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义,将要;今义,而且,并且)
尽其肉,乃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
益习其声 (古义,渐渐,更加;今义,好处,增加)
③词类活用:
益狎 (戏弄)
稍出近之 (靠近)
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技止此耳 (止一只)
④特殊句式:
省略句
有好事者船载(之)以入。
以(之)为神
(虎)稍出近之
放之(于)山下
判断句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也,表判断)
倒装句
例如,“慭慭然,莫相知”。莫,通常解释为“没有什么”、“没有谁”,这里解释为“不”。相,用在动词前,相当于代词“之”,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不是双方互相的意思。 “莫相知”即“莫之知”,这是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用法。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然,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的样子。”
⑤“技止此耳”中的“技”指什么?
“技”指“鸣”和“蹄”。
七、写作特点
①详略得当。在这篇寓言里,驴作为外强中干的形象,作者着墨不多。作者着力刻画了老虎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这样处理详略,主要是为了运用反衬的手法,起到强调突出老虎的作用。文中以老虎来反衬驴子,活画了驴子徒有其表的形象。
②叙写生动。本文主要是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驴和虎这两个动物的形象,写驴的外表强大,是通过虎的反应来写的。老虎是百兽之王,但是,乍见驴这个庞然大物时,竟然“以为神”,只敢“蔽林间窥之”。当驴鸣叫时,虎不仅“大骇”,而且“远遁”、“甚恐”;从虎的畏形畏声有力地烘托出了驴表面强大的特点。在此,抑制老虎也就拔高了驴子。为下文出人意料的结果蓄势。对老虎,主要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着力刻画其对驴的认识和行为的变化过程,把老虎的机智、勇敢写得惟妙惟肖。
动作描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大骇”“远循”——“往来视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