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著名的有《捕蛇者说》、《三戒》等。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
2、听读:欣赏《小石潭记》的朗读录音,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3、伴读:伴随着音乐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4、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堪( )
怡然( ) 俶尔( ) 翕忽( ) 差互( ) 悄怆( )( )
幽邃( ) 寂寥( ) 摇缀( ) 隶( ) 参差( )( )
5、齐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引导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动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的水(清)、石(奇)、树(蔓美),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谭水清澈空明,鱼儿闲适、轻快、灵敏、活泼。句句写鱼亦句句写水,既写了鱼的形态,又衬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笔两写,互相点缀,富有诗情意,写出了大自然美景。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由“水清”到“境清”,一个“凄神”,一个“悄怆”,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五、反馈练习: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2.翻译第二自然段。


一、合作讨论,研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
(1)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篁竹、水声、潭中石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板书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2、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3、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讨论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日光、游鱼、影子,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影布石上,佁然不动,这是静止的画面;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是活动的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板书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特写镜头)
谭水: 清澄(游鱼、阳光影子--侧面描写)
游鱼: 轻快、活泼(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动静结合 拟人)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
(1) 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 溪身 斗折蛇形——明灭可见(曲折、蜿蜒)(静)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动)
6、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7、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讨论
(1)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二、总结
1.这是一篇充满诗情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2.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依序写景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黔之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小石潭记教学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黔之驴》教学设计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真正杀手…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初中课本凭啥割掉《黔之驴》的尾巴
    28黔之驴
    黔之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
    柳宗元杀害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简案及实录节选
    课堂实录《黔之驴》(胡明道)
    柳宗元《黔之驴》中的驴指谁 探讨文章
    中国文人的悲剧——被误读的《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黔之驴 练习
    《黔之驴》课文精讲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5——《黔…
    柳宗元《黔之驴》的相关内容
    黔之驢\柳宗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黔之驴》教案…
    《三戒》原文和翻译
    《黔之驴》 柳宗元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
    唐.柳宗元| 黔之驴
    黔之驴
    黔之驴   闸北二中     初二    年级…
    《黔之驴》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黔之驴》
    读柳宗元《黔之驴》有感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黔之驴及柳宗元资料
    黔之驴
    人要学会保护自己--《黔之驴》读后感
    《黔之驴》 柳宗元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18课《黔之驴》…
    寓言式散文--黔之驴
    《黔之驴》ppt课件1课件
    《黔之驴》断想
    读柳宗元《黔之驴》有感
    文人的悲剧 ——柳宗元《黔之驴》寓意…
    再读柳宗元的《黔之驴》
    《黔之驴》《陋室铭》教案及练习
    一个很好的教训(读柳宗元《黔之驴》…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 参考材料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同步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必修:《黔之驴》《古诗…
    Donkeys in Guizhou Liu Zongyuan 黔…
    《黔之驴》等寓言是受了永、柳等地南…
    黔之驴 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心得与反思
    “黔之驴”在今重庆彭水 贵州为何称“…
    《黔之驴》新传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柳宗元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再读柳宗元的…
    柳宗元 黔之驴 原文与译文
    黔之驴 教案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2
    黔之驴(三戒之一)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黔之驴》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英译
    苏教七下仓集初级中学《黔之驴》ppt课…
    《黔之驴》新寓意解说
    黔之驴  (寓言)
    黔之驴课堂实录3
    三戒·黔之驴(唐 柳宗元)
    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美景重见天…
    读[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陋室铭》
    黔 之 驴
    《黔之驴》断想
    文学家柳宗元
    毛主席与柳宗元
    《黔之驴》的寓意的揭示角度
    (语文版)《黔之驴》教案
    毛泽东为何偏爱柳宗元?
    不为“黔之驴”,性本“黔之虎”
    《黔之驴》中的驴究竟错在哪里?
    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中华论坛】历史上的中国是“黔之驴…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课堂实录…
    别做“黔之驴”
    交互式白板课说课稿—《黔之驴》
    初中语文《黔之驴》课内文言文练习
    黔之驴
    “黔之驴”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读《黔之驴》有感
    柳宗元与他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简介
    黔 之 驴(寓言剧)
    《黔之驴》说课稿
    黔之驴并没错
    黔之驴的翻译和问答复习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 翻译
    黔之驴  翻译
    《黔之驴》教学设计
    优秀古文赏析之《黔之驴》
    黔之驴
    21.  黔之驴
    黔之驴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黔之驴》教案
    教学反思的体会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黔之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寻找“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反思
    《黔之驴》赏析2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黔之驴》教学反思
    《黔之驴》导学案
    读《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学案例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 柳宗元(原文) 翻译
    语文版七下《黔之驴》教学设计
    第十八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案
    [七年级] 七年级《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复习
    《黔之驴》导学案
    语文版《黔之驴》全程全解
    29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案
    黔之驴
    《黔之驴》赏析
    黔之驴课堂实录
    黔之驴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