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本上的柳宗元《黔之驴》至今背诵起来啷啷上口,“黔驴计穷”的成语也永远铭记在心,回味起这篇文章,对驴的无能透顶很是可笑,对现实中外强中干的人更是以驴相待,不屑一顾。
近日,阅看《古今文学名篇》一书,猛然发现与20多年前初中课本上所学的不一样,这个版本的《黔之驴》比原来课本上多了一个尾巴:“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恰好女儿也上初中,问其是否学过此文,答曰已学,我们一起背诵:“......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问其还有下文不?答曰没有。看起来她和我初中时学的版本是一样的,都是学的“没有尾巴的黔之驴”。我对这个驴的尾巴感起兴趣来,对为何要割掉这个尾巴?该不该割掉这个尾巴进行了一番思考。
永贞元年(805)9月,柳宗元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11月加贬永州司马。此间,他为了警戒世人,写了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合之取名《三戒》。在《三戒》的序中他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看,《三戒》确为柳宗元的警世之作。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言下之意是每个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评论”就是对寓言内容最透辟的解释和评论。从割掉的《黔之驴》的这个尾巴看,其内容是对《黔之驴》的精典总结,对整篇文章的理性升华,正是对《黔之驴》这篇文章警世的最核心、最精辟的内容。
黔驴技穷,到底是柳宗元的事儿,还是驴的事,一目了然。《黔之驴》出自柳宗元之手笔,这头驴子的“鸣、怒、蹄”和老虎的“畏惧、好奇、恐惧、怀疑、欣喜”也是根据柳宗元托物言志的需要,刻意臆造出来的。为了警示世人,他把这个籍贯本不在黔、刚刚运来的驴子硬当作黔之驴,以被老虎“尽其肉”为代价,说明了一个道理:出技以怒强,然卒迨于祸。由此看,所谓的“黔驴计穷”并不是驴子的事,而是柳宗元的事。试想,如果柳宗元把这篇文章的尾巴倒置来写,让老虎一出现时,驴就装出有德有才的庞然大物,不轻易显示其技艺,老虎摸不清底细时还敢尽其肉吗?如果真是这样,这头黔之驴绝对不是一头笨驴,而应该是史上最精明的驴。驴精明不精明,驴自己说了不算,柳宗元说了算。如果柳宗元的笔下是一头猪,它照样会“黔猪技穷”,看来,柳宗元笔下的黔之驴,是无辜的,黔驴技穷是对驴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
柳宗元的这篇文章,后人把其演义为讽刺文章,推演出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讽刺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也是值得商榷的。从其文章结尾看,就是简单地说明一个道理:如果驴子采取一些灵活机动的战术,就不会被老虎吃掉了,可惜,它没有这样做。至于把驴与世上的宫中高官相对应,是后人根据猜测强加上来的,并没有从柳宗元的其他遗作中发现印证这一说法的根据。实事上,在动物界,“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的事例很多,眼镜蛇不算大,遇到危险时它把头部变宽,佯装强大,借此吓阻敌人。蛇和老鼠等动物遇到重大危险时还会用装死的方式欺骗对方,在敌人面前不出其技,最后得以活命。在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竞争中,佯装有才有德有时是一种应对技巧、一种生存艺术,就是人类,也不外于此。如果一个弱小者孤身遇到一个强盗,为了不让其断其喉、尽其肉,或不出其技,或佯装强大,也不失为脱身的策略。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开阔其思路、提高其动脑能力的关键时期。人为地阄割《黔之驴》原文,让后来成熟的他们会有一种断尾之感、受骗之感。通读原文后他们会发现,原来黔之驴并没有技穷,而是还有最后一个绝招儿没有使用,这就是柳宗元最后提醒的“不出其技”。也许编纂课本的人士觉得,把原文的尾巴安上,会让中学生学到“无德强装德,无才虚装才”的不良思想。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专家们低估了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接受能力,只要把柳宗元的警世之理说清楚,是不会把初中学生引入歧途的。包括我在内的原来的初中生和现在正在上初中的学生,的确不愿意看到一个“断尾之驴”。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机械地阄割这篇文章的尾巴,也正说明目前我国的初中教育仍然在人为压抑学生的思考力和想像力。保留这个结尾可以给初中学生以更大的想像空间,可以由此得到启发,让学生们学习更多的生存技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如,老师可以启发学生除了柳宗元提醒的方式外,驴还能采取其他什么办法能战胜老虎,借以拓展学生们想像的空间,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如果让学生看到的驴,不是一头秃尾巴驴、一头没脑袋的笨驴死驴,而是一头善动脑子的聪明的活驴,应该是多么在有趣和有益呀。
所以,初中课本中强行地阄割《黔之驴》的尾巴,并没有起到“画驴点睛”的作用,而是有“画驴断尾”之痛,不仅对初中学生学习原著精髓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寓教于乐。保留这头可怜驴子的一条尾巴没有什么不可。因为初中生们想看到的,是一头完整之驴、健康之驴、快乐之驴、聪明之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