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中小学数学 >> 九年级上学期 >> 数学九年级上学期复习 >> 正文

 

[组图]解直角三角形

查询数九年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1.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
  2.会解直角三角形;能根据问题的需要合理作出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会解由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的问题.
  3.会解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中的计算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能灵活选用直角三角形和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培养应用三角函数的意识.
  2.难点是能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解斜三角形问题.

二、教学内容解析
  这部分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用得巧妙可以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可使过程更为简洁.因此,在学习时,要有意识地形成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1.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
  〈注〉解直角三角形,需把所有的边、角都求出来(不包括直角).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6个元素(三边三角),它们具有如下关系:
  (1)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
  (2)角之间的关系:(两锐角互余)
  (3)边、角之间的关系:
    ①.
    ②.
  (4)其它: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

3.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解法
  在直角三角形的六个元素中,除直角外,如果再知道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两个元素求出其余的三个元素.
中的已知条件 一般解法



斜边c和一个锐角A (1);(2);(3).
一直角边a和一锐角A (1);(2);(3).
一直角边b和一锐角A (1);(2);(3).

斜边c和一直角边a (1) (2)根据.
两直角边a和b (1) (2);(3).

三、例题分析
1.能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1.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且cos=,AB=4,则AD的长为(  ).
  A.3       B.
  C.      D.

  分析:首先分析出∠BAC=∠ACD=∠ADE=,而已知边AB恰好是∠BA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因此应该在中根据cos∠BAC的定义间接求出BC的长,从而求出AD的长.
  解:易证∠BAC=∠ADE=
     在中,
     
    .
    选B.
  说明:可能有的同学会根据以前的知识,设,从而得出,最终算出,这样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对于这种过去就比较熟悉的问题,应该尝试用新的观点去看待它、用新的方法去求解,逐渐形成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意识.

2.能通过适当地做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会解由两个特殊直角三角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的问题(和斜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1)了解斜三角形可解的条件:
  对于“SAS、ASA、AAS、SSS”,问题有唯一解;
  对于“SSA”,问题可能无解、唯一解或两解;
  对于“AAA”,问题无解.

(2)归纳为两类基本图形:
            
  2.如图,在中,,D是BC边上的一点,,记.
  (1)试写出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2)若,求BD的长.

  解:
  
(1)
    
    
     
     .
  (2)若,则
    
    .
  注意: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相同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也相同.

  3.已知:中,,AB=,求AC、BC的长及的面积.

  分析:要解含有特殊角(或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锐角三角形,往往要作某条边上的高线,将其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且使已知角成为构造的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以便展开推理和计算.
  解:于D,且设
    则
    
    
    
    .

  〈变式〉已知:中,,求的长.

  分析:本题中三角形的已知条件为“SSA”,所以要注意分类讨论.首先要正确出图形,再根据条件进行推理和计算.
  解(略):如图,作于D.
       若为钝角,则
       若为锐角,则.
      .

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1)求线段长和面积
  4.如图,,AD⊥BC于D, ∠B=45°,CD=1,,求AC的长.

  解:,则
     .
     解得(舍),;即.
     .

  5.已知中,,BC=1,求.

  解:在AC上取点D,使
    则.
    
    
    
    .
  注意:通过本题构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

  〈变式1〉且其它条件不变时,求.

  解(略):类似地,可以求出.
      同理,可知.

  〈变式2〉已知:如图,在中,.求的长.

  解:
    
    .


  6.如图,在中,∠C=90°,D是BC边的中点,DE⊥AB于E,tanB=,AE=7,求DE.

  解:
    .
    设
    则
    
    .

(2)解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问题
  7.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2,CD=1, ∠A=60°,求AD、BC的长.

  解:延长AD、BC相交于点E.
    ∠B=90°,∠A=60°,
    
    
    同理,.
    
    .
  注意:本题也可延长DC、AB后相交于一点,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但是如果这样,已知边AB和CD将不容易直接使用,需要列方程求解,因此不主张此种构造方法.

  8.在四边形ABCD中,∠BCD=120°,∠ABC=75°,CD=4,BC=,cosA=,求AD的长.

  分析:已知条件众多,似乎难以入手.在已知的三个角度之中,只有∠BCD是特殊角60的补角,可以考虑从此入手展开分析.过点D作的延长线于E,则可知,进而得,于是,所以,可得.最后根据cosA=,可求出.
  解(略):根据分析,可解得.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数九年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解直角三角形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数学周末练习8(圆心角、弧、弦、圆周…
    综合题——相似三角形
    数学试题选讲——图形变换
    测试初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数学周末练习12(二次函数)
    复习——代数
    数学周末练习4 函数(二)
    应用题——中考数学试题
    初三数学综合练习
    初中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圆周率的计算历史
    圆周率的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三年级数学试题
    初中三年级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数学周末练习9(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初中三年级数学模拟试题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三月考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8(综合练习)
    中考总复习九:圆
    中心对称的定义及性质
    有关圆的诗句
    圆心角、弧、弦、圆周角
    圆周率的记忆口诀
    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位数多的人
    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月考试题题及答案
    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月考试题题及答案1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7(几何计算)
    中考总复习十一:几何变换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
    练习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中考总复习七:几何计算
    总复习四:函数(二)
    数学周末练习6(和差倍分、平行与垂直…
    方程、不等式复习
    总复习一:数与式
    第二学期初三数学开学测试
    数学周末练习12(解直角三角形应用)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
    练习5(圆综合)
    圆周角、切线的判定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总复习三:函数(一)
    总复习六:和差倍分、平行与垂直
    初三数学周末练习
    练习2(方程、不等式)
    圆的期末综合复习
    总复习五:几何专题(一)
    正多边形和圆;弧长、扇形面积、圆锥…
    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初三年级数学试卷及…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练习2(圆的相关概念及垂径定理)
    圆的相关概念及垂径定理
    练习5(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及应用)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及应用
    数学周末练习3函数(一)
    练习3(圆周角、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方法
    圆的期末综合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学期开学测验初三数学试卷及答案
    练习8(解直角三角形)
    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意义
    练习7(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相似三角形及位似的应用
    练习9(概率的计算)
    概率的计算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初三年级数学试卷
    练习6(二次函数综合题)
    二次函数综合题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练习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练习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练习4(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练习3(相似三角形单元复习)
    中考总复习八:相似、解三角形
    初三数学知识
    相似三角形单元复习
    第一学期开学检测初三数学试卷
    练习8(圆心角、弧、弦、圆周角)
    圆心角、弧、弦、圆周角
    练习7(圆的有关概念)
    圆的有关概念
    练习6(二次函数)
    数学模拟练习题(初中三年级)参考答…
    练习10(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数学周末练习2(数与式)
    练习9(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判定方法
    抛物线上给定条件的点的坐标求法
    练习12(二次函数)
    期末复习——代数
    练习11(正多边形和圆)
    二次函数的期末综合
    期中测验初三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练习5(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相似三角形单元复习
    相似三角形及位似的应用
    数学周末练习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数学周末练习3(相似三角形单元复习)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方程(组)与不等式
    数学周末练习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数学周末练习7(圆的有关概念)
    圆的有关概念
    数学周末练习6(二次函数)
    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数学周末练习5(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抛物线上给定条件的点的坐标求法
    初三数学
    初三数学试卷
    数学周末练习11(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和圆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数学周末练习10(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
    练习10(二次函数期末综合复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数学周末练习4(二次函数的性质)
    数与式
    数学周末练习1(相似三角形)
    中学初三数学模考试题
    初中三年级期中数学试题
    秋季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初中三年级(上)数学教学目标单元检…
    正多边形和圆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