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篇——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陈观瑜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个人决断及履行决断的能力。它是师生渴望达到的教育目标。自主性原则是教育实践中用来指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决断能力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毋庸置疑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教育界同行们所倡导。不同教育观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认识。传统教育观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传统人文主义把教育的目的看作只是某种知识的传授。其代表性的教法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此法称通过学习目标语的语法、词汇与句子结构,学习者便能提高说与写的能力。
语法翻译法的特征如下:
1.几乎不积极使用目标语上课,只用母语教。
2.以独立的单词表的形式教大多数的词汇。
3.给出冗长的、详尽的错综复杂的词法解释。
4.由于语法提供了将单词放在一块的规则,因而教师指导是把焦点聚在词的形式和词形变化上。
5.较早开始阅读有难度的传统课文。
6.不注意课文的内容,只将其处理为语法分析的练习。
7.常表现为唯一的句型操练也不过是将毫不相干的句子从目标语翻译为母语。
8.几乎不注意发音。
从这些代表性的特征里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此法不是根据上下文学习英语词汇而只是用双语标出词义叫学生背熟。这样做也许对阅读技巧的长进有所促进,但显然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语音能力的练习。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学生,其扮演的角色始终是传统的一套:即教师统治课堂,学生按教师所要求去做,几乎没有学生自己主动开头或学生向学生的课堂互动。
许多教育工作者,由于受着保守哲学的影响,认为人的天性在什么地方都基本一致,人们有着共同的需求、共同的愿望,同样也有着大致相同的弱点。因而他们强调对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的传递是最好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方法。具体到教学实践,教师当然是统领者和拿汤匙一羹一羹地喂养那些被动的学习者的人。以人文主义支撑的这种教育完全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和个体需求,因此,这种教育哲学观是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背道而驰的。
重树,顾名思义,认为学校应站在重新建立现行社会秩序的前列,将教育用作推进社会改革的工具,学校不但应向学生传授现行社会秩序的有关知识,还得寻求使之完善的重新建设。显然,根据此观点,通过重树这一路子,哪怕有世界性突发事件发生,都应使学生学会相应恰当的处理方法。另外,我们所谈及的文化继承物的传授再也不是学校的主要功能;如何面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反映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在英语课堂上,重树的结果产生了听说法。“在听说法中,学习者被看作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正确反映的动物。”教师在这教法中处于十分积极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介绍、保持和协调这几项技能的训练;
2.在课堂上使用或不使用英语;
3.作为学生所学的语言行为的样板;
4.用对话形式进行口语教学;
5.通过句型练习进行结构教学;
6.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强化其正确的反映;
进步主义则着重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我认识,并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决断能力的培养。进步主义为“提出问题的教育”。进步主义关心“与学习者一起做事”,它重视教师与学生参与和专业训练有关联的决定的制定。以下几点受进步观点影响的教育目的甚为重要:
1.开放课堂。
2.个体教育。
3.个人进度的教育材料。
4.按需要和兴趣分组。
5.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6.业余或专业教育。
7.特殊教育。
进步主义同时也承认现在是真理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将来必定还是属于真理。最好的办法是为了未知的将来让学生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先武装自己,使他们妥善处理新的挑战,并不断发现与现在相关的真理。以进步主义为方向的课堂,教师的角色是作为向导,肩负着减轻学生困难作重任的职责。教师关心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对他们重要的东西,而不是超出一套所谓的持久的真理的范围。这样努力下去的话,持进步主义观点的教师,能设法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日积月累的经验,而学生也因被给予了许多机会相互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解决了许多问题,个人决断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至此,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传统教育观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结构主义的则认为教育应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工具;在英语教学中,作为这两种思想体系的产物——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所造就的外语人才势必与自主性无缘。进步主义的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我认识,并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判决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然而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束缚,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只强调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内在因素;只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教育注入的结果。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才能使英语教育向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向努力呢?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中强调向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的重要性;并将这类交际活动置于更大范围的语言教学中,称为“学用英语”,这已经成为近年来交际教学法的主流。交际教学中的学习者角色应该是自我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协商者,教师在交际教学法中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是协调和加强所有学生之间以及这些学生与各种活动和篇章之间的交际过程;二是在教和学的小组活动中充当一个独立的参加者。由于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交际,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交际;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等个体因素也被加以考虑和关照;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材料为自我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可以说交际教学法为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得以实施和发展,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做出了较大贡献。
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迅速普及,一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在国外兴起并迅速发展。这种新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完全不同:它的全部理论、方法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而展开。这种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着学生转(而不是相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另一部分是关于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是学习的外因;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鼓励认知体即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中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学习的内因。但是,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尚存的不足是:容易忽视教师的作用。而缺少教师的指导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探索,便容易偏离甚至完全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便于教师组织、管理和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若将两种教学设计理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为我们将要建构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比较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基础。要使这种“双主模式”的教学不断地在既吸收长处,又避免短处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与完善,就要在此进程中积极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在整个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并非自始至终如此,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但更多的时候是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有时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有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内容,也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对象。可见,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个要素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着确定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双主模式”。
综上所述,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理论的结合。强调学习策略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之一,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了可能和可行。此外,教师运用交际法教学,把自学模式引进课堂教学,建立自学中心辅助学生自学,加强师资培训的力度,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我们
希望与广大同行继续共同探讨有关方面的问题,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