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虹江
年龄:19岁
就读学校: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高考成绩:707分(含10分生物竞赛一等奖加分)
高中毕业学校:甘肃白银市第一中学
★总体学习方法
坚持提前预习 “走”在老师之前
看见李虹江便知道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看起来也比同龄人成熟不少,走在清华校园里,甚至有人管这个大一的学生叫“师兄”,让虹江有点哭笑不得:“难道自己真有那么成熟吗?”
从小到大,李虹江确实是个很有主意的人,明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要做的一步步努力。
升初三后,虹江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打篮球,而是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那时他就意识到要形成系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自己有更大的提高。经过一年的摸索,进入高中的虹江已经形成了一套清晰的系统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习方法有普遍的共性,但要具体到个人,则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进行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决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学习方法。
1.坚持进行有计划的预习。
李虹江的学习进度始终领先于老师的讲课进度,每个假期是他进行系统预习的最佳时期。他找来第二学期的课本,在假期中预习至少前三章的内容。掌握课本知识后,结合参考书中对知识点的概括总结,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课本内容化成条目性的知识点,之后再做练习册上相关章节的习题,进一步消化、吃透课本知识。
虽然已经提前预习了,但老师讲课时,虹江仍会认真听课,通过老师的系统讲解,能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本知识,对虹江来说,上课听讲更像是一次系统的复习。下课后,他不必像其他同学一样忙着做练习册,而是腾出时间,按照自己的进度继续复习往下的内容。这样,虹江的学习进度便始终领先于老师,学习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了。
2.各科只用一本精选的参考书。
在李虹江看来,参考书不在多,而在于精。很多高中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学习看起来忙碌、紧张,每科都会备好几本参考书,以期从大量做题中寻找自我安慰。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陷入大量参考书中,只会让自己的学习处于无序和紊乱的状态中,再加上很多参考书中的内容都很雷同,看得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与其一头猛扎在众多参考书中,还不如只用一本参考书,踏踏实实吃透参考书,做完上面所有的题目。不过,图书市场上的参考书良莠不齐,所以一定要仔细挑选一本经典的参考书,作为课本的辅助资料。
除了参考书,李虹江还订阅了各个科目的《中学生学习报》,他认为报纸上的内容经过了作者和编辑的双重筛选,质量上能得到保证,而且报纸上的题目很经典,有些题的解题方法讲解得比参考书还细致。从虹江的亲身经历来看,做到一本参考书与课本同步,就已经没有时间做其他的题了,所以《中学生学习报》上的习题,虹江都会留在假期逐一解决,权当复习。
★分科学习方法
理综——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理综是李虹江的强项,高二时参加甘肃省化学和生物竞赛,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一等奖。高考中理综考出了295的好成绩,在理综各个科目的学习上也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经验。
1.化学
在理综科目中,李虹江觉得化学是最简单、最容易拿高分的一门。很多学生都为学化学要背大量的原理和方程式而苦恼,但虹江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化学原理和方程式重在理解,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比单纯的死记硬背记得更加牢固,比如化学的“元素周期律”,理解了一族元素的特性,就能记住该族中所有的元素,对一些特殊的元素和性质则需进行强化记忆。
2.生物
高二的生物同样重在理解,高三的生物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细节的记忆。总的来看,背诵量不算太大,只要花时间背高三生物的一本课程即可。
3.物理
物理科目的公式不算多,重点在于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在解题中对物理过程进行层层剖析,找到每个物理过程所对应的公式,解题就变得轻松多了。
英语——培养英语能力 不为考试而学习
李虹江的高考英语成绩是l43分,这是他比较满意的一个分数;大一上学期,虹江参加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由于其他课程任务重,他几乎没有花任何时间在四级复习上,仅凭高中阶段的“老本”,考了623分,虽然不是个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没经过复习就能轻松考过四级,可见虹江英语底子的扎实程度。
李虹江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之所以一直不错,是因为很早就树立了完全有别于应试的英语学习理念。虹江从小就对英语感兴趣,刚开始接触英语时,他就觉得英语不能为了考试而学。进入中学后,应把英语当作一种语言来学的理念日益明晰,他开始着重培养并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思维。
1.培养英语能力
培养英语能力重在多听、多说、多练。小学六年级时,虹江订阅了“空中英语教室”初级版的杂志——《大家说英语》,初中和高中阶段则坚持听“空中英语教室”的中级版和高级版。长时间地练习听力,让虹江对英语的反应快捷而敏感。
甘肃省高考英语卷不把听力计入总分,这让很多同学都放弃了英语听力,虹江却一直坚持听磁带和广播,使他的听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准。
上中学时,虹江每周坚持看一两次中央六套的“原声影院”,节目中播出的都是很经典的外国影片,那时他还需要看字幕才能理解影片,但上大学后,虹江发现看英语电影已经不需要看字幕了,其中的对白几乎都能听懂。
上学时找不到人练习口语,虹江就经常跟着录音机诵读,练习自己的发音。大一寒假的美国之行使他确认了自己这套英语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不仅全部能听懂,而且能流利地和美国人进行交流。
2.培养英语思维
对中国学生来说,学英语通常会陷入把英语翻译成中文的思维模式,这仍然是一种很典型的母语思维方式。李虹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训练,摆脱这种思维方式,比如用英语思考问题,做题或阅读时不要在脑中把英语翻成中文,而是直接体会英语语言的意思。
★应试方法及技巧
数学——掌握做题节奏检查也有技巧
关于考场状态及应考技巧,李虹江也有自己总结的一套方法,他认为每次考试中最重要的是:该拿到的分一定要拿到手,不能因为粗心或状态不好而丢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经过在考试中有意识的训练,可以从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入手。
虹江以自己每次数学考试为例,他做选择题的时间是25分钟,填空题l 0分钟做完,剩下的便是解答题了。最后一道大题是数学试卷中最难的,因为难度太高,很多成绩好的学生都会选择放弃,虹江一般会解答第一小问,再看看后面的问题,如果有清晰的思路便进行解答,若没有思路,他会直接选择放弃,转而检查前面的题目。
检查题目也有技巧可言,虹江总结说,检查试卷不能沿用原来的思考方法,否则得到的答案会和之前算的一致,即使错了也检查不出来。虹江会用代值检验、从结果往前推等方法进行检查,既简单也能准确地作出判断。
数学考试中,一些成绩好的同学通常会着力于解答题而忽视选择和填空题。虹江算了一笔“账”,一道选择或填空题是5分的分值,如果错了一两道,分数就会立刻被拉下来,因此,他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一定要保证选择和填空题全对,才能拿到高分。
理综——考前回归基础题考试中学会有所放弃
理科科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数学还是理综,李虹江建议在总复习阶段做到确保基础题无误、多做中等偏上的题目,但在考前一周一定要回归到做基础题,通过一定量的基础题练习,可以让自己在高考中做题更加熟练,而且能帮助树立信心。
虹江有一位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同学,那位同学在考前主攻难题,却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会做的,心里一慌,原本有序的复习节奏被打乱了,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高考只考了630多分,远低于那位同学平时的水平。
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科目集中于理综考试的一张试卷上,考试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题习惯,有的先做物理,有的先做化学,不一而同,但大家普遍的感觉是理综考试的时间非常紧。
理综考试时,李虹江习惯按照试卷本来的顺序(物理、化学、生物)做题,而不是挑科目做题。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是全卷中最难的,虹江通常会跳过不做,继续做化学和生物试题,其他题目都做完后,还能剩下半小时,这时再转而做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如果觉得没有思路则可选择放弃,检查其他的题目,力争其他题目全部正确。
英语——分析试卷分值判断轻重
很多学生都非常看重英语语法,殊不知,现在的英语学习恰恰是越来越淡化语法,而是注重英语能力。高三总复习时,李虹江看见过不少同学“纠结”于英语语法,课后忙于看语法专题,做语法练习题,虹江认为且不论英语学习的目的,只要分析一下英语试卷的分值构成,就会明白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
英语试卷中,15道单选是语法题,占l5分,完型填空占30分,阅读理解占40分,作文占30分。孰轻孰重其实一目了然,可见死记硬背语法知识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平时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做语法题时几乎不需要运用语法知识,仅凭语感就能做对。
虽然英语成绩一直很好,也有不错的语感,但高考前一段时间,虹江仍找来不少真题和模拟题练手,至少保证每天做1篇完型填空和5篇阅读理解。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在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这两类题上有所突破。做完一半模拟试卷时,虹江明显感觉突破了原来的瓶颈,考前一周再做真题,几乎每套试卷的阅读理解都是全对,完型填空也只错一两个。那时,虹江知道,自己高考的英语成绩一定会在140分以上。
★志愿填报
用科技“武装”自己
李虹江从小成绩就很好,父亲也一直向他灌输要考上清华大学的思想,以至于清华大学四个字像烙印一样印在了虹江心里。
高三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又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报考清华已是虹江必然的选择。
虹江考大学那年是先出分数再填报志愿,他的成绩居全省第二,再加上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10分加分,让他可以自主选择专业。
中学阶段的学习让人很难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就业发展方向,虹江综合自己的意愿和父母的建议,挑出了电子工程和经济管理两个专业,考虑到电子工程系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此外,虹江是个好强、不服输的人,他知道电子工程系的课程很难,却激发了他挑战自己的想法,最终诜择了进入电子工程系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