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H >> 荷塘月色 >> 正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广东省湛江市师范学院 梁杏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2、理清作者行文思路、行文线索;

  3、学习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掌握作者刻景物以及情景交融的独特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作者多角度描摹荷塘月色所运用的手法;

  2、体会作者创作此文的情感基调及其在文中的表现。
  【教学方法】

  1、教法:

   ⑴ 激趣法。    ⑵ 诵读法。    ⑶ 启发讨论法。    ⑷ 分析讲解法。


  2、学法:

   ⑴ 合作学习法。    ⑵ 问题探究法。    ⑶ 知识迁移法。


【教具】   《荷塘月色》彩色配图一张。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创作此文的情感基调及其在文中的表现。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文章《荷塘月色》,同学们以前已经学过他的《春》、
背影》,但大家看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话是什么?(学生齐读“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与文章题目是否相违背了?(学生做疑问状)

  这是一句描写心情的短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有关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句子,我们一一分析。


二、深入分析,体会作者情感

  1、学生分别念找到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作者的总体情绪是“低落”的。

  2、一个个句子分析,层层把关:

   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否作者家庭闹矛盾了?

     不是家庭矛盾,因为文中描写的是孩子安详地睡觉,母亲还哼着民歌,很平静、温柔。

     进一步联系文章的写作时间、背景,得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痛苦。此文写于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作为一位小资产阶级出生的知识分子,作者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路。如今面对大革命失败,自然生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之情。

   ⑵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反映在现实世界中,作者有可能是“不自由”的,自由与苦闷的冲突!

   ⑶ “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心情随笔锋一转,大为改变,流露的是怎么样的感情?请回答。

     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

   ⑷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独自又回到了家中,回到了现实中来。


三、回味“心情”句子,与作家所到之处有什么联系

  1、学生自由分小组讨论,共同商定初步答案;

  2、师生共同概括出作者的行走路线;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颇不宁静)(自由与苦闷)(空虚、哀愁)(回归现实)

  3、分别对应找到的“心情”句子,得出以下结论:

    作者的感情是随着其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全班齐诵句子,再次体现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


五、作业布置   预习荷塘描写的段落,下节课我们深入分析。


〖板书设计〗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

   (颇不宁静)(自由与苦闷)(空虚、哀愁)(回归现实)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设计考虑到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这样一篇美文,蕴涵了作者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情感,是一篇抒情的散文,要做到这一点,忽略了抓住重点授课。但是,毕竟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并理解了课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掌握作者多角度描摹荷塘月色所运用的手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授课

  1、第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已经熟悉了作者的写作背景与文章的基本思路,请迅速浏览全文并回忆我们学过的内容。     (教师同时板书)               家门    小路   四周  家门

     (颇不宁静) (自由与苦闷) (回归现实)     2、请大家填空,括号内的应该填“荷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笔下多姿的荷塘。


二、仔细阅读第四段,找出所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写此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景物比喻形态:

  荷叶亭亭的舞女的裙──田田的叶子

  荷花如明珠、星星袅娜、羞涩(形态美)

  荷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荷波凝碧(颜色美)

  荷流脉脉(静态美)


三、比喻之“通感”的独特用法

  提问:“荷香”比喻成什么?   解答: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板书:     歌声──细柔飘忽,婉转渺茫荷香──时有时无,持续不断 相似而通感,现出艺术魅力!     


四、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1、请一同学有感情朗读第五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体会作者所营造的意境。

  2、提问:对比“泻”与“照”,“浮”与“升”,把后者替代前者,好吗?不好的话,原文的选词好在哪里?替代字词又缺陷在哪些方面?

    解答:     泻──唤起对流水的想像;月光轻柔流动,化静为动!

    照──显得呆板。

    浮,也有轻柔之美,是很轻的东西才能浮起来。升,有点机械。

  3、结合“泻”、“浮”,体会作者笔下的荷塘的蒙胧美。

    从方向上讲,泻,是由上自下,浮,是由下自上的。上下交错,成了文中的“轻纱”、“牛乳”。水乳交融的境界,非常美,作者笔下的荷塘顿时形象起来了。


五、课后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今天这节课学习的第4、5段是重点描绘荷塘的美的,文字美仑美奂,值得一再回味。请大家回家完成以下作业的一项:背诵这两段或者仿写400~500字描写环境优美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1、景物比喻形态:

    荷叶亭亭的舞女的裙田田的叶子
    荷花如明珠、星星袅娜、羞涩(形态美)
    荷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荷波凝碧(颜色美)
    荷流脉脉(静态美)

  2、歌声──细柔飘忽,婉转渺茫荷香──时有时无,持续不断:

    相似而通感,现出艺术魅力!  
〖教学反思〗

  分析重点段落的优美字词不是很困难,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如: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流的概括,学生能根据荷叶荷花得出荷香等。另外,把握用字的准确,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还锻炼了他们以后写作时要用心推敲选词造句。家庭作业的布置也体现了民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当然,这节课有需要提高的环节,如:引导学生对比比较泻、照、浮、升的时候,更多的是教师说,学生有点被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分析
    荷塘月色说课稿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说课稿3
    爱自然,也是爱美人——《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意象分析
    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李镇西《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分析1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说课稿
    荷塘月色分析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1
    《荷塘月色》说课稿1
    《荷塘月色》课文分析
    《荷塘月色》说课稿2
    荷塘月色说课稿 1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3
    荷塘月色的全文分析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文章荷塘月色疏导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1
    荷 塘 月 色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2
    朱自清和他的《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之“股市版”
    清华—荷塘月色
    清华—荷塘月色1
    荷塘月色作品原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2
    《春》说课稿2
    《春》之美及其审美教学初探
    《春》同步作文
    《春》教学设计
    《春》说课稿7
    《春》教学设计
    春是一年中四季中的第一季
    《春》教学设计
    我教学朱自清《春》的经历
    《春》教学设计
    《春》说课稿3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实录
    浓墨重彩描绘春──教《春》点滴谈
    朱自清《春》的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景物描写
    多姿多彩的咏春诗
    《春》重难点突破
    《春》典题例析
    《春》侧面烘托出精神
    《春》问题探究
    《春》说课稿5
    《春》语法修辞库
    北平的春天
    《春》写作特色
    《春》写作特点
    《春》结构分析
    《春》中心思想
    《春》词义辨析
    《春》词语解释
    《春》教学设计
    《春》重点难点精析
    《春风》教案之一
    朱自清《春》教案
    谈教师的说课艺术
    朱自清《春》赏析
    在意境上狠下工夫—读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匆匆
    《春》说课稿4
    趁春光
    《春》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春》基础知识训练
    绿
    背影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朱自清<春>教案
    《春》课堂实录2
    课文春研讨
    朱自清的《春》
    《春》电子教材
    《春》整体把握
    《春》研讨与练习说明
    《春》教学建议
    《春》教学建议
    《春》有关资料
    炮轰朱自清《春》
    《春》的教学设计
    《春》参考图片
    朱自清《春》教案2
    《春》说课稿6
    《春》课堂实录3
    朱自清散文《春》的解读
    关于《春》的教学思考
    朱自清散文---春(附赏析)
    《春》说课稿
    论朱自清散文《春》《荷塘色》的绘画…
    《春》的教学反思
    《春》的说课稿
    朱自清的《春》
    读朱自清的《春》
    诗意浓浓话《春》美
    春说课稿
    《春》朱自清
    一次美的洗礼──《春》教学案例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反思
    《春》课堂实录
    《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的赏析
    《春》教学反思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实录
    朱自清散文《春》赏析
    《春》教学案例
    《春》课堂实录4
    《春》教学实录及评点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片段
    《春》教学案例
    《春》教学案例
    略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让学生动起来──《春》的教学案例
    读朱自清《春》
    解析朱自清的《春》
    读朱自清《春》2
    解读朱自清的《春》
    春(朱自清)教材分析
    朱自清--春(汉英对照)
    且用淡墨来画诗——朱自清《春》赏析
    朱自清《春》赏欣
    《春》课堂教学实录
    赏析朱自清的《春》
    《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反思
    《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之雨天版
    《春》教学案例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有关资料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_诗歌散文欣赏
    文质俱美 自成高格——《荷塘月色》审…
    《荷塘月色》欣赏
    朱自清《荷塘月色》欣赏
    《荷塘月色》案例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
    《荷塘月色》课文导入
    《荷塘月色》教学杂谈
    文学经典教学的两大硬伤──以《荷塘…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以文求诗 因文会心──以《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语法修辞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重难点讲解
    《荷塘月色》问题探究
    《荷塘月色》段落评点
    《荷塘月色》典型例析
    《荷塘月色》探究活动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微型教案
    《荷塘月色》课文分析
    《荷塘月色》电子教材
    《荷塘月色》写作特色
    《荷塘月色》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结构分析
    《荷塘月色》词义辨析
    《荷塘月色》词语解释
    《荷塘月色》形近字辨析
    《荷塘月色》多音字辨析
    《荷塘月色》生字注音
    《荷塘月色》主题思想
    《荷塘月色》主题思想
    《荷塘月色》疑难解析
    月光古诗名句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关于“移觉”修辞格
    《荷塘月色》整体把握
    《荷塘月色》问题探究
    《荷塘月色》关于练习
    《荷塘月色》教学建议
    《荷塘月色》教学建议
    《荷塘月色》的探究式教学处理
    《荷塘月色》教学参考资料索引·论文
    改革课堂教学的尝试──《荷塘月色》…
    从人文角度解读《荷塘月色》──语文…
    语文课的审美教学──《荷塘月色》审…
    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以《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春》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赏析2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一
    《春》教学设计二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课时训练
    《春》教学设计
    《春》同步达纲练习
    感悟《春》中的“人”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
    《春》课文评点
    《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
    描写月亮的诗词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的教学对高中新课程的启…
    读《荷塘月色》有感
    假如你是画家──教《荷塘月色》的一…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教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荷塘月…
    我教《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实录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感性的阅读──《荷塘月色》文段教学…
    《春》生字注音
    准确把握背景 恰当剖析引用 正确理…
    《春》形近字辨析
    《春》课文导读
    《春》学习目标
    《春》写作思路浅谈
    《春》中的叠字的运用
    《春》框架结构
    略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摘录)
    读朱自清的《春》
    《春》多音字辨析
    《春》学法指导
    《春》教学目标
    《春》课文背景知识
    《春》素质教育新学案
    导学《荷塘月色》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背影》课堂实录2
    《背影》课堂实录
    说课指导:《背影》实录
    《背影》说课稿7
    《背 影》说 课 稿
    《背影》说课稿5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背影》落选新教材之“背影”
    浅析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背影》说课稿
    《背影》说课稿2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3
    背影作者朱自清简介
    《背影》说课稿4
    《 背影》原文
    朱自清《背影》说课稿
    《背影》第一课时 说课稿
    《背影》课堂实录9
    《背影》课文精讲
    《背影》结构、中心及写作特色
    《背影》说课稿6
    《背影》教学反思——分析课文要选好…
    《背影》课堂实录8
    《背影》说课稿3
    朱自清的《背影》
    品读朱自清《背影》后的伤感
    《背影》相关资料
    《背影》课堂实录5
    教学案例及相关评说——朱自清该不该…
    朱自清《背影》教案
    祝父亲们节日快乐---附上朱自清散文背…
    《背影》课堂教学实录
    《背影》课堂实录4
    阅读教学是个对话的过程──《春》第…
    《春》教学杂谈
    《背影》朱自清详细教案
    《背影》课文研讨
    朱自清《背影》教学案例
    素朴的情感与素朴的表现———朱自清…
    永恒的旋律 完美的乐章——读朱自清《…
    《背影》同步练习
    《背影》课堂实录6
    《背影》课堂实录7
    【名家作品赏析系列】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