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各种教学制度,全程全面进行质量监控,促进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1、完善教学视导制度,建立调控机制。每学期,在全县中小学(含村小、初中分校)随机进行教学视导。采取听课、与教师座谈、问卷等形式,重点研究校本教研、培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炼梳理学科教学问题,形成各学科教研小课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完善教学质量抽样分析制度,建立反馈机制。每年分两学期都要对全县中小学的各个学科进行抽测。抽测采取公开抽签的办法,每次确定两个学科,按一定比例抽取各校参加的学生数。全县统一时间,统一科目,统一组织抽测考试。县里抽专人到各校组织抽测,并全程监控。抽测学生的试卷统一由县里组织评阅,并形成学科质量分析,向各校反馈。
3、完善文化课质量检测制度,建立评估机制。在小学毕业年级和初中七年级进行文化课质量评估,采取全县统一出题、全县串校监考、县里统一批卷的方式,对所抽年级的教学质量认真考评。考评结果进入年末素质教育重点工作终结性督导评估之中。
4、完善学生思想品质、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培养制度,建立测量机制。在全县中小学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操作与实践五个方面对学生开展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过程提升。与行为习惯养成合格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理化生实验操作等指标合理整合,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年末,展开评估。
5、完善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对于质量监测的各部门、科室评估结果,统一汇总,加权求和,为全局的教育教学评比奖励提供依据。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全县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对于教学工作突出、教学质量好的学校要予以表彰奖励。
6、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十五”重点课题成果的转化,要与新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相结合。注意发现新的学科问题,确立校本小课题,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取得课题突出成果的学校的作用,定期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组织召开科研成果经验交流会,促进科研成果向全县辐射。
7、建立中考质量监测机制。对全县中考成绩进行微机核算,按参考率、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加权求和,分学科、分学校、分乡镇汇总,统计结果全县通报。并召开中考总结表彰会,对优秀学校、优秀学科组、优秀教师予以表彰。
8、建立教育教学制度保障机制。普遍建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各种新的教育教学制度,即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说课制度、课堂教学开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以制度保障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重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项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