寄遥情于婉娈传深怨于蹇修”—— — 臆说李商隐《锦瑟》诗.名作欣赏,2005(10)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这首七律诗,依其思想性质考察,可归于他的无题诗一类。因此, “锦瑟”诗题疑为后来诗家学者方便讲谈时,取其句首二字所加,并非作者自拟。由于诗人谙于比兴,意境幽远,包蕴殊深,迂曲婉微,加之多用典故与传说,所以,自宋以降,注家蜂起,聚讼纷纭。比德之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直至当今学界,也未能形成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本文认为欲得李商隐此诗的真解,应当考虑其出身、行事、政治背景等问题,细加体会。 元和七年,即公元812年,李商隐生于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据冯浩编《玉谿 生年谱》, 他出生于元和八年癸巳即813年) 。字义山, 号玉谿生, 长庆元年辛丑(821)9 岁,其父亲李嗣去世,奉丧侍母归郑州;长庆三年癸卯(823)11 岁,守父孝期满回洛阳;李商隐少负诗才,17 岁因作古文《才论》、《圣论》(今佚)而闻名,并开始与士大夫交游。大和六年壬子(832),李商隐21岁应举,为当权者所斥;太和八年甲寅(820-824) 岁应试,又为崔郸所不取。直至开成二年,即公元837 年方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 他一生经历了宪宗李纯(806-819),穆宗李恒(820-824) , 敬宗李湛(824-826) , 文宗李昂(827-840) , 武宗李炎(841-846),宣宗李忱(847-859)六位君主。可这六位君主都不及他们的先祖清明而有作为。李商隐出生宪宗朝,而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即起宪宗之世。牛僧孺、李德裕各为其党首,两党之争为中晚唐外廷士大夫最有影响、为时最久的党派斗争。他们各自结党营私,互相攻击,左右朝政,排斥异己,扰攘不休。朝廷大权落入两党手中,以至文宗慨叹:“去河北贼非难,去此朋党实难。”根据陈寅恪先生的分析,牛李党争的焦点大致可以归结为: 一、科举取仕问题上,李党主张以经术进士;牛党则主张以词彩先。当时经术者已成孤立,主词彩者乃为地胄,因进士出身者已成新兴阶级,政治地位日增,于是,李德裕党羽大恶新兴进士出身之人。 二、唐代贡举,大致可分为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主文词,明经科宗经术,所尚学之异,实为门族之不同,自高宗、武后以降,朝野上下皆重进士而轻明经。 三、数朝互有升降,对进士科出身的士子文人的好恶崇抑,皆因主政者的出身不同而不同。相对而言,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值得注意的是牛、李两党的斗争中,李唐皇氏族因属于关陇政治集团之故,其远支宗室的政治社会地位无大别于一般氏族,处于中立地位,既可从牛,亦可从李。 李商隐身为李嗣之子,溯系李唐皇室氏族远支宗室。由上之故,本为中立,可他在选择 取仕科路途上,选的是进士科。这样,他便成了新兴阶级中的一员,不免带上了政治色彩。 按理,李商隐属于牛党一派,方合乎当时社会阶级的道德与利益。可是,为了爱情,偏与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结为俦侣。如此一来,在牛党的眼中,李商隐惟利是图,背恩忘典。而在李党眼中,他却又成了放浪形骸,无道德操行的轻薄之辈。纵负绝代之才的李商隐,也不得不卷入牛李两党争斗的旋涡中。他作为党派斗争的牺牲品,注定了他怀才不遇、仕途不振的命运,终于锦瑟年华惘然梦觉。但当时政治背景下他根本奈何不得,落落寡欢的李商隐,于公元858 年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锦瑟”诗大约写于四十五岁之后。大中五年(851)冬至大中九年(855)冬,李商隐滞留巴蜀。其妻王氏在李商隐赴蜀前去世。此后他一直未曾续娶,所以,诗人除了仕途不得志、人世失意外,情感与心性上的孤寂、落寞也当属其那一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本指装饰华美的瑟,诗人因以“锦瑟年华”而喻指美的青春时代。“瑟”,为古代弦乐器。据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可知瑟在当时是按五声音阶定弦,由低到高,通常为二十五弦,每弦一柱,其形状像琴。“无端” 本指没有尽头, 《汉书· 路历志上》: “周旋无端,周而复始。”亦有“无缘无故”义。杜牧《送故人归山》诗: “三清洞里无端别,又拂尘衣欲卧云。”可引申为不知不觉。“无端”乃是诗人设锦瑟为五十弦的托词和前置条件。“五十弦”并非实指。瑟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定弦。通常只有五组共二十五弦,因有无缘无故—— — 即“无端”作前因,方有二十五弦的基础上增加数组五声以成五十弦,意在喻示韶华易逝,诗人无缘无故或谓不知不觉就到了五十岁。此为对时光如流的顾叹,并非确指。察其一生,只活了四十七岁,很有可能此诗写于大中十一年左右,即诗人过了四十五岁之后。因瑟以五音为一组定弦,被无端添架设了五十弦,当是在四十五弦的基础上再架设了一组五音,而取其整数的方便说法。“柱”,立在瑟面板上的码子,一柱架一弦,定弦时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弹琴时便将弦的振动传导至音箱,使琴音变得美化和增强。“华年”指青年时代,犹言青春。诗人在这里运用的是一虚一实、虚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锦瑟五十弦显然是虚设,而喻指年华五十春则为实有(但不是确指)。就锦瑟而言虚中有实,喻指华年而言,则实中有虚。深谙比兴妙用的李商隐,触物(锦瑟)起兴(思华年),以其丰富别致的想象,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孤寂落寞的日子里,诗人独自面对典雅华美的瑟,思绪幽婉,感慨万千。命运偃蹇,人生失意,却又找不到一个可以依托心性的人诉说。现前无奈,唯将一腔心事付琴瑟。触物自顾,叹韶华如水,不知不觉,已近半百;轻拨慢捻,无边心事,一弦音一柱传,声声催人起追忆;一琴瑟,一自我,物我玄会,一弦一柱,一心一思,同奏一曲心声。清丽典雅,情致幽婉。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诗人巧用典故与传说的典范。“庄生梦蝶”出自《庄子· 齐物论》,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起舞,自由自在,感到非常惬意,以为颇合其志,乃至不知自己原本庄周,清晨梦中醒来,方知自己是庄周。但他却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迷者,分辨不清之谓也。)义山公援用此典,揣其意大致有三端: 其一,对自己出生于李氏家族和身为李唐皇室之远支表现出困惑与迷茫,从而引发对自身命运的大胆怀疑。义山公九岁丧父,侍母辗转迁徙郑州、洛阳之间,自幼备尝丧亲、颠沛之苦;自己少负才名,却两度应试不第,幸得进士擢升,但处在牛李党争旋涡中,终未能致身通用;人到中年爱妻诀别..这一系列的人生遭际,极容易导致失意中的李商隐产生对命运的种种怀疑与质问。 其二,李商隐乃李唐皇室远支,自武则天主朝即着手消解关陇政治集团的权力,及文宗、武宗朝,皇室远支的政治社会地位与一般士族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于牛、李党而言,当处中立地位,但因娶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儿为妻,理当可以促成两党打破敌对界限,化干戈为玉帛,却不知何以落得如今左右尴尬、里外不是人的两难境地?这就表现出诗人一种自思与反省精神。 其三,在诗人看来,无论是与命运相关的人生际遇,还是与党争有关的人生尴尬,皆是 人为的“事实”,表现出诗人一种深层的质疑与反思精神。这就为末联表现的自我安慰,自我超脱精神,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和基础。 “望帝托鹃”源于远古传说。相传蜀国杜宇,于周朝末年,在蜀始称帝,后归隐,让位 其相开明。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名为杜鹃。这表明李商隐有效法望帝归隐于山石林泉之心,此种心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投契。中唐以后的士子文人普遍喜好向佛问道,他们远离尘世喧嚣,而追求一种既恬静淡泊,又自由逍遥的生活。李商隐于仕途不振之时,人生失意的困苦和希望的幻灭,求仕与归隐的矛盾不能不说时时困扰着他,此番借望帝托鹃的传说以申其志,脱离尘网,向往归隐。 此联用意婉曲,包蕴殊深,极富“隐秀”之美。本文以为诗人身逢晚唐衰世,锦瑟年华,惘然梦觉,颇多感触都在情理之中,只是对诗人种种怀绪,似乎更应于感慨万端之中上升为一种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沉思。理趣与情识俱丰,饶有余味。 颔联、颈联联系起来考察,心与物的感会,意与景的交融这一特色,比较集中体现在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沧海”泛指大海。因大海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另为古代东海的别称。乃神话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岛名。乍看起来, “沧海月明”语似为写景,碧波万顷之上,明月皎洁,珠光涟涟。究其实则不然。本文以为“沧海月明珠有泪”与下联“蓝田日暖玉生烟”皆是物境、情境与意境的完美融合。首先,就其物境而言, 大海、明月、珍珠皆是所有之物构成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合于诗人的情景和意境。就其特征而言, “沧海” “明月” “珠泪”并非诗人处身之境,即非目前切定之实境,而是内观所得,神之于心的,且理想化的虚境;其次,是诗人以心观物,视境于心,境象了然的结果。 因而,颔、颈两联所言之境,都是超越了眼前的“色相”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复次,上下联拟用的是两个传说,都有所寓托。上联疑古典今读为“沧海遗珠”的传说,相传海中珠,为收采者所遗。诗人援引这一传说入诗,喻自己身负绝代之才而遭统治阶级的遗弃,未予重用而暗自神伤。下联“蓝田日暖”也是传说,相传位于陕西省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的蓝田,以盛产美玉而名闻天下。诗人乃李唐皇室远支,世代为相之门第,拟此传说而喻自己乃名门出生之贤子弟。在这里,情境与意境没有多大的区别,二者是连通一气的。只不过“珠有泪”偏重于表现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而“玉生烟”则偏重于表现诗人的品行、修养、格调之纯真高雅。这样,茫茫大海,明月朗照,透过如水的月光,便不难想见遗沉于海底的宝珠暗自落泪的情形,我们也因此而更加理解诗人满腹经纶、风才灼照而遭遗弃的感伤情怀了。同时,待蓝田日丽风暖,良玉可望袅袅生烟,我们亦因此而了知诗人既期待时来运转,实现人生抱负的美好心愿,也体谅诗人坚信自己是“良玉”,一俟风和日暖便会“生烟”而显得与众不同的自慰心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很容易使人想起诗人的《乐游原》这首诗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其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语境和情境有相通之处。有人解该诗为“迟暮之感,沉沦之痛”;亦有人把它理解为不得志的诗人身逢晚唐衰世,面对夕阳的感怀;还有人解为对时光的爱惜与对美景的留恋。不管如何理解,所异者在意趣,而理识则大抵相近:傍晚的太阳虽然无限美好,只是距离黄昏很近了。这一自然界常理世人大都认同,只不过从诗人艺术手笔脱出,一俟上升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其品尝与玩索意味便浓之醇之,而各人的感触就大异其趣了。 作为人生的一种咏叹调,诗人的一腔情怀无由实现,人生理想无法张开翅膀,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无可奈何,只有把它当作一种美好的风景寄存于胸,留作将来追忆、再现,诗人 所以如此,只是因为正处在人生失意中,不这样自慰自勉,自我解脱,又能如何呢?义山公这一顾叹,着实苍凉感伤,情韵深长,虽然都是源于现实社会、现实人生的感怀,但给人的感觉则是“寄遥情于婉娈,传深怨于蹇修”(朱鹤龄《李义山集笺注》序),大大地超越了现实的感触,颇耐人寻味。 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为晚唐重要诗人之一。他善于学习前人,其诗作富于文采,构思缜密,情致婉曲,想象丰富,音调和谐。有些作品过于讲究辞藻,多用典故和传说,不免晦涩费解。《锦瑟》诗即能充分体现其风格和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杨芙蓉,女,1968年出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静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臆说李商隐《锦瑟》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锦瑟》与李商隐. |
下一篇文章: .《锦瑟》:李商隐的“伤”隐之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