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81.金文勇.愁如春水多真情存千古——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中学语文园地,2005(11)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如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字重光, 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 世称李后主。他在位15 年, 一面对自己的小朝廷的存亡深感忧虑不安, 每年用金银财宝讨取宋太祖的欢心, 甘心做宋的附庸, 以确保最后的辉煌; 一面在生活上纵情享乐, 终日莺歌燕舞, 沉湎于后宫浅斟低酌、偎绿倚红的醉生梦死的生活中。公元975 年, 宋兵攻克金陵而灭南唐, 他投降后被封为“违命侯”, 在汴京度过了三年阶下囚的生活, 受到百般侮辱,“旦夕以泪洗面”。 囚徒的身份使词人时刻处于痛苦之中, 所以他更能体会到故国与现实的天壤之别。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严酷条件下, 词人创作了《虞美人》命乐伎在自己的生日即七月七日的晚上演奏。由于这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恋, 触犯了宋太宗的“龙威”, 再加上旧臣徐铉的出卖, 极为震怒的宋太宗赐酒将他毒死。词人死时年仅41 岁, 这首词可以说是他的绝命词。 词的上阕, 词人以问天起句, 表面上是问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何时才能够完结, 实际上是在问岁月的更替、时间的逝去有没有尽头。“往事知多少”则把词人带进了“往事”与现实的对比和极度的痛苦中。“往事”, 指当年的皇帝地位和宫廷中犬马声色的享乐生活。时间越是没有尽头, 就越想到“往事”; 想起的“往事”越多, 就越带来无休止的悲苦。究其原因, 正如词人自己所言:“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流淘沙》) “小楼”,那囚禁词人的“小楼”, 昨天晚上又吹进了东风, 此时此刻, 夜阑人静, 风冷气清, 月光朗照千里; 此地此境, 身在宋都汴京, 两眼望着天空中的月亮, 心中想起早已易主的南唐河山, 想到昔日的欢娱难再, 那悲伤、那痛苦、那哀愁、那凄凉不由得涌上心头, 这不幸的一切词人又怎么能够承受得了? 更为不幸的是,“不堪回首”却必须“回首”, 不能忍受却必须忍受。在上阕中,“春花”和“秋月”,“往事”与“故国”,“小楼”的“东风”,“昨夜”的“月明”, 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凄凉意境。可以说, 词人没有提到一个“愁”字, 可那凄清惋伤的愁情却浓郁到了极点。这实际上是在为下阕蓄势, 为下阕抒发那又悲又恨的极端强烈的感情作必要的铺垫。 词的下阕, 起句就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以“雕栏”、“玉砌”这些宫殿中独有的东西来代指华丽而堂皇的南唐宫殿, 以“朱颜”来代指旧日南唐宫殿里的那些美貌的宫女。雕饰的栏杆、白玉的台阶依旧存在, 可栏杆旁、台阶下的那些“红颜知己”却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这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传达出凄凉的故国情怀, 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词人曾经贵为皇帝, 汴京的幽禁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了不是一般人所能品尝到的生活滋味,这就使得他能够把一个不幸者的凄苦表现得分外真切, 能够把一个不幸者的悲伤表现得分外沉重。至此, 词人在上半阕就已开始的蓄势终于结束, 那压抑已久、悲恨激越的感情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 大有一泻千里之势。结句词人问自己“能有几多愁”, 又自己作答“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此设问中, 词人把愁之多与愁之长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把抽象的愁情形象而具体地表达在极为凝练的一句话中, 把愁情升腾流动的深度和力度充分表现了出来。读着这千百年来传诵不朽的名句, 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词人此刻回到了他久别的故都金陵,久久地站在城门楼上望着浩浩汤汤的长江, 觉得自己满腔的愁情简直跟这汪洋恣肆的江水一样, 绵绵不绝而又波涛汹涌地流向东海。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几句, 虽用博喻写尽了愁之多, 但哪里比得上词人之“愁”的厚重。 《虞美人》之所以千古流传, 是因为它通篇洋溢着深挚的感情。这种深挚的感情, 正是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陈廷焯曾指出, 后主词“无人不爱”, 就在于“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不为词, 虽雅不韵, 何足感人?”( 《白雨斋词话》) 词人的这种真情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不论是古人, 还是今人; 不论是亡国的皇帝, 还是先朝的遗民; 不论是贬谪出京的官吏, 还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不论是人生的旅途上遭遇不幸的人, 还是居家无聊而枉生闲愁的人, 甚至是任何职业的人, 都容易从这首词中取得某种类似的感情上的共鸣, 也都能够借用“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抒发自己的某种类似的感情。 脍炙人口的《虞美人》在波涛起伏中以“愁”字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 在实景(眼前景)与虚写(忆往事)的交错反复中把一切都汇聚到词尾的一个“愁”字上, 并且把抽象的愁情具体形象地化为向东奔流不息的“一江春水”, 千百年来令广大读者在拍案击节之余, 沉浸于绝妙的艺术境界中。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靖县刘化集团公司子弟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