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 了解《朝花夕拾》。 ⑶ 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2、能力目标: ⑴ 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⑵ 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⑶ 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3、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四步教学法。自由质疑──讨论质疑──审美鉴赏──迁移运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味书屋挂图、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重点研读文章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掌握抓住事物特征、有恰当顺序、融情入景的写法,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体验与反思,回忆童年生活,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设计一: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2、设计二: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学生活动)爬树抓知了,乘夜色捉萤火虫,采摘刚开的花,偷尝未熟的涩果,或者在一块空地上种空心菜、扁豆,或者在有风的天气里放风筝,没风的日子里和朋友相邀出游……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童趣。 3、设计三: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二、作品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写作背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19期上,后来鲁迅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学生阅读文字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各自摘录需要掌握的词语,同桌之间交换,教师任选三四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整理的词语有: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葚(shèn) 轻捷(jié) 油蛉(línɡ) 斑蝥(máo) 缠络(chán) 攒(cuán) 珊瑚(shān hú) 豁(huō) 敛(liǎn) 脑髓(suǐ) 陌生(mò) 觅食(mì) 竹筛(shāi) 秕谷(bǐ) 人迹罕至(hǎn) 蝉蜕(tuì) 书塾(shú) 渊博(yuān) 人声鼎沸(dǐnɡ) 宿儒(rú) 盔甲(kuī) 倜傥(tì tǎnɡ) 窦(dòu) 3、教师提示掌握以下多音字。 多媒体显示: 拗:拗断(ǎo) 宿:住宿(sù) 折:折断(zhé) 拗口(ào) 一宿(xiǔ) 折本(shé) 执拗(niù) 星宿(xiù) 折腾(zhē) 攒:攒动(cuán) 系:关系(xì) 积攒(zǎn) 系鞋带(jì) 4、教师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课文,女同学读百草园部分,男同学读三味书屋部分。要求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读出形象感、情趣感。其余同学点评。 5、教师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本文写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 生2:本文写作者童年时的游戏、玩乐和长大读书的情形。 生3:本文写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其余同学评价:第3位同学的表述较好。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主要以空间的变换为记叙顺序,大致包括两大部分,并且暗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6、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学生明确: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四、研读赏析文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第1段到第8段。 2、学生自由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共性的问题有: ⑴ 如何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的“似乎”和“确凿”? ⑵ 百草园中的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之处? ⑶ 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⑷ 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3、学生分四组讨论,每组负责一个问题,要求人人发言。然后各组选代表依次进行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评价: 第一小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肯定语气。 第二小组:百草园中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百草园中景物如此繁多,作者写景独具匠心。首先,表现在写景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经年累月地使用,多次好奇地触摸;黄蜂“肥胖”,体现儿童独特的视角;叫天子“直窜向云霄”,既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又表现儿童的艳羡心理;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有儿童特有的感受。其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鸣蝉“长吟”、蟋蟀“弹琴”是写声音;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写味道。同时这些景物又反映了季节的更迭,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叫在秋天,冬日雪景,构成了完整的四季图。最后,写景井然有序,浑然一体。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两个“不必说”,这撇开的说法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情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单是”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 第三小组:百草园是乐园,“乐”体现在“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鸟的乐趣。一个“乐”字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热爱之情。 第四小组: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 4、教师总结: 这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百草园。作者抓住一个“乐”字来写,有乐景、乐闻、乐事,满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 5、仿句练习: 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个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快感。 生2:不必说那些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五、体验与反思 请同学们口头说说你童年时期听到过的最吸引你的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或你小时候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 学生任选一题作口头交流。 其余同学评议,如体态是否自然大方,口齿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表情是否得当,有无感染力等。 六、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印象,体味鲁迅先生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7、8段,完成下列题目: ⑴ 解释下列词语: ①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秕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7段详写了捕鸟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获、经验等,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第7段的中心是( )。 A、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 B、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 C、写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的体会。 ⑷ 请用原文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不超过11个字) ⑸ 第八段回忆闰土父亲关于捕鸟的答话,对答话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捕鸟不能性急。 B、告诉“我”捕鸟要有耐心,要等鸟雀走到中间去。 C、闰土父亲的话启迪“我”遇事要沉着冷静,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启蒙教育,所以作者难以忘怀。 2、把课堂上的口头训练整理成一篇短文,收入《成长日记》中。 3、阅读《我的乐园》,回答文后题目: 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想我的外婆家。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我又梦到了那座梅溪镇上的古老的屋子。曾经消磨了整个童年的那间“藤花书屋”,依旧没有改变一些样子,一种不知名的藤科植物,从窗槛外爬起来,带着那些绿得可爱的叶片,一直爬上了屋檐,窗外便好像张了一个绿色的帷幕;有时开出几条小小的淡红花来,更是美丽得叫人不忍离开。 春天,书屋前面花坛上的大理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一间新娘的洞房似的,一群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盘旋在这些花上,不住地唱着颂歌。 书屋后面,是一个大竹园,一竿竿的翠竹,不时发出飒飒的响声,仿佛它们在絮语着。当我们走进这林子去的时候,脚下踏着那永远照不着太阳光的泥土,软软地,真比踏着富人们厅堂上珍贵的地毯还舒服。夏天,我们常常摊下一条席子,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读故事书,要是沉沉地睡去了,不妨来一次“午倦抛书昼梦长”。 墙外人家,尽有搭着瓜棚、豆架的,秋天到了,晚上明月如水,从那些棚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地送过络绎的歌声来,“沙沙!沙沙!……”很容易地,把我带进了甜蜜的梦中。 冬天是最寂寞不过的,但是,在这书屋的火炉边,我曾经和表姊妹们烤过山芋吃;在这书房外的一片大雪中,我们曾经张起一个竹篱,捉过麻雀玩。 一切的一切,在昨天晚上的梦中我又到过一次外婆家。 ⑴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第二段的大意。 ⑵ 用“藤花书屋”代指古老的屋子有什么含义? ⑶ 怎样理解“午倦抛书昼梦长”的意思? 〖参考答案〗 1、⑴ ①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或文物等)。 ② 秕谷:长得不饱满的谷粒。 ⑵ 条件 方法 这样写暗示百草园是乐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乐趣 ⑶ B ⑷“这是荒园,拍雪人等不相宜”或“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不相宜” ⑸ C 3、⑴ 交代活动场所,描写“藤花书屋”的藤与花。 ⑵ 暗示“我”的读书经历。 ⑶ 中午疲倦,把功课丢到一边,去做一个又一个白日梦。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了解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揣摩语言,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品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充溢着生机和活力。慢慢地,“我”长大了,“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似乎是无奈、迷茫,“我”被送进三味书屋,随先生读书。 请大家齐读阅第9段,体味作者的情感。 请同学畅谈读此段的感受,其余同学点评。 明确:“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了间壁的梁家去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作者用了表推测语气的“也许”,说明“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之所以对此进行揣测,是为了表现“我”对百草园的深情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 请一位同学范读本段,注意情感的表达。 二、师生共同研读“三味书屋”部分 学生自由阅读本部分(第9段到结尾)。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指导学生阅读。 多媒体显示: 1、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 其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 你满意现代学校教育吗? 3、课文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谈谈你对本文主题 思想的认识。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安排6个小组,每两个小组一个题目,第一小组发言,第二小组补充评价,依次类推。各组选代表作总结发言。 第一小组明确:课文选取三个片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提问“怪哉”一虫一事,可以看出私塾教学内容的陈腐落后;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反衬出私塾教学生活的单调;趁老师读书入神,学生“做戏”“画画儿”进一步表现出私塾教学效果的低下。作者借此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表达了作者的厌恶、反抗之情。 第二小组补充评价:作者曾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的三味书屋中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从先生来说:先生态度和蔼,长得高而瘦,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品质极“方正、质朴”而且“博学”,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学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有探求新知的欲望;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断可以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这些地方充满着欢乐、天真的情调。总之,这一部分流露出作者儿童时代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知识以及天真、欢乐、幼稚的儿童心理。 第三小组明确:感谢一、二小组的精彩发言。在综合一、二小组看法的基础上,参考课文内容,本组持以下观点。私塾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在启蒙教育阶段,强调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注入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复述、朗读直至背诵。 现代学校教育是在私塾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私塾教育为传统,并纠正了私塾教育的偏颇,弥补其不足。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方法由老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注重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探究,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注重与他人交流。我们站在这里尽情发言就是实例。不过,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现代学校教育完美无缺,我们有切身体会。但我们相信它会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趋于科学、完善。 第四小组补充评价:第三小组同学谈得非常好,我们基本上认同这种看法。不能一说旧的,便一棍子打死。旧的私塾教育应时代而生,自有其合理的地方。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倾注了深情的,七年的时光基本上是欢乐的、愉快的。鲁迅先生丰厚的学养正源于此,可以说,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精神乐园。 第五小组明确:课本P10提到三种看法:①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②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③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我们组经过认真研究,认同第三种看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欢乐的、天真的。 第六小组补充评价:文章的美在于其模糊性,其实前两种看法也有道理,鲁迅在文章中也写到了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教师总结: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异彩纷呈,让我们一饱耳福,到底哪一种看法正确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采摘到思维的果实,我们体会到智慧碰撞的快乐。再一次感谢六位代表的精彩发言,感谢同学们的合作交流!(掌声) 三、揣摩语言,品味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并迁移运用 1、多媒体显示: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动词: _______一块雪,_______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_一条 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着,_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 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便_______住了。 学生自己填写,然后对照课文,品味其用词的准确。 2、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模仿鲁迅先生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教师选几位同学全班交流,看谁说得好,也可以边说边表演。 四、体验与反思,畅谈童年之乐 教师提示: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快乐的童年,好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室里一时谈笑风生。可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较好的发言人面向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时光。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获得些许温馨,以冲淡现实的不调和。我们从中不但可以捕捉鲁迅先生成长的足迹,体味他的一腔深情,而且还可学到他那高妙的写景叙事技巧。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中反映鲁迅童年生活的一组散文,并且思考这些生活经历在童年鲁迅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2、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 3、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请了一位先生。我到10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中勉强说着“打得好”。在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是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这些,仍然感念着我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丝的蚕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在我额上吻了几吻。 ⑴ 这段文字重在表现( )。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厉管教。 C、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野蛮。 ⑵ 看到“我”背不出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对此,“我”是怎样认识的? 〖参考答案〗 3、⑴ C ⑵ 对于我挨打,母亲非常心疼,但她认为这样可以使我成才。我不怪母亲,因为这是当时落后的教育方法所致。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组织学生畅谈自己的童年生活,以中央电视台《童年》或《实话实说》栏目为范例,举办一次谈话活动。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以“童年的鲁迅”为话题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 3、在“难忘的童年”“欢乐的童年”“多彩的童年”“我的乐园”等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4、开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童年读书记趣 我出生在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望族之家,乃宋朝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后代。这个世家早年也曾显赫一时,名震乡里,但到我的父辈,因受天灾之害,兵燹之苦,便家道中落,沦为平民。不过,我们这一代仍沿袭祖辈习惯,不忘读书习字,葆有“书香门第”之誉。 我三岁丧父,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很是清苦,但因有众多叔伯兄姊为伴,并不感到孤寂。这些兄姊都从小攻读诗文,耳濡目染,我在牙牙学语中,已认识很多单字;唐诗宋词也能背诵不少。乃至我正式上学念书时,对功课毫不费力,反倒有很多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大量的古典诗词及众多的通俗小说。虽然囫囵吞枣,但于潜移默化中,也受益不少,在我作文时便表现出来了。下笔成文、当场交卷,是受益的最好证明。为此,我曾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其中一次作文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到我的命运,因而至今也未忘却。 是我刚刚进入高小五年级的那年冬季。有一天早晨,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来了,纷纷扬扬,如柳絮飞舞,不多久,大地便如同铺上了白色地毯,银妆素裹,琼楼玉宇,壮观极了。当我们踏雪来到教室里的时候,老师早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雪”字。不言自明,这是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 在座位坐定后,我拿起笔来在构思这篇文章从何写起。凭窗远眺,想在茫茫银色世界中,寻找切入点。忽然,我看到距离学校不远的小河边,有一只小船孤零零地靠在岸旁,船头上站着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执着长长的钓竿在垂钓。触景生情,一首古诗的意境跳进我的脑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下子,我的“灵感”来了,文思如泉,一齐涌向笔端。于是,这篇作文一挥而就。文中,我除了以一个幼小的孩子的心灵,描绘了银妆素裹的雪天风光,描绘了瑞雪兆丰年带给乡亲们的喜悦,还利用那首诗作为文章的内核和结尾。 这篇作文获得老师很高的评价,并让我誊写下来,贴在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我也因此受到老师的厚爱,这件事后来竟传到我们程家的族长的耳朵里。那位年过八旬、长须飘髯的前清末代老秀才抚摸着我的脑袋说:“你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将来会有大出息,你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为我程氏门楣增光。” 从此,我更加认真读书了,而且把心得体会随时拿笔记下来。于是我的学习成绩更加扎实了,每次学期考试,总是名列前茅。逢上作文课,我更是如鱼得水,下笔成文,当堂交卷的习作,几乎也成为同学们观摩的范文。后来,我成了作家,能够著书立说了,我想,这些均得益于少年时代的读书与好学。 1、文章最后说“我成了作家,能够著书立说了,我想,这些均得益于少年时代的读书与好学”。回答文中是如何表现他少年时代的读书与好学的? 2、《雪》这篇文章是如何构思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这篇文章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 4、文章的中心是( )。 A、通过回忆童年读书作文的趣事,说明童年读书与好学的重要。 B、通过回忆童年读书作文的趣事,介绍自己成功的足迹。 C、通过回忆童年读书作文的趣事,强调了学习环境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D、通过回忆童年读书的趣事,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努力。 〖参考答案〗 1、因兄姊攻读诗文,在牙牙学语中,便认识了不少单字,背诵了不少唐诗宋词;上学后读了不少古今著作;写“雪”的作文,表明了善于思考,善于学习。 2、先看到自然景观的雪和河边老人垂钓的形象,进而联想到一首古诗,再结合自己的心灵感受,写出了这篇作文。 3、时间顺序。 4、A。 【备课资料】 〖课文补遗〗 三味书屋 在浙江省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远的对面,是清末秀才寿怀鉴(字镜吾)的寓所内第三间房,用为书塾。“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将“三余”改为“三味”。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载有“诗书为之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太羹是不掺任何调料做的羹。以“太羹”之味来喻“诗书之味”,意谓读经诵诗,一般人觉得是枯燥无味的。但无味之中含着深味,即“寓至味于淡白”。俎的本意是古代切肉的砧板或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这里是肉的代称。“史为杂俎”,即说史书之味犹如摄取各种肉食所含之味那样丰富、博杂。醯是醋,醢是肉鱼等制成的酱,均属调味品。醯醢并列,见其调味品种类甚多。寿家书屋“三味”之名可能据此而来。另外,“三味书屋”匾额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清·梁山舟书)下联与“诗书为之太羹”是一致的。寿镜吾的祖父将“三余书屋”的匾改为“三味书屋”,正是为了使它与书屋中的对联相一致。寿镜吾之子寿洙邻写的《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中认为,“三味书屋”中“三味”的意思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个回忆与上文所说还是比较接近的。 鲁迅于1892年2月,即12岁那年到三味书屋读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住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读书。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其间断而复续,首尾竟达6年。 三味书屋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三味书屋”的匾和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解放初期,当年和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读书的周梅卿、章祥耀、王福耀还活着。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斗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比较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其来历是这样的: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批评,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逝世20年后的1956年盛夏,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因事到绍兴,参观三味书屋时,她特意看了鲁迅原来坐过的那张课桌。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北墙,由于光线较暗,许广平立即打开手电筒照亮,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早”字,一笔一画都刻得十分清晰。 〖课文赏析〗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 ⑴ 自然·社会·人: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关于百草园的描写,不论是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到是一段极其美丽的景物描写,但这里的百草园是不是一个我们平时所认为的“真实的”“客观的”百草园呢?鲁迅在开头一段就动摇了我们的这种想法。在成年的“我”看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自然“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为什么“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呢? 因为对于儿时的“我”,那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是一个自由嬉戏的场所。 在自由的心灵中,世界是美丽的,是魅力无穷的。 “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自己的心灵不受任何的约束、任何的限制,就是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都不受任何约束、任何限制地自由活动着,外部的世界和心灵的世界进行着畅通无阻的交流,没有外和内的差别,没有天和人的界限,外部世界就在自己的感觉中,自己的心灵就在外部的世界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一个个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形象,迅速地、不间断地呈现在“我”的视觉里,形象鲜明而突出,色彩各异,形状各异。外部世界的形象是跳动着进入“我”的眼帘的,“我”的心灵也就跳动在外部世界的不同事物上;“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听觉、视觉一起活动着,声音、形象一起呈现着,动态的和静态的几乎同时被“我”所感知。我们感到了外部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同时也感到了“我”的心灵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这不是两个世界,而是一个世界,是心灵世界和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的美的世界。“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在这里,“我”只能听到声音,但却看不到发出声音的“油蛉”和“蟋蟀们”的形体,这就招引“我”去寻找藏在草丛里、断砖下的这些昆虫,但翻开断砖,找到的却不一定是原来要找的“油蛉”和“蟋蟀”,反而可能是也在那些地方藏匿着的蜈蚣。这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一种在意外的发现中的意外的乐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多么奇异!多么有趣!“我”玩得多么专注,多么舒畅!没有父母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教诲,他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自然地吸引着他去观察各种事物,认识各种事物,手脑并用,在不经意间,就获得了在教科书中根本无法获得的具体、细致的知识。“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他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的把握是多么准确、多么细致呵!但这不是在教科书里学到的,不是由别人教会的,而是他自己的观察,自己的“发现”。在这种观察和“发现”里,他不会产生被动接受时的自卑和自馁,而是自然地增长着他感受世界、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别人让他知道,而是他自己愿意知道。他要自己去看,去听,去触摸,去“探索”,去实验。“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一个多么忙忙碌碌的小家伙呀!但他忙得惬意,忙得愉快。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我”获得了无限乐趣的所在,这是“我”在童年时就感觉到的,但是,当作者重新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还不能不认识到,百草园同时也是他的一个知识的宝库,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开始。我们看到,就在这短短的一个自然段里,作者如数家珍般地叙述了多少种事物呵!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所有这些事物,都有鲜明的特点,都有神奇的色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量,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生气盎然的百草园。 这也是当时的“我”的心灵的写照。 最初的自然知识是在“我”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中获得的,最初的技能训练则是在闰土的父亲这样的成年人的指导下进行的。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是游戏,但也是一种实际技能的训练。在这里,有经验,有方法,有过程,要实际的操作,需要劳动也需要灵巧,需要细心也需要耐心,需要智慧也需要意志。“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对于儿童的身心,它是一种全面的训练。 一个活泼泼的儿童在一个活泼泼的世界上活泼泼地成长着──这就是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部分的描写中获得的整体印象。童年是美好的,因为童年是自由的。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他不能理解家里的人为什么要把他送进书塾去,并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但从成年的作者看来,那时的生活却不仅仅是快乐的,而且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自然的知识,人生的经验,实际的技能,都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身心是和谐的,求知欲是旺盛的。 ⑵ 教育·人: 教育,是培养教育一代代的儿童的,是由教师实际担当着教育的任务的,但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却既不取决于受教育的少年儿童本身,也不取决于实际担当着教育任务的教师,而是取决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对教育和文化的基本理解和运用。假如当时的社会就是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假若学生的家长送学生入学读书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一个更优越的社会地位,一个教师是不能不根据科举制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也就是说,教师在整个社会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面前是没有自己的主动性的,我们评价一个教师不能仅仅从他施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还应该看到他怎样具体地施行了这样的教育。我认为,只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看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这个人物(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对他的学生不是冷酷的,而是有着朴素的爱心的。这种爱心不可能不受到当时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束缚,但我们仍然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对学生也有着潜在的影响作用。他对学生的态度在总体上是和蔼的,没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学生也并不多么害怕他。“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这使学生在他面前的心情是轻松的。总体说来,三味书屋的气氛是沉闷的,但却没有严重的压抑感,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难亲切起来、活泼起来,但二者也没有严重的对立情绪。“我”向他提出问题时他面有怒色,学生跑出教室玩耍时他在书房里“大叫起来”,其目的仍然是为了让学生专心读书,他的学生从他的表现中感觉不到恶意,所以对他还是尊敬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当时的社会和家长赋予了他这些权力,但他不但没有滥用这种权力,并且表现出了尽量不使用这种权力的愿望,这说明他对学生还是相当温厚的。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教育不但束缚着学生,也束缚着教师。教师教的很可能正是自己不愿意教的,教师做的很可能正是自己不愿做的,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之下,教师却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教师也是受到它的压抑的。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从寿镜吾先生入神地读着的这些文句,我们可以感到,他内心也是有着自己的苦闷和不满的,但他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却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他和学生之间,同样隔着一层厚障壁,使他和学生的心无法相通。这是学生的悲剧,也是教师的悲剧,社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把他们的心灵隔在了两端。 (选自《语文学习》2003.2,有删节,作者:王富仁) 2、儿童成长故事中的两种视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成人和儿童的反向叙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写自己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后半写学塾中的上学生活和老师。在对自然和学塾场景描写以外,还写了三个不同身份的故乡人物。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文章首先破题,从百草园讲起。这百草园虽然早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是以成年人的语气讲出百草园在作者记忆中的亲切感觉。 接着的一大段描述一个生机盎然的百草园。鲁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写百草园的物什之多。他笔下的植物,“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一层是静物描绘,以各种植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粗线条的描写。“不必说”三个字正说明这些物什是平常之物,有儿童式的夸张语气,也是引出下文精彩描述的伏笔。“也不必说”引出百草园里的动物,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简单地选取三种动物,各以其叫、伏、直窜的代表性动作来描写,说明这些动物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是多么的自由。这里虽然用的也是铺开的写法,但是鲁迅用得却很简明。“也不必说”也是欲扬先抑,为下文作铺设。鲁迅这寥寥几十个字,百草园里各物的形影声色便如活了一般。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极为出色的绘影图形的描写能力。 接下来“单”字一转,引出园子的泥墙来写。不写园子而写墙,墙竟然也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场所,用的是烘托旁衬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既是拟人状物,又暗示出园子里既是各种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乐园。从蜈蚣、斑蝥到何首乌、覆盆子,这里的动物植物都让孩子感到新鲜。单是泥墙就有如许的乐趣,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百草园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少快乐了。 这一部分是描写儿童在自然中的乐趣,重在表述自然给孩子的启示和快乐。 这段中一句不大经意的话,为下一步进入人的教育作了一个铺垫: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这里,成人所说的话,引出了“我”的兴趣。我拔何首乌的经历,却让我对成人的教训产生了怀疑。成人的教诲和儿童自己的生活体验总是有着反向的结果。这是鲁迅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我们也知道,成人的教诲和我自己(儿童)的理解力之间总是有着差距,但是,这篇文章的许多地方讲的都是一个相同的经历模式:儿童从成年人那里接受教诲,按照教训到生活中去体验,结果却多是错误的。这是用反讽的方法说明成人在儿童教育上失败,是一种典型的反向叙述。这种叙述类似于一个证明的程序,其中包含着一些隐蔽的结论,即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成人也多是不可为师。 所以,在下面的段落里,鲁迅就谈到了成人教育儿童的方法在儿童中的反应,并引出长妈妈和闰土父亲等故乡人物,美女蛇故事和捕鸟的叙述则分别写出了乡下人迷信的思维和高超的捕鸟能力。重点虽然在写作者和他们之间的深厚的情感,照应的却是题目,“百草园”──乡间和自然。写的是自然中各种可爱的生物(包括愚昧的乡民),自然和儿童间温馨的亲和力。 在对百草园的回忆作了非常节制的叙述以后,鲁迅用了一种情境突转的手法,在这种对自然的叙述渐入佳境时,在情绪达到高潮时,引出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讲述他的学生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作者先以儿童哀伤的语气发问,家里大人为什么送他入学。然后,连用三个“也许是”外加“……都无从知道”,来加强儿童对成年人意图的怀疑和不信任感。“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语气是孩子式的,但是用了成人式的戏仿。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离开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而对书塾和老师的描写,也是运用儿童无知的视点。除了对上学和学生戏耍场面的描写,我们都会认为这里对先生的两处描写很精彩。下面我们来看鲁迅对他的老师的描写。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这里鲁迅先用几个代表性的特点(高而瘦、须发花白、和蔼)对老师作了简要的交待,然后,用了很经济的三个场景,很传神地描绘出了老师最精彩的几个侧影。先说他的博学。“我”正好有典故去请教,却不料老师说“不知道”“脸上还有怒色了”,这里暗中有着与和蔼和博学的交待的照应。“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这里又是一种反向的叙述。虽然儿童是在自我解剖,可是,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博学”这种名号的揶揄。当然,这里并不是判断老师是否博学。鲁迅设计了一个悖论式扭结在里面。虽然是写往事,却是在戏谑当世成人的各种成见。事实上,无论是“我”还是读者,是不能依“我”的叙述来判断老师学问的深浅的。博学是成人的观念,并无必备的标准。不知“怪哉”为何物不能说明老师有没有学问。无论何等博洽的人,也不能成为通事解人。但在儿童看来,全城里大人以为是的,定然不错,因为都是大人们教导孩子事理。从儿童的角度,暗中点出成年人也有许多和儿童一样的信仰。方之今世,成人们何尝不也是迷信大人物、相信博学的大人物能解决一切难题吗。这也是从儿童的幼稚来推知世人对名人尊崇现象的反讽。 而最精彩却是对老师读书的描述: “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幅人物描写,抓住了老师的几个动作,便活现了一个质朴而有情性的先生。他的老师──一个乡下的私塾先生,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逝去的风景了。据鲁迅弟弟周建人回忆,鲁迅老师名叫寿镜吾,确是绍兴城内有名的秀才,正是个方正的塾师。想来鲁迅的正直,也会有这位先生的影响吧。而鲁迅,虽然有过在大学教书的经历,却总是不能和许多名流教授相容,他内心深处,一定有着这个老师的影子吧。 鲁迅曾在《破恶声论》中提到“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在今天的学者看来,就是反智主义了。鲁迅也大约总爱和文明人有些不平吧。在这篇回忆少年生活的文章中,他对于曾对他的少年心灵产生影响的乡下风景和人物,都给了以温馨笔致加以描写。而文章之外,却似乎是处处对于居于文明地位的当代学者名流,进行着各种方式的讽刺。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才是鲁迅式的回忆文章的重要特点吧。 (选自北大论坛,作者王家康) 〖重温经典〗 荐读萧红《呼兰河传》(节选) (一)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二)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 “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上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 “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这些地方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使用一种方法抓掉了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地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选自《呼兰河传》,序号为编者所加,有改动) 提示:《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生活录。她以极其清新独特的笔触,写出了一个聪慧、敏感的小女孩心中的故乡记忆,读起来非常动人。读完文章,可试着让学生把本文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一番,谈谈它们的异同。也可让学生试着写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描绘一个特别熟悉的人物,像萧红一样,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