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三二 75.章琪.《锦瑟》与李商隐. 初中生之友,2005(33)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大多数人公认的李商隐最好的作品。此诗撷取了首句两字为题, 实际上是无题诗。由于此诗婉曲、含蓄, 意境朦胧迷幻, 很不好懂, 又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斯芬克思”之谜。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本来就这么多弦, 这本不是锦瑟之错,但诗人却硬将它埋怨, 质问他为何要有那么多弦?无端,“没来由”、“平白无故地”。由于无端, 故而无怨, 虽无怨却惘然。华年,“美丽的青春”。诗人曾有过的花样年华、灿烂岁月就犹如锦瑟的一弦一柱。聆听锦瑟之繁弦, 思华年之往事, 音繁而绪乱。悲怨的瑟声, 千重的往事, 九曲的情肠, 形成诗的多层次朦胧内涵。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即庄周,《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蝶, 翩然飞舞, 浑然忘却自己是庄周。梦醒后庄周复生, 而蝶已不知所踪。作者用一个“迷”字含蓄地表达自己心中的疑惑: 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是否也像庄生梦蝶般的虚幻?“望帝”, 周朝末年蜀地君主, 名为杜宇。后禅位退隐, 不幸国亡身死, 相传死后其魂化为子规, 即杜鹃鸟。每年暮春三月便悲啼不止, 问个不休, 直至出血。诗中一个“托”字, 妙笔奇情地将诗人之情愫完全交付与锦瑟之音, 交付与山流水转的有限岁月与无尽抱恨, 呈现一种人生的恍惚迷惘, 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珠生于蚌, 蚌生于海, 每当月明宵静, 蚌则向月张开胸怀, 蓄月之精华以养其珠,使珠晶莹如月, 这是美丽的民间传说。泪以珠喻, 自古为然;鲛人泣泪, 颗颗成珠。月本天上明珠, 珠似水中明月。如此, 皎月落于沧海之间, 明珠浴于泪波之中。奇情异景, 虽美丽却不免凄清, 至此诗人流露的伤感意味已越来越浓。蓝田, 山名,在今陕西省东南, 是有名的产玉之地。山中所蕴玉气在日光照耀下, 冉冉上升, 飘摇不定,似有似无, 可望而不可即, 像人一生中那个最想实现却又无力实现的理想。 写到这里, 诗人早已感伤不已。“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抚今思昔, 华年盛景已逝, 往事不堪回首, 虽壮心不已, 才高八斗, 却屡屡受挫, 郁郁不得志。 写完此诗不久, 诗人就在他的家乡荥阳抱恨离开人世。人故去, 诗却长存, 一千多年来, 人们一直揣度此诗的创作意旨, 但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说是怀念故去的妻子王氏, 是首悼亡诗; 或说“ 锦瑟”是令狐家婢女名, 是首爱情诗; 或说是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 诗中四句每句各咏一调, 是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 或说是李商隐晚年追述生平, 感伤身世之辞。我比较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其实了解一下李商隐的生平, 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时候, 生于小官僚之家, 从高祖到父亲, 都只做过低级的地方小官。10岁丧父,母亲带他从浙江返回家乡,但境况丝毫没有改变, 生活依旧异常艰辛。成年后李商隐曾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形“四海无可归之地, 九族无可倚之亲”。幸有一堂叔博学多才, 由其“亲授经典, 教为文章”, 16岁因著《才论》、《圣论》, 声名鹊起。唐文宗大和三年, 李商隐被太平节度使令狐楚聘为幕僚, 令狐楚亲自教李商隐做骈体文, 在他的指点下, 李商隐的骈体章奏闻名于世, 并成为日后谋生的一项重要技能。楚子令狐绹又在开成二年帮助他中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后娶其女为妻, 琴瑟和谐, 但当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 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此举被视为忘恩负义, 自此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他本不想卷入的党派之争, 并一直遭受政治迫害, 度过了从“凌云一寸心”到“欲回天地入扁舟”再到“且吟王粲从军乐”的痛苦一生, 享年46岁。 从《锦瑟》这首诗中, 我们不难看出在诗歌的语言方面, 李商隐吸收了六朝骈文用典精巧、秾丽绵密的特点(本诗四处用典), 杜甫近体诗音律严整的成就, 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的长处, 形成了自己精美华丽的语言风格。加上他特殊人生经历造成的压抑心态, 决定了他用含蓄曲折的表现方式, 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 来表现心灵深处的情绪与感受。因此他的诗写得意境朦胧迷幻, 甚至晦涩难懂就不足为怪了。 本诗通篇追忆往事, 托物传情, 用迷茫的景物象征诗人无限迷茫的心境,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抒写理想破灭、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怨恨, 所以说此诗是李商隐晚年追述生平, 感伤身世之辞,一点也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