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
《背影》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八册第二课。《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这篇文章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描写刻画得很逼真,对写人物记叙文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说学生] 1、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九年级聋生。聋生由于耳聋缺陷,普遍存在学习语文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习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由于耳聋,他们以目代耳,视觉较正常人敏锐,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习,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掌声、戴小红星等),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提高语文素质。
[说学习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为写一篇人物记叙文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书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父母和孩子间深切、真挚、动人的情感,通过体会转化为自己的信念,从而使学生能够热爱父母、尊重父母、为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排忧解难。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框架,文章中出现的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泪。
教学难点:聋生由于语言障碍,思维狭窄,对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深,淡淡的哀愁等思想感情较难理解。
[说教学准备] 1、用POWERPOINT把课文制成课件,能用多媒体逐段讲读。
2、用FLASH制作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课件。
[说教教法与学法]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表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提高教学效率,把课文制成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最令他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学习语文知识。第二个问题只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义。
把整篇课文用POWERPOIN制成大字课文。1、师朗读。2、生默读,画出生字词。3、找出“几次背影、几次流泪”用铅笔标出来。
三、正音训练,理解字词,扫清障碍。
把学生画出的字词制成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制成生字卡片,教师集中讲读,对学生进行正音训练,既让学生读准音,又让学生理解词义,为下一部讲解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四、精读理解,品词赏句悟感情;动作表演,深化理解。
依据制成的课件一句一句地读,读有多种形式:师范读、领读、个别读、默读、带问题读、读后回答问题、读中有表演、表演中有读。
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文章以“背影”为题,贯穿全文,将父子间深厚、真挚的感情,淡淡的哀愁,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文章开头即落笔点题。
第二段(二----六自然段)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爱的真挚感情。先让学生看多媒体动画,再让学生表演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分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北影”结束全文。
五、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 作者在课文中几次提到背影?为什么用“北影”作标题?
2、 本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六、作业布置。
1、写会生字词。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3、以一位亲人为题材,写一片记叙文。
七、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四个背影 开头
去买橘子时
告别时
泪光中的
四次流泪 第一次 见父亲,睹家境,想起祖母 悲哀
第二次 见背影 感动
第三次 别父亲
第四次 想背影
[说总体特色] 1、快乐学习,重视激励性。通过创设情境,多种方式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过程开放,体现探究性。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读、对话、表演等活动,对课文产生独特的理解。 3、挖掘内涵,注重思想性。通过挖掘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让学生仔细体味语言,多样化地表达,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发挥才华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