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六年英语]Unit 7 Is she at home?(第一课时) Lesson 37教案示例 课题:Unit 7 Lesson 37 重点:句型Is she/he at home? 词汇Morning, think 难点:Think的发音,句子“What’s wrong with her?”的意义理解。 过程: 一、复习/热身 1. 教师与学生合唱歌曲season。 2. 接句练习:教师给出一个单词,如:What…?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单词完成句子,学生可以说:What’s his name?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等等。然后换单词Where…? Who…? Whose…? 3. 猜物游戏:教师事先将某位学生的一样东西放在一个口袋里,然后提示学生Guess! What’s in this bag? 学生以提问的方式来猜出这个东西是什么,如Is it yellow? Is it a book? Is it ***’s? 4. 猜人游戏:教师想好班内一位学生的名字,并说:I spy. 学生同样还是通过提问题来猜出这位学生是谁。猜对的学生可继续说:I spy. 其他学生来猜。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与教学方法 1. 师生交流,为新课做铺垫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Who’s on duty today? S: Yes, I am. T: Is everyone here? S: Yes. / … is not here. T: 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 问全班学生:Is everyone here? Are you all here? 回答后请英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替代教师与其他学生做交流。 2. 对话练习[图片或照片:Let’s practise中的图片],在此出现学生曾经接触过的词组at home/ at school/ in the park,已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3. 句型教学 学生准备好一些图片或照片。内容: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某人在某地,也可以是家庭成员外出照的照片,例如在公园、动物园、学校里等。 A. 教师拿起一张学生准备好的照片,与该学生做问答练习 T: Hello. Who’s that in the picture? S: She’s my new friend. T: What’s her name? S: Her name is… T: How old is she? S: She’s… T: Is she at home? S: No. T: Where is she? Is she at school? S: Yes. T: Thank you very much. 以上只是举一范例,仅供参考。 B. 教师引用一组学生的问答:Is she at school? Yes. 将其引申为Yes, I think so.并板书句子,带读几遍I think so. 接着还可以问学生:Where is Miss Wu? (一位学生熟悉的授课教师的名字) 自问自答:I don’t know. Do you know? 找几个学生说出答案。 C.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Let’s practise的图片进行问答 Is he/she …? Yes, I think so./ I don’t know. 4. 会话教学 A. 说话练习[出示主题图] 学生根据主题图出示的画面,进行说话练习 生生问答,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做问答练习 B. 听课文录音一遍,回答教师提问[配套录音] Is everyone here today? Who’s not here? Where is she? What’s wrong with her? C. 听录音,重复句子[教师连续放录音,停到哪句学生就重复哪句] Are you all here? Is she at home? Yes, I think so. What’s wrong with her? 教师适当纠正或提示几个单词的发音和句子的语调:think What’s wrong with her? 教师对What’s wrong with her?的中文做适当解释,直接告诉学生此句的意思为“她怎么了?” D. 学生打开书,听录音跟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一遍,教师带读学生出错的地方 E. 两人小组朗读课文 三、趣味操练 1. Group work:情景对话,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进行情景对话,每次可假设一人因病缺席。 2. 听字母说单词游戏:教师将与此课有关的单词卡片全部贴在黑板上(最好是图片),然后教师口拼一个单词如m-o-r-n-i-n-g,学生很快地反应出教师所拼的是哪个单词,反应最快的学生到前面从黑板上的图片中找出该单词,并将写有单词的一面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这时全班学生一起口拼单词。 3. 猜词游戏:教师找一位学生到教室前面,将黑板上的单词卡片取下来,拿在手中,抽出其中一张贴在这位学生的背上,问全班学生:“Guess! What’s the word on his back?”如果猜对并能拼读正确者将代替教师的位置,继续做游戏。如果猜错了,教师说:“Sorry. You’re wrong.”其他学生继续猜。 四、练一练 听音标号 [配套课堂练习] 五、作业:朗读并抄写本课课堂练习中的单词和句子 六、板书设计: LESSON THIRTY-SEVEN Is she at home? Yes, I think so. Sorry, I don’t know. 教案点评: 教师通过唱歌、接句练习、猜一猜游戏等方式来带领学生回忆起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会话教学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可分为展示情景、听录音、复述、表演等过程。然后,可通过情景对话、听字母说单词、猜词游戏等小活动来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最后,做练一练的习题听音标号,既寓教于乐,又操练了语言项目。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六年英语]Unit 7 Is she at home?(第一课时)教育资源 《表现坚硬和光滑》教案
学校:尚文中学 执教:庄琪 课时:1课时 年级:七年级第二学期 《表现坚硬和光滑》教学设计 课题 《表现坚硬和光滑》 教 学 目 标 基础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坚硬和光滑物体的质感特征,并以写生形式,掌握高光与反光的表现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不仅仅是纯技能的素描传授,而是结合物体质感,重在学生视觉感受与生活体验。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心应放于对质感的认识,以特征呈现带动方法认识,而坚硬和光滑的物体,高光与反光是体现质感效果的关键,结合实际,把握目标,在达成途径上可划分几个学习阶梯。 过程与方法: 触摸感受促兴趣,尝试体验寻规律,观察讨论学方法,欣赏评价扩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不同材料质感带来的创作乐趣,在实践与交流中,形成仔细观察与自主探究的习惯。 发展性目标: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并对其表现方法形成探究。 教学 重点 认识物体的质感特征。 学生分析:该年级的学生对直观中的事物特征有一定认识,而我校学生对漫画感兴趣,而漫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明暗与虚实效果,因此以线条来组织、表现画面,学生易接受,但怎样把情感融于对质感的表现中,这是教学实施中需关注的问题。 解决方法:通过触摸、观察等方法比较出不同质感的物体给人造成的视觉感受,从而认识质感特征。 教学 难点 质感的表现。 解决方法:通过观察,发现物品表面的“光泽”感,再利用灯光效应,感受明与暗的变化,由此产生对“高光”与“反光”的认识,再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已有的学生作品)进行分析,在尝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表现方法。 教学流程 方法手段 备注 一、感受与发现 “触摸”导入,了解学生对质感的预备经验,引入本课学习的主题《表现坚硬和光滑》 触摸(发现手感差异)→ 思考(手感与质感的关系)→ 欣赏(初步认识质感) 激活学生的身心,引发自主学习的内部需要。 二、体验与理解 认识身边物品的结构特征,尝试绘画,理解构图形式与表现规律。 画面比较(认识构图的合理性)→ 范画欣赏(认识物品的形体特征)→ 尝试绘画(理解写生的方法规律) 对于表现结构,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可让各组画同一物品形式展开,即便于互相交流与帮助,又利于作业的比较分析。 三、观察与分析 1、观察图片,认识高光与反光是光滑物品的质感特点,积累视觉经验, 2、创设情景,做足“线条假设”的文章,把线条形态的选择与坚硬质感的表现相结合,引发灵感。 观察感受(比较实物质感发现光感)→ 视觉体验(发现高光、反光与“光滑”的关系以及处理手法)→ 思考技法(线条形态与“坚硬”的关系) 本环节是本课重点,教师要把知识点,包括每个环节中的要点,都要说清,交代明白,但不要去束缚学生对表现质感的个性想法。以基本规律带动学生的想法与创意。 四、实践与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进行写生与创造 选择角度(哪个角度更适应自己的表现)→ 动手操作(生生互动中拓宽线条的表现方法) 选择角度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其实隐藏着各能力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有利于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获发展。 五、欣赏与评价 作品展示(自评、互评基础上每组选择一幅展示)→ 师生共评(根据评价内容展开讨论、评议)→ 知识拓展(结合后继学习内容) 教师的评价要具激励性,形成学生对解决后继问题的积极期待,并要帮助学生将本课的学习经验拓展到日常的观察方式中去,建立比较稳定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作业: 1、以写生为形式,在生生协作中完成独立作业 2、由于学生本身绘画水平不同,作业要求可分层,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只要能表现出基本质感;对于可发展的学生说:还要适当注意结构,注意光感的表现效果;对于有较强烈表现能力的学生而论:就要根据结构表现明暗,注意高光与反光的表现效果 评价: 根据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情况,教师适当点评,只要学生能够大胆的表现出坚硬与光滑的质感,线条排列的是否规范,是否细致…,这些均不是评价的主要要求,当然对于能“表现”的学生来说,鼓励他们作些交流与介绍。 无论是采用哪个评价方式,关键在于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本课的学习中获得写生经验,享受愉悦与兴奋,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方案《表现坚硬和光滑》教案 教学资料综合实践:《我爱绿化》教学设计 我 爱 绿 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花草树木能够绿化、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技,不摇小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游览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上路吧,我们趟过了一条小河,越过了一座高山,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播放秀丽风光课件。 3、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 4、是呀,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它们绿化了环境,美化了自然,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伴着鸟语花香,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课。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绿化。 二、看图学文,明白道理 1绿化有哪些好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大屏幕上的这段话。 2、(出示)两幅画面。 老师这儿有两幅画,你觉得哪一幅画美,美在哪儿? 3由此可见,花草树木绿化环境,美化自然的作用还真不小。那么,我们应怎样爱护花草树木呢? (一)爱花——不摘花 1、在讨论这个话题前,我们来观看一个短剧。(出示茶梅花。) 2、校园里的茶梅花开了,红艳艳的,漂亮极了,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有一天,***来到了花坛旁……(带“花儿”的头饰上来表演) 3***正要摘花时,这时花儿竟然说话了…… 4、看了这个短剧,你有什么感受?(板书:不摘花) (二)爱草——不踏草 1、引:你们看,这片绿油油的草坪是多么地惹人喜爱呀!可是有两个小朋友正要踏进草坪,去踢球。假如此时你就在旁边,你会怎么做? 2、 板书[不踏草] (四)爱树——不折树技 1、引:是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树,可有的小朋友却喜欢采树叶,折树枝玩,摇小树,你们说这种行为好吗?为什么? 2、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知道他有哪些好处?让我们来听听大树的自述吧! 3、请同学戴头饰扮演大树。 4、树有这么多本领,我们应该怎么做?(板书:不折树枝) 5、那么,我们应怎样爱护花草树木呢? 三快乐环保心情好 1、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吧,想想看,还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我们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呢? 2、同学们的办法真好,让我们拿出画笔写一句保护绿化的宣传语吧! 3、快乐环保心情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美妙的曲子《小白杨》。 4、同学们,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树枝,不摇小树,人人争做爱护花草树木的文明绿化小天使,那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南京会变得更绿、更美。 教后反思: 执教《我爱绿化》这一课,我经历了从选择内容、制定目标,到不断地设计思路、试教、修改、调整、最后到教学展示的全过程。这次面对全校的展示课,使我对《我爱绿化》这一课乃至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又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颇深。 一多一份生活,少一点理论。“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旨。我遵循这一主旨展开教学,课堂上学生参与的面极为广泛,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有话可说,而且他们的思维状态非常活跃,对绿化的兴趣一直得以持续。在情境中,主要通过小品《采花》的表演,达到爱花——不采花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学得轻松快乐。 一切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只有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应学生而动,珍惜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的关系,一堂课才能留给学生“恋恋不舍”的回忆,才能留给学生一些情感上、意识上、乃至精神上的收获。教师帮助学生获得某种经验,与其给,不如“借”,即借助学生已有的体验来完成本次获取。这是本次教学尝试最大的收获。 材料: 我叫大树,是森林家族中的一员。我的本领是能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要是没有我们这个规模巨大的氧气制造工厂,地球上的氧气早就被人类和各种动物吸完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我还有一个本领就是能消除噪音。经科学家鉴定,我们大树密集的地方,噪音会比平常地带轻5倍。烟囱林立的厂房区,我还是个天然的吸尘器。我们用自己茂密的树叶组成了成千上万只“集尘袋”去吸尘。世界上的沙漠面积近年来正快速扩展,因此,我们在沙漠中还作为一道道防风林镇守风沙呢。你看我们的本领大不大? 短剧: A:呵,茶梅花真漂亮啊!要是能摘下一枝插在我们家的花瓶里那该多好哇。——哈哈,旁边没有人,我就来摘一枝。 师:当她正要摘花时,花儿竟然说话了…… B:请不要摘我,好吗?有了我,校园更加美丽;有了我,同学们在学校里学习会更加快乐。 A:对不起,对不起!我差点就要把你摘下来了。茶梅,我们交个朋友吧,我会每天都来看你的。 B:好啊,好啊,太好了! 师: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起了。 A:茶梅,我要去上课了,再见! B:再见! (教案和教学设计)课件综合实践:《我爱绿化》教学设计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