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缘 起
学习完《背影》,剩下5分钟叫学生提问题。某生说:“假若我是朱自清,看到父亲这样艰难的爬下月台为我买橘子,我不会只在车上流泪,我一定亲自去买橘子。”当即同学们就争论起来,有30人赞同父亲去买橘子,有26人赞同儿子去买橘子。我决定:大家回去查资料,明天作文课上举行辩论会——朱自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要用道理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 辩论
甲方嵇静:我同意父亲的做法。文中已说“祖父去世,父亲赋闲”;茶房“只认得钱”,父亲深知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因此,一定亲自爬月台买橘子。
乙方郑鑫:我认为朱自清应该自己去买橘子。即使父亲不让,也一定要劝说父亲:“我都20岁了,你应该锻炼我的生活能力了。”居里夫人为了帮助姐姐解决一部分学费,15岁时就独自一人到偏远的地方当家庭教师。从小的磨练,给她打下好的基础,以后她在科学和人生道路上从不惧怕艰难。而朱自清看到父亲那么艰难的为自己买橘子,只是流泪,太不像大丈夫了。
甲方徐锐:不对!朱自清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授期间,告诫全家: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都称赞他是最有骨气的人!我认为课文中朱自清流的是感激的泪,悔恨的泪,绝不是懦弱的泪。(掌声)
乙方李晋凤:我还是认为朱自清应该自己去买橘子。课文中说:“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朱自清应该亲自去做一些事,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让刚刚失去母亲的父亲心里得到安慰。如果说,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么,自立在激烈的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假如现在我们太依赖父母,以后即使我们学到若干知识,又怎样适应社会的需要呢?
甲方张凤娇:文章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结尾引用父亲的话说:“我身体欠安,……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推测,可能父亲南京送“我”时就感觉身体不好,也许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儿子吧。(教师插话:《背影》一事发生在1917年,十几年后父亲去世。)再说,课文中已经介绍父亲“迂”。我想,对父亲来说,只有自己亲自去买橘子,才最能表达出父爱。那时什么样的语言都不会打动父亲的。父母不仅给了儿子生命,更重要的是给了儿子人间真情,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儿子啊!(掌声)
乙方田华初:爱,有时候很温馨,有时候却很沉重。我在《故事会》里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因为没有门路,回乡在家开办卫生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功的为一家大医院做了一例手术,医院的主管人员说,只要再成功地做一个接指手术,就可以来上班。这位高材生的父亲想,医院里有那么多高明的医生,什么时候能轮到儿子做手术呢?于是拿起菜刀,削断一根手指,点名叫这位“高材生”为自己做手术。手术很成功,父亲含着眼泪笑了,儿子却哭了。这样的爱太残酷了。我想,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他父亲还在人世;倘若已经去世,他会骂死自己的。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自己去做才好,不留下遗憾。
甲方王成新:孟郊50岁时外出做县尉,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没有劝阻母亲,而是在油灯下默默的陪伴母亲。孟郊和朱自清一样,都是在默默的享受父爱和母爱啊!
乙方迟晓立: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磨难是一所人们最不爱上却最能锻炼人的大学。” 高尔基上“人间大学”的时候,时常跑到伏尔加河的码头去挣钱。他说,自己在流浪人和无赖们中间,觉得好像是一块生铁投入了烧红的炉火一样。请问,如果高尔基没有这段生活,哪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甲方王萍:那如果没有父亲艰难的买橘子,能有《背影》吗?(掌声)
乙方陆瑶:感人至深的事例可以选别的去写,而我认为橘子一定要自己去买。(掌声)
……
教师:同学们辩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如何看待“爱”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培养“自立”的问题。双方都有道理。真理掌握在你手中,怎样定论,请你自己把握。下面看一段资料。(展示课件)——1916年,朱自清先生已经在北京大学读书。他为了早些完成学业,减轻父亲的负担,将“自华”改为“自清”,提前一年混入本科考场,免去一年的预科学习。192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抗战胜利前夕,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李公仆先生遭国民党特务枪杀,朱自清先生拍案而起,大义凛然,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表示继续斗争的决心。(学生读后发出赞叹声。)
教学后记:
1. 调整教学设计。教案中,原本没有举行辩论会这个环节,但实践证明,恰恰是这个环节最有光彩。学生提出作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的问题,其思维在接受激烈的碰撞,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观察和引导这种碰撞。新课程的新课堂必须不断的调整教学设计,使课堂永远朝着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欲望的方向发展。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如何实现。以前,一般把学习《背影》的情感目标定为“体味父爱的伟大”方面。但学生对作者该不该自己去买橘子的问题更感兴趣。经过一番辩论,获取了更多的情感享受,实现了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积累,去生成。也就是说,只有把焦点放在关注学生完整的人生成长需求的时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后点评
谈教学立意及确定立意的焦点
学习一册(套)教本、一个单元、一课书,都存在“教学立意”的问题。这里侧重在一课书的教学范畴里来谈一谈。“教学立意”这个教学法概念,以前不大提及,含混地归拢于“教学目标”,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写一篇文章,先要占据一种“立意”的高度,借以决定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处理、结构的搭建乃至方法的选用和语句的铺排等等。内容决定形式,立意决定内容以及内容如何与形式结合,这已经是写文章的规矩了。——同理,学习一课书,就像写一篇文章,“教学立意”不明确,盲目性会比较大,很难成功。
高兴地看到,高伟老师教《背影》,比较自觉地涉足教学立意的问题,为教好这个传统名篇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新在哪里呢?主要有两条:
1. 对学生的“另类”观点给予了高度关注。教科书编者和教师作为成年人,能够顺应作者的思路,理解买橘子、送橘子,包含着老年人为晚辈送去“福气”的旧俗。现在的学生不大明白这些,从青少年需要“自立”的角度去解读课文,提出“朱自清应该自己去买橘子”。这恰恰反映出他们与文章之间的某种隔膜。高老师敏锐地看出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因势利导,有了新的突破。
2. 敢于叫自己的教学设计成为开放型的,随着学生思维走向的变化而变化。这是非常可贵的。事实证明,一旦教师的教学立意贴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就会投入极大热情,使教学变成他们自己的一件工作,甚至是一件趣事,教与学才容易融合。
由于是打了一场“遭遇战”,可能有点措手不及。反观这个特殊的案例,还可以再深入地想一想。对此,我提一些个人意见。核心问题是:后续的教学环节,其教学立意的焦点确定成什么,才更为准确?在教学总结里,教师提到了两个焦点,即“一个是如何看待‘爱’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培养‘自立’的问题”。既然称作“焦点”,一般就只有一个。这一课,也如是吧,其实还在围绕着“爱”的主题延续,来自两个方向,父亲对爱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爱。作为读者,要分别从这两个方面,经由咀嚼课文,达到与“背影”相沟通乃至交融的境界。——“朱自清应该不应该自己去买橘子”的问题,横在小读者与作者、课文交流的阅读过程中,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调整好教学的焦点,使感悟和理解更深入,更到位。学生在“辩论”的时候,已经接近了这个深度。有个学生说:“孟郊50岁时外出做县尉,老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没有劝阻母亲,而是在油灯下默默的陪伴母亲。孟郊和朱自清一样,都是在默默的享受父爱和母爱啊!”说得真好。这样类比,表明他们已经在用心去感受文字,用联想来补充生活经历的不足,并实现情感的升华。这时,如果能够联系《小橘灯》中“我”(阿姨)在小姑娘家吃年夜饭的时候,送去橘子,送去真诚的祝福,讲一下南方的风俗习惯,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把疑难问题解决得更为彻底。
此外,这里我还要提出一个问题:语文课的专责是什么?无疑是培养语文能力,否则就没有开设这门课的必要了。这是由现阶段学科教学体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那么,是不是要设立两个“焦点”,一个专司“人文”,另一个专司“能力”呢?最近,饶杰腾先生给首都师大教育硕士班作关于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讲座,他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所谓工具,人用了,才成其为工具。工具性里面就包含着‘人文’的因素。……学生不好好读书,就匆忙地评论和讨论,这本身就没有人文性。‘人文’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的尊重,也就是读者为作者着想,作者为读者着想,——这是最高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精髓就在于,作为读者,真诚地与作者交流;作为表达者,写出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他强调说:“这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我想,遵从饶先生的思路,结合教《背影》的具体情况,能否这样认识培养能力与发展人文精神的关系:将心比心,进入到文字的深处,同时也就进入到作者与其慈父的精神的深处。进去了,才能出来,并给予较为贴切的评价,同学之间交流阅读的感受,以及对文章方方面面的理解。在这个进去与出来的过程中,由于浸润着深深的情感,有关的语言精华才咀嚼得透彻,记忆得牢固。至于是不是将后来的教学重点设定在讨论“朱自清应该不应该自己去买橘子”的问题上,要看实际需要。一个班有接近半数的学生对此持有异议,全体学生都对此非常感兴趣,说明这个问题具有管一管的必要,牵住这个线索可以向纵深掘进。当然,倘若确有必要,把这个“点”设定为通向整个教学“焦点”的重要关卡,借以带动其他,也不失为一种教学立意的思路。因为还没有经受教学实践的检验,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另外,开完了“辩论会”,要不要叫每个学生都把这次学习课文的心得都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也是应该妥善处理的。再写一写,会引导学生复读课文,深入思考,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实现新的提炼和升华。
最后,再说说创新问题。培养创新精神是一个宏观的教育目标,语文学科应该把它放在教学目标之内。就阅读教学的具体环节而言,如何界定“新”与不新,向什么方向去引导这种创新活动,这里面问题还是不少的。我以为,“新”与“深”“实”乃是不能够分割的两个方面。倘若只是“新”而没有深度,不扎实,没有教学意义上的系统性和规定性,那么,除了怂恿学生满足于猎奇和肤浅,实在没有什么分量,其弊病是煽动了浮躁之风。那个学生从买橘子的“背影”,联想到“临行密密缝”的灯影,你能说这不是“创新”吗?这种新,与“旧”联系得何其紧密,乃是新旧相融而产生的有情感内涵作支撑的新鲜感受。这样读书,就深下去了,就有根了。我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再踏实一点,深厚一点,多一些战略眼光,努力谋求学生学识与能力的长远发展。
高老师的教学后记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只有把焦点放在关注学生完整的人生成长需求的时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落实。”这句话叫我思忖再三。什么是“学生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