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感悟形状》 单元名称:面的发现 课时建议:l一2教时 活动一:用几何化方法概括具体物象的形状,尝试创作一幅抽象或半抽象的图画。可以选择动物或人物作为创作素材。 活动二:用写实的方法手绘一个动物形象(照片或速写),注意大体形状的准确和变化,并学习用明暗对比的方法衬托主体形象。 活动三:用彩纸、废旧报纸、树叶、碎布等彩色材料作形状拼贴,表现一个具体物象。 拓展:用俯视的角度画画自己熟悉的社区、公园、校园……尝试形状和线条组合的方法表现画面。 体验:生活中形状无处不在,用规则形和不规则形表现物象,使我们能领略用形状表现物象的快乐。 欣赏:欣赏自然物、人造物以及艺术作品中形状的大小、色彩、肌理等无穷的变化,体会形状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编者的话: 睁开眼睛,我们发现形无所不在,从植物、动物、人物到器皿、服装和建筑……无论是自然形,还是人造形,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将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存在。形状的大小、虚实、色彩、肌理的变化都是随着物象不同角度或运动而变化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物体在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形状特点,尝试用形状表现物体,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观察物体的形状特点;学习用几何形的方式去概括;学习用形状与色彩、线条等造型要素表现对象,达到形象突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状造型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形状的意义和在造型中的作用。 难点:用手绘不规则形状表现物象。(难点的解决建议: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徒手绘出对象是有困难的,一来他们不善于分析对象的基本形,二来缺乏对比例、透视的观察分析能力,因而对画像对象有一种恐惧感。教师应用形状认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对象,分析对象,描绘对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点、线、面这三个造型的基本要素作了一次综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点、线、面的概念和作用。而本课“感悟形状”即是对“面”这一要素的阐释。自然形象,是人类造型活动之灵感源泉;几何形形象是我们概括、表现自然物和愿望的象征;不规则的自由形象是我们努力表现客观事物和主观意愿,是构成形和形体的基本要素。 导入方式建议: 1.观察导入。请学生观察图片(如卫星航拍大地的照片)、绘画作品等,寻找和发现其中的形状;观察准备好的立体玩具(如小汽车等),发现不同的角度有各不相同的形状。 2.演示导入。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把点无数倍的扩大和把线重复排列形成面,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对点、线、面的再认识;同时演示一些学生周边能见到的具有点、线、面形状的物体。 3.操作导入。请学生把自己的左手或日常生活用品(如钥匙等)在纸上描出外形,从而感受形的无处不在,引入课题。 中间环节建议: 1.理解什么是形状。形状是造型要素之一,字典中将形状解释为物体的外貌。在造型过程中,我们将形状理解为点的扩大,或线在一个平面上的排列形成的面,它是物体在二维上的边界。形状可分为规则形和不规则形。教师可以通过前面的三种导入方式和欣赏教材中的图例,帮助学生理解形状。 2.学习用几何形为代表的规则形的表现方法。单纯把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组合的图案一般是抽象图案,如江南建筑的窗格、栏杆等。用几何形去概括表现对象,一般是半抽象图案,如日本田中光一广告设计中,用红、绿、蓝、黑的方形、梯形和三角形组合,极为简洁地表现了一个日本和服装束的女子形象。 3.学习用手绘的方法表现不规则形的方法。世上的一般自然物几乎都是不规则形,两个苹果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就是不一样,我们虽然可以用几何形去概括它们,还要发现,特别要寻找每个苹果各自的外形特征,有时还要适当地夸张,才能画像苹果。 4.用铅笔绘制动物形象:(1)注意画面的布局,主体形象要大,放在视角的中心。(2)用几何形去表现头部和身体,并用直线去描绘不规则形特征。注意形状的大小、比例关系,线条的方向、浓淡变化。(3)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