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县虾子中学自1958年建校至今,历经近半个世纪,几番风雨,几经沧桑,几多耕耘,几多收获,时至今朝,我校能立于全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行列,成为省级实验示范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这都得力于我们明确的办学方针,正确的办学思想,明晰的工作思路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当然,虾子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得益于教育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借此机会代表虾子中学全体师生将我校近年来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做法作简要汇报,与大家交流,以求抛砖引玉。
一、注重班子建设,齐心协力抓教学。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一个集体有了凝聚力,就有战斗力。在几年的管理生涯中,我坚持一个信条就是要“以人为本”、“立德立言”、“扎实工作”、“上下齐心”,才能共谋发展。因此,注重几班人马建设:一是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教师队伍建设,三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四是工会、职代会、团委等队伍建设。在学校领导班子中,我一贯遵崇一条原则就是无论大小事情,大家参与,共同协商,共同解决,不搞一言堂,从不武断,常把我的“四舍五入”工作思想方法与班子成员交流,带好领导一班人,我所说的“四舍五入”法,即:作为领导要“舍名、舍利、舍分、舍歪”,即要淡薄名利,一身正气;“五入”指“入位、入法、入理、入格、入为”也就是说作为领导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办理事情要按程序依法行为,做思想工作要入情入理,要有高尚人格魅力,并且还要有所作有所为。“吃亏、受气、辛苦”,是我们领导的生活写照。班子成员经过长期的交心,大家心气顺,干起事情才劲往一处使。其次是带好教师队伍一班人,关心教职工的思想、生活、感情,同时严格要求教职工,规范制度管理,强化管理育人理念,当然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是在人的操作之中的,因此,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时常体现人本主义思想,常常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鼓励教职工大胆工作,大胆创新,努力提高学历层次。第三、选配工作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又有爱心之人当班主任,强调班主任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对班主任实行目标量化考核,同时要求班主任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加强民主建设,带好党、政、工、团一班人,学校重大决策,交党政联席会、职代会讨论通过,做到重大事情的民主决策,发挥工会、团委的职能作用,凝聚民心,密切干群关系。通过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形成一条管理链条,铺就一张管理网络,让人人有事干,人人愿干事,教育教学的管理不致于疏漏,才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成为一句空话。
二、德育先行,注重学生养成教育,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铺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我校以党支部为核心,由德育处、教务处、团委、工会、家长会等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实行以班主任为中心,德育处具体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对德育工作实行层级管理。突出加强班主任的管理,我们注重选好班主任,选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干劲足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优化班主任队伍。有意识培养班主任,经常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提高班主任的津贴,建立班主任岗位奖励制度,加大班级量化管理的奖励力度,有效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校园的净化”,“文明礼貌”,“快、静、齐的广播操”,是我校校风建设成功的三件宝,我们经常借助于各种机会,如文明寝室评比月总结会,每周一的升旗、上级领导的检查,兄弟学校的交流等,对全体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表扬,并提出新的要求,以达到良性循环。每学期德育处利用教师节、国庆节、“五四”青年节、“12.9”活动、文明礼貌月等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文明礼貌、尊师敬老的教育、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捐款,如为周业敬、罗孝群捐款数千元。对班级实行量化管理,强化行为规范教育。是我校的德育工作的又一举措。学校德育处严格执行《虾子中学班级量化管理奖励方案》和《虾子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每天由值日小组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检查、督促和评分,每月在各班中评选“文明寝室”“文明班级”“先进班级”等,这些做法,加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效的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研教改,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学常规管理
在教学工作中,扎实做好“备、讲、批、辅、考”各个环节的工作,教学常规管理以教务处为轴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考核方案,对教师的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和作法,在课堂阵地中,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层次较低的学生,采用“低起点,低标准,严要求”的教学思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还利用评选校内优质课的办法,督促教师上好课,上高质量、高效益的课,讲求课堂质量观。其次,实行“月考制”,要求各科每一月自行组织考试一次,班主任汇总成绩上报教务处备案。
(二)加强教研教改,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几年来,我校教研工作扎实推进,按“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工作方针,加强教研教改。教研教改工作不流于形式,首先是利用各种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近年来,我们派出领导到过重庆、北京、海南、贵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管理办法,其次,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别到过遵义市航天中学、遵义市十一中、十二中、中山中学,湄潭求实中学、县一中等各级各类学校取经,同时还“请进来”几年来曾有几十所中学到过我们学校传过经送过宝。第三是,引进科研课题,我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真正做到“沉下去”,自1998年起,我们引进“中学作文素质训练研究实验”课题,曾两度获市级奖励,在作文教改实验中,我校舍得花大力气,不惜重金培训我们的实验教师,先后派过30人次到遵义市、仁怀市、贵阳市和凯里市培训,然后严格按作文教改实施程序操作实验,并取得优异成绩。再就是英语“四位一体”实验的实施和“学生英语评价体系”实验的开启和正在准备启动的“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实验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引进和深入实施,使科研兴校没有成为一句空话。
四、抓两头、带中间模式的实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很多学校都只顾尾不顾头,而我们则注重“抓两头、带中间”的模式加强初一年级和毕业班教学管理,同时带动初二年级的管理工作,学校除了按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评聘教师外,还根据学校实际,照顾两头,带动中间,使教育教学工作不出现断层,各个年级资源共享。初一年级新生进校,在班主任评聘方面以经验丰富老师为主,初三年级是见成效的阶段,班主任主要以教学能力强一些的老师担任,同时采用大循环制,这样既能照顾初一、初三,也兼顾了初二;在任课教师的配备方面,其思路也如此,再者对待优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中等生三者中也用这种办法来进行教育,采取三级分层教学,制定“两生”辅导措施。第三,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工作重心都在初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方面,重点是新生进校的养成教育,第二学期工作重心在初三年级,重点开好三个会,毕业班“班主任会”、“科任教师会”、“学生会”,毕业班工作除了三会之外,还注重考前指导,考前强化训练等。
五、千方百计为教师谋福利,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两年,学校财力不足,但是要使马儿跑的好,就要让马儿吃的好,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在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如果经济这根杠杆转动不起来,教师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因此,学校党政千方百计为教师谋福利也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其一,实施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模式,培植学校财源。主要办法就是将承包租赁出去多年的学生食堂收回学校统一管理。采用层层管理负责制。学校明确一位副校长分管该项工作,总务主任具体抓,司务长负责采买,食堂工人负责加工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作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采购讲究质量,三无食品不准进库;加工要求作到精细,还要保证食品的卫生。学生生活标准极低,每餐每位学生一元钱的标准还管饱。学校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负责管理维持三餐秩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尝到了后勤管理社会化的甜头,教师的福利有了明显提高。
其二,作为初级中学,教育局领导十分重视,确定我校为职业高中教学点,办好职业高中我们没有经验,但是我们在努力学习,争取在管理、教学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还加强和职教中心的联系,让我们的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千方百计办好职高班,其实也是培植学校财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是我们学校的一些作法,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平平安安,脚踏实地办实事,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教师成长和教师利益负责,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负责,这是我们要作到的,也是我们能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