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篇——“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施汉中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动、自学、自得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未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发挥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当多的学生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摸索、实践,构建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通过三轮的实验研究,初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教学功能。
模式的操作程序及操作要领
一篇课文教学的操作流程
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基本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的情况下,一篇课文由学生自学一课时后,再按以下模式进行教学:
独立学习—→目标定向—→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归纳—→巩固练习
一类课文一般安排两课时(先自学一课时)。第一课时讨论归纳学习目标,小组讨论,并做好班集体交流的准备工作(写字词卡片、作业设计、板书提纲等),最后十分钟左右时间进行班级交流,完成字、词、文章段落的讨论等项目的学习任务;第二课时,完成其余学习任务。
(一)独立学习
内容:按“十步常规自学法”完成自学笔记。查,查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和写作风格等资料。必要时,由教师简介。定,围绕思想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特点、课后习题四方面,定学习目标。找,找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用红笔标出,并设法记忆。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注意巩固结果。分,理清作者思路,按一定的顺序分段,写段意。结,归结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列,列课文提纲,理清课文脉络和内在联系,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和表现手法。问,质疑问难。有疑而问;针对有价值的内容,无疑设问。赏,佳句佳段朗读欣赏,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理解重点词句。练,抓教学重点难点和思维扩散点设计练习题。
(二)目标定向
内容:(1)学习什么内容(可从思想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特点,课后习题等方面考虑)。(2)课时安排(文章需要用几课时完成)。(3)如何学习。即用何种课型学习。
(三)小组讨论
1.内容(同“独立学习”)。
2.形式:(1)比较——补充式。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学生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自学成果作比较,互相补充,得出正确的答案,由小组长归纳。如“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词”,“文章的结构提纲”,“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等内容的讨论可采用此法。
(2)辩论式。由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组员提出不同意见,并摆明理由,经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
(3)连锁式。小组成员依次发表看法,提出各自的见解,由小组长作归纳。如“词语解释”,“佳句佳段的赏析”,“练习设计”等内容的讨论。此外,还可以采用“论断式”、“分割式”等形式。
(四)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内容:(1)小组讨论的成果与疑难。(2)课文的重点、难点,读、说、写的侧重点。
2.形式:(1)汇报式。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也可以各组按序汇报;可以是全局汇报,也可以是局部汇报或择要汇报。
(2)交流式。参加交流的人员:后进生;小组讨论时,持保留意见者;教师巡视时,发现并指定的典型问题和答案的持有者。
(3)辩论式。汇报交流过程中对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引导辩论。
(五)评议归纳
1.内容:(1)对学习内容的评议归纳。
指导学生回顾理清作者的思路,明确课文的知识要点,及对其理解、运用的方法、策略。交流学习收获,包括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味,对文中某些字、词句、段的独特的感悟,以及语文基础知识、写作知识和其它知识的收获。
(2)对学习过程的评议归纳。
引导学生就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及同学的参与度,自主学习的质量,思维的准确性、深广度等方面展开评议归纳。交流自己新的学习方法,对原有方法的新的运用及自主学习过程的灵感与体会,包括不同见解。
2.形式:(1)学生自主、互评。(2)教师评价。
(六)巩固练习
1.内容:语文基础知识,课文的重点、难点及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的思维扩散点。
2.形式:(1)小组讨论,拟定重点练习题。(2)教师设计重点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