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17.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氧化剂与被氧化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0 B.1∶8 C.1∶5 D.1∶1 18.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H2和B容器中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 ) A.3:2 B.1:3 C.2:3 D.1:2 19.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 A.Fe3 、Fe2 B.Fe2 、Cu2 C.Cu2 、Fe3 D.Cu 、Cu2 20.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有①Cl2,②NO2,③CO2,④SO2,⑤HCl,⑥溴蒸气中的(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60分。) 21.(12分)学习化学应该明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请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并配平) (1)已知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 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 (2)玻璃中含有SiO2,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碱性溶液的原因 。 (3)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用来治疗胃酸(盐酸)过多 。 (4)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可以制得金属铁 。 (5)将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炼铜(湿法炼铜) 。 (6)工业上用氯气和消石灰(氢氧化钙乳浊液)反应制取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 。 22.(8分)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下列仪器中:①漏斗 ②容量瓶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量筒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物质的仪器 是 。(用序号填写) (2)今欲用NaOH固体配制500mL 0.2mol/L的NaOH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A.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mL容量瓶。 B.用托盘天平称取 g固体NaOH。 C.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约250mL蒸馏水,用 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E.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如果加水时液面超过刻度线,将使配得的溶液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 “无影响”)。 F.配制好的溶液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2FeSO4 ==== Fe2O3 SO2↑ SO3↑ 为检验FeSO4高温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 1 \* GB3 ①取少量FeSO4高温分解得到的固体,加一定量稀盐酸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以检验Fe3 是否存在。 = 2 \* GB3 ②将FeSO4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右图所示的装置中,以检验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2和SO3。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用KSCN检验Fe3 的离子方程式 。 (2)操作 = 2 \* GB3 ②中氯化钡溶液中的现象是 。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品红溶液中可观察到现象是 。 (3)操作 = 2 \* GB3 ②中最后要将通过品红溶液的气体再通入NaOH溶液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12分)硫酸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的产品。它是许多化工生产的原料,大量用于制 化肥,如磷肥、氮肥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浓硫酸及其盐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回答: (1)将适量的蔗糖放入一烧杯中,再加入浓硫酸,观察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实验表明浓硫酸具有 。(填序号) A.强酸性 B.强氧化性 C.脱水性 D.吸水性 (2)取一小粒金属钠,小心放入盛有硫酸铜稀溶液的烧杯中,用漏斗倒扣在烧杯上,观 察到金属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大量气泡生成,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溶液中立即有蓝色沉淀生成,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 “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反应路线。若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均可以制得硫酸铜: 方法1: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在加热条件下与稀硫酸反应。 方法2: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请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1: 。 方法2: 。 从原料利用率、环境保护等角度对比,应该选用哪种方法 。 (4)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请用简要的文字描述其原理 。 25.(10分)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Ag 、Fe3 、K 、Ba2 、NH4 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没有明显的现象出现。 (4)另取少量步骤(3)中的滤液,加入NaOH溶液至使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要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实验名称),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你写出步骤(4)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26.(10分)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 NO NaOH-NaNO2 H2O = 1 \* GB3 ①(未配平) NO2 NaOH-NaNO2 NaNO3 H2O = 2 \* GB3 ②(未配平) 在反应 = 1 \* GB3 ①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在反应 = 2 \* GB3 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氨气也可以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NO2 NH3---N2 H2O(未配平) .若某工厂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氮含量为0.5%(体积分数),处理4480L(标准状况)这种尾气,需要多少氨气的质量为多少?(请在答卷上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4分)
B卷 ( 满分50分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3分×3 = 9分) 27.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28.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所含的原子数目为3NA B.0.1mol H2O2催化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转移电子数为0.1 NA C.0.1mol/L的100mL 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A D.3.2g Cu与10.0g 98%的H2SO4反应可得0.05NA个SO2气体分子 29.下列甲组、乙组中的两种试剂分别混合,甲组能产生气体,乙组气体会被吸收的是( )
二.非选择题(共计4题,41分) 30.(8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F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 31.(14分)化工生产必须遵循科学原理。请根据下列工艺生产流程回答问题。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CCl4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则:操作 = 1 \* GB3 ①的名称是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操作 = 2 \* GB3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 = 3 \* GB3 ③为萃取,为什么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作为萃取剂? 。 (2)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钠和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 1 \* GB3 ①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而MgO的熔沸点非常高,达到熔融状态需要消耗很多能源。所以,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写出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Mg(OH)2沉淀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 \* GB3 ③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 = 4 \* GB3 ④工业上把电解饱和食盐水称为“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不能得到金属钠单质。请你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 32.(13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包括形成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检验假设、表达或交流结果等。请根据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气体的性质。现有某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 请回答: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 _。浓硫酸的作用是_ __。B、C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从物质性质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方案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该如何改进?__ ___。 (2)某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可用来探究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A.写出木炭粉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 __ 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 _ ;②中3个洗气瓶的现象依次为 、 、 。 C.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 D.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 __。 33.(6分)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4.42g灼烧至恒重, 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2.00g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0mL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福州三中08-09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必修1模块测试卷参考答案 A卷(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分×20 = 40分)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60分。)
(3)Al(OH)3 3HCl=AlCl3 3H2O (4)3CO Fe2O3====3CO2 2Fe (5)Fe CuSO4=FeSO4 Cu (6)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各2分) 22.(8分) (1)①③⑤ ③ (2)A.500 B.4.0 C.玻璃棒 E.胶头滴管,偏低 F.不能(各1分) 23.(8分)(1)3SCN- Fe3 =Fe(SCN)3 (2分) (2)白色沉淀产生,并有气泡冒出。(1分) 检验有二氧化硫生成,(1分) 褪色(1分) (3)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 SO2 2NaOH=Na2SO3 H2O(2分) 24.(12分) (1)BCD (2分) (2)H2 CuSO4 2NaOH=Na2SO4 Cu(OH)2 (1分 2分) (3)2Cu O2===2CuO H2SO4 CuO= CuSO4 H2O (各1分) Cu 2 H2SO4(浓)==== CuSO4 SO2↑ 2 H2O (2分) 方法1 (1分) (4)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氢氧化铝胶状物,它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2分)25.(10分) Ag 、Ba2 、NH4 Fe3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NH4 OH-== NH3↑ H2O (各2分) 26.(10分)
(2)2CO 2NO ====== N2 2CO2 (2分 ) (3)6NO2 8NH3 == 7N2 12H2O (配平2分 ) 6×22.4L 8×17g 4480×0.5% m(NH3) m(NH3)=22.7g (2分) B卷 ( 满分50分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3分×3 = 9分)
二.非选择题(共计4题,41分) 30.(8分)(1)Fe FeCl2 (各1分) (2)①2Na 2H2O=2NaOH H2↑ ③2Al 2OH- 2H2O=2AlO2- 3H2↑ ⑤Cl2 2Fe2 =2Fe3 2Cl- (各2分) 31.(14分)(1)过滤 漏斗、玻璃棒、烧杯 Cl2 2I-=I2 2Cl-
(2) = 1 \* GB3 ①MgCl2=====Mg Cl2↑ = 2 \* GB3 ② Mg(OH)2 2H =Mg2 2H2O
= 4 \* GB3 ④2NaCl 2H2O=====2NaOH H2↑ Cl2↑ 32.(13分)(1)证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 干燥氯气 B中无明显现象,C中布条褪色 在C装置的出口出了解装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各1分) (2)A.C 2H2SO4 CO2↑ 2SO2↑ 2H2O (2分) B.SO2、CO2 H2O。 品红褪色 、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 、 品红不变色 ; C. SO2、CO2 D.H2O (各1分) 33.(6分)解: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 2NaHCO3=====Na2CO3 CO2↑ H2O Ca(OH)2 CO2 = H2O CaCO3↓ y y/2 y/2 y/2 y/2 2.00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所以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为3.3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即x=0.01mol y=0.04mol (3分) Na2CO3 2HCl=2NaCl CO2↑ H2O (x y/2) 2x y 所以,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2x y)/0.03L=2.00mol/L (3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