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中小学数学 >> 七年级下学期 >>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 >> 正文

 

[组图]相交线

查询数七年下单元1的详细结果
相交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掌握 “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基本事实,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能初步应用本节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教学重点:
  垂线的定义、性质、判定和

教学内容解析:
1、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观察演示剪刀剪布的过程→抽象出相交直线→相交直线→找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两两配对→分类→分类标准→总结形成概念→猜想数量关系→度量数量关系验证猜想→由一般性推出性质定理→用演绎推理的形式对发现结论进行证明→用性质定理说明剪刀剪布的原理→应用:知一求三.

2、垂线的概念
  观察木条转动→抽象出两条直线交角的变化→抽离出特殊数量关系→定义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垂直的有关概念及符号语言表述→应用:90°角垂直.

3、垂线的性质
  一条直线的垂线(多种方法:三角尺、量角器、折纸)→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发现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总结出垂线的性质定理.

4、垂线段的性质
  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图、测量→归纳出结论(垂线段最短)→实际应用.

5、垂线的
  按步骤操作:一压线、二找点、三线、四标垂足.

例题解析: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考察对顶角的概念,选A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等于(  )
  A.150°    B.180°    C.210°    D.120°
           
          图 1            图2             图3
  分析:考察对顶角性质、邻补角概念的应用,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①、③正确选B

  4.如图2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与∠BOC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
  分析:由对顶角相等可求出∠AOD,再由邻补角互补求∠AOC,选A

  5.如图3所示,直线L1,L2,L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分析:选D

  6.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分析:考察垂线段的概念,线段AD是点A到BC的垂线段,选C
              
                图 4             图5

  7.如图4所示,能表示点到直线(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分析:AB、AD、AC、BD、CD选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①、②正确,选B

  9.如图5所示,AD⊥BD,BC⊥CD,AB=acm,BC=bcm,则BD的范围是( )
  A.大于acm         B.小于bcm
  C.大于acm或小于bcm    D.大于bcm且小于acm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选D

  10.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有( )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无法确定
  分析:选C

  11.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
  A.4cm    B.2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
  分析:选D

  12.如图所示,O为直线AB上一点,∠AOC=∠BOC,OC是∠AOD的平分线.
  (1)求∠COD的度数;(2)判断O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由∠AOC和∠BOC互补,可求出∠AOC等于45°,再根据OC是∠AOD的平分线,求出∠COD等于45°;根据∠AOD等于90°得出OD与AB互相垂直。

  13.若4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图中共有几对对顶角?若n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呢?
  解:2条直线交于一点有2对对顶角;3条直线交于一点有3组两条相交直线,共6对对顶角;n条直线交于一点有(n-1+n-2+…+2+1)组两条相交直线,共n(n-1)对对顶角。

  14.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出6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几个部分?n条直线呢?
  解: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把平面分成4部分;3条直线把平面分成7部分;6条直线把平面分成1+1+2+3+4+5+6=22部分;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1+1+2+…+n=1+部分。

  15.(2001.南通)如图16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O,若∠1=4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
                 
  解: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可得∠2等于140°。

  16.(2001.杭州)如图7所示,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P点位置时,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Q点位置时,离村庄N最近,请你在AB上分别出P,Q两点的位置.
                    
  解:根据垂线度最短,分别过M、N两点向AB做垂线,垂足分别为Q、P。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数七年下单元1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相交线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暑假练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6(一元一次方程复…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9(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3(有理数学习小结)
    有理数学习小结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2(有理数的综合练习…
    有理数的综合练习
    有理数的综合复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二)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五(相交线与平行线…
    寒假专题一(有理数)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九(与三角形有关的…
    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八(与三角形有关的…
    七年级数学试卷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十一(数据的描述)
    有理数期末复习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7(整式的加减)
    有理数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5(期末总复习——整…
    初一暑假开学数学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数学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3(角的概念、性质…
    角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2(直线、射线、线…
    寒假专题二(整式的加减)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与工程问…
    七年级数学试卷(B卷)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寒假专题三(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题
    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真题
    暑假练习——第七章《三角形》练习
    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暑假练习——相交线与平行线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十三(第二学期期末…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十四(一元一次不等…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6(有理数的综合复习…
    整式的乘法及乘法公式
    暑假练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七(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命题与平移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六(平行线)
    数据的描述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三)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之二)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四(相交线)
    期末总复习——整式的加减
    不等式(组)与实际问题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二学期初一数学期中检测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一)
    下学期初一数学开学检测试卷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一)
    暑假练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十二(整式除法&因式…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十(整式的乘法及乘…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二)
    直线、射线、线段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1(图形的认识初步…
    图形的认识初步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试卷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2)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0(一元一次方程的…
    北京四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14(有理数期末复习…
    整式除法&因式分解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5(《第一章 有理数…
    《第一章 有理数》全章小结复习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4(有理数的乘方与近…
    有理数的乘方与近似数
    周末练习1 (有理数的概念)
    初一数学周末练习8(一元一次方程的概…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
    第一学期初一期中数学试卷
    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
    暑假练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