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真正杀手的史学解读

作者曹刚华,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古代文献学、佛教史研究。


柳宗元的《黔之驴》是中国妇孺皆知的著名寓言,讲的是一头驴,被好事者用船运到黔地,因为遭到当地老虎的骚扰,不胜愤怒踢了老虎一脚,让老虎摸清底细而被吃掉的故事。驴的高傲无知是很可笑,它的死亡也是理所应当。但众多学者在笑的背后又给读者增加了许多思考与研究。

季羡林先生在1948年《文艺复兴·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上发表《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一文,向我们展示了《黔之驴》的佛教因素。在文中,我们见到了最早的印度母本,(《五卷书》、《故事集》、巴利文《佛本生经》等)对驴形象的记载。

《五卷书》中大致讲的是有一城市的工匠,养了一头驴,但却因食物少而瘦的不成样子。一天,工匠在树林里面找到一张死老虎皮,就给驴披上,夜晚将它带到农田里吃麦子,守田人远远看去,以为是真老虎在吃东西,吓得都跑了。于是披了老虎皮的驴就每天享受美食。有一天,正在吃麦子的驴听见远处驴的叫声,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叫起来。守田人这才知道原来是一头披了老虎皮的驴,于是用弓箭、石头将它打死。(《益世嘉言集》与此类同,不同的是在巴利文《佛本生经》里,老虎皮变成了狮子皮,其他与此大致相似)陈允吉先生继承这一论题的研究,撰述《柳宗元寓言的佛经影响及〈黔之驴〉故事的溯源和由来》对季羡林先生的观念进一步加以补充和深化,从驴、狮子皮、老虎皮、杀驴者角度,解释印度母本、中土翻译佛经、柳宗元《黔之驴》三者之间的演化关系。(《古典文学佛教溯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近日闲读柳宗元《黔之驴》及季羡林、陈允吉两位先生的溯源之作,深感前人学术之精辟。但闲暇之余则有一疑问?即面对印度寓言母本、中土佛经翻译文献选择时,为什么柳宗元选择了老虎形象结束驴的性命,而不是用人类、牛、狮子呢?再者,如果柳宗元选择了老虎,那他又是如何将母本中的“老虎皮”转化为自己笔下的“老虎”的?细检之下,再次翻阅两位先生大作。在季先生论文中,曾有《黔之驴》中的老虎形象就是来自于《五卷书》、《益世嘉言集》中老虎皮的论点。但季先生仅限于推想,并没有进行实证。陈先生则认为“《黔之驴》中所刻的那只老虎,准确说是代表现实社会上一股强大而暴戾的邪恶势力。这一势力具有的品格,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本来就很容易同老虎联系在一起。柳宗元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黔之驴》里塑造了老虎这一形象,并深含着愤恨对它进行严峻的鞭挞。”(陈书第229页)陈先生这一观点不无道理,但其更多的是从文学意象上来理解《黔之驴》终极杀手的选择。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柳宗元选择老虎为《黔之驴》终极杀手?难道真是文学意象的原因吗?

在与《黔之驴》相关的印度母本、中土翻译佛经中,柳宗元能接触到的杀手只有用武器杀死驴的人类和用角抵死驴的牛。再扩大一点,柳宗元接触到的动物还有狮子(皮)、老虎(皮)了。在这四种中,柳宗元会选择哪一个作为杀死驴的凶手呢?

  首先,柳宗元不会选择人类作为杀手。因为以人类杀死驴作为整个寓言的结局在印度寓言母本《五卷书》、《故事集》、巴利文《佛本生经》中已经是相当常见,具有印度文学的特色,并且流传广泛。如果柳宗元用人类来杀死驴,那就在故事两大主角及其结局选择上仍然落入印度母本的老俗套,根本无法体现柳宗元的聪明才智及其独到之处。作为一代文豪,柳宗元不会这么傻的。

  其次,柳宗元也不会选择牛作为杀手。一方面以牛杀死驴作为整个寓言的结局在中土佛典《增一阿含经》、《群牛譬喻经》、《经律异相》中也多次出现为人所熟知。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七《驴效群牛为牛所杀二》曰:

  群牛志性调良,所至到处,择软美食,选清凉水饮。时有一驴,便作是念,我亦效其饮食。即入群牛,前脚把地触娆彼牛,效其鸣吼而不能改,其声自称我亦是牛,牛角抵杀舍之而去。(出《增一阿含经》第二十卷)

  如果柳宗元用牛来杀死驴,那在故事两大主角及结局选择上仍然落入佛经的老俗套,也无法体现柳宗元的聪明才智及其独到之处。再者,就个人感情而言柳宗元也不愿意让牛作为凶狠的杀手。柳宗元是牛的赞美者,他在《牛赋》一文中就对牛的勤劳和善良进行赞赏,同时又对牛最终成为牺牲品感到惋惜。可见在审美情趣上,柳宗元是非常欣赏牛的,并常以牛来喻己。因此既不愿意落入俗套,在感情上又无法接受自己喜欢的牛作为残忍的杀手,所以柳宗元也不决会选择牛来杀死驴。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ㄕ。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柳宗元集》卷二)

那么在剩下的动物,柳宗元只有在老虎和狮子之间选择杀手了!

  选择狮子还是老虎?如选择狮子结果会怎样?如果选择了老虎,那又如何将老虎皮转化成老虎?这一系列的选择又摆在柳宗元的面前。

  面对这些难题,选择老虎是《黔之驴》的最佳结局!这是中唐志怪改良文风及大唐民众接受度最终决定的。

  在狮子和老虎之间,柳宗元只能首选老虎,这是创造杀手的第一步。柳宗元深知文学作品要想流传长久,就必须得在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扎根。选择一个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很少见过的动物形象,还是选择丨民间百姓、文人士大夫很熟悉的动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而当时无论是在中土的自然分布数量,还是传统文化、志怪文学的地位,老虎都远远胜于狮子,更为唐人所接受。

  关于狮子的记载,先秦时期已有,但仅见于书籍。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狮子更多是在书籍中见到,或是去西域诸国才能看到。《魏书》卷一〇二记载西域诸国时说:“(者至拔国)其国东有潘贺那山,出美铁及师子”、“(悉万斤)其国南有山,名伽色那第,山出师子”、“(波斯)又出白象、师子、大鸟卵。”《太平广记》卷四四一引《博物志》记载说“魏武帝伐冒顿,经白狼山,逢狮子。”

  此外,随着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西域诸国朝贡献的频繁,狮子也小规模的进入到中土。《太平广记》卷四四一引《伽蓝记》说“后魏,波斯国献狮子。”《梁书》卷五四记载“滑国普通元年,又遣使献黄师子、白貂裘、波斯锦等物。”《旧唐书》卷三太宗下记载:“夏四月壬寅,康国献狮子。”同书卷八《玄宗上》记载:“波斯国遣使献狮子。”但这种作为朝贡礼物的狮子也仅限于皇宫贵族才能真正看到,普通文人士大夫也很难见到,就不要说民间百姓了,老百姓连真正的狮子都很少见过,就更别说在脑海里有印象了。此外,在中古志怪文学题材上,狮子也因为较晚传入中土而并没有成为志怪文学的主角。宋代四大类书之一的《太平广记》是中古志怪文学的一大汇集,在其“狮子”条记载中,仅仅收录《魏武帝》、《后魏庄帝》、《杂说》三条,并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黔之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真正杀手的史学解读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黔之驴》教学设计
    读柳宗元《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初中课本凭啥割掉《黔之驴》的尾巴
    28黔之驴
    黔之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
    柳宗元杀害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简案及实录节选
    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美景重见天…
    寓言式散文--黔之驴
    中国文人的悲剧——被误读的《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黔之驴 练习
    《黔之驴》课文精讲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5——《黔…
    柳宗元《黔之驴》的相关内容
    一个很好的教训(读柳宗元《黔之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黔之驴》教案…
    《三戒》原文和翻译
    《黔之驴》 柳宗元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
    唐.柳宗元| 黔之驴
    黔之驴
    黔之驴   闸北二中     初二    年级…
    《黔之驴》2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黔之驴》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黔之驴及柳宗元资料
    黔之驴
    人要学会保护自己--《黔之驴》读后感
    柳宗元 黔之驴 原文与译文
    《黔之驴》 柳宗元
    黔之驴 教案
    《黔之驴》ppt课件1课件
    《黔之驴》断想
    读柳宗元《黔之驴》有感
    文人的悲剧 ——柳宗元《黔之驴》寓意…
    再读柳宗元的《黔之驴》
    黔之驢\柳宗元
    《黔之驴》《陋室铭》教案及练习
    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再读柳宗元的…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同步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必修:《黔之驴》《古诗…
    Donkeys in Guizhou Liu Zongyuan 黔…
    《黔之驴》教案
    课堂实录《黔之驴》(胡明道)
    “黔之驴”在今重庆彭水 贵州为何称“…
    《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反思
    《黔之驴》新传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柳宗元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黔之驴  (寓言)
    黔之驴 参考材料
    三戒·黔之驴(唐 柳宗元)
    七年级语文教案黔之驴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18课《黔之驴》…
    黔之驴(三戒之一)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黔之驴》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英译
    苏教七下仓集初级中学《黔之驴》ppt课…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新寓意解说
    黔之驴 教案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黔之驴》中的驴指谁 探讨文章
    读[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陋室铭》
    黔 之 驴
    《黔之驴》断想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课堂实录…
    别做“黔之驴”
    初中语文《黔之驴》课内文言文练习
    《黔之驴》的寓意的揭示角度
    21.  黔之驴
    不为“黔之驴”,性本“黔之虎”
    《黔之驴》中的驴究竟错在哪里?
    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中华论坛】历史上的中国是“黔之驴…
    寻找“黔之驴”
    黔之驴课堂实录
    黔之驴 柳宗元(原文) 翻译
    (语文版)《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
    “黔之驴”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读《黔之驴》有感
    柳宗元与他的寓言故事
    优秀古文赏析之《黔之驴》
    毛泽东为何偏爱柳宗元?
    毛主席与柳宗元
    《黔之驴》说课稿
    黔 之 驴(寓言剧)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 翻译
    黔之驴  翻译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案
    文学家柳宗元
    黔之驴
    黔之驴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黔之驴》教案
    教学反思的体会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黔之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黔之驴》教学心得与反思
    黔之驴并没错
    《黔之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黔之驴》赏析2
    《黔之驴》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黔之驴》导学案
    读《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等寓言是受了永、柳等地南…
    《黔之驴》教学案例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的翻译和问答复习
    语文版七下《黔之驴》教学设计
    第十八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案
    [七年级] 七年级《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交互式白板课说课稿—《黔之驴》
    黔之驴复习
    《黔之驴》导学案
    语文版《黔之驴》全程全解
    29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案
    黔之驴
    《黔之驴》赏析
    黔之驴课堂实录3
    黔之驴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