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黔之驴》《陋室铭》教案及练习

西
三、掌握重点词语。
山不高,有仙则:著名、出名。:在于。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 :灵异,神奇。
斯是陋室,吾德馨。 :这。 是:判断动词。 :只,只是。
苔痕阶绿,帘青。 :长到。 :映入。
谈笑有鸿儒鸿:大。鸿儒:博学的人。
无丝竹之乱: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扰乱。
案牍案牍:官府的公文。 :使……劳累。
孔子:“何陋有?” :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四、翻译课文。
特殊句式:
“苔痕上阶绿,色入帘青。”
正常语序应为:苔痕绿上阶,色青入帘。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色青葱,映入帘里。
“何陋之有?”
“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
五、理解课文内容。
1. 根据教学设计>文章的内容,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 即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声名远播。
二、(4—7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淡泊的生活情趣。
三、(8—9句):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用有仙之山和有龙之水与陋室类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3.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明确:“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4. “苔痕上阶绿,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明确: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明确: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明确: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了什么?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
8.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明确: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9. 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却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高洁傲岸、安贫乐道之人。
小结:
1. 教学设计>文章在哪些方面体现出陋室不陋?
明确:直接表现:环境:清幽淡雅——“苔痕上阶绿,色入帘青”; 朋友:谈风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安闲清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间接表现:自比诸葛庐和子云亭。
2. 陋室之所以不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居住在陋室中的人高雅。
六、总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 有龙则( )
2. 是陋室( )
3. 惟吾德( )
4. 帘青( )
5. 鸿儒( )
6. 白丁( )
7. 无丝竹耳( )( )
8. 素琴( )
9. 无案牍形( )( )
10. 阅金经( )
二. 反复朗读并背诵,充分感受作者宁静致远的情怀。
1. 本文从几个方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 作者在教学设计>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三. 基础知识填空。
1. 《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 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记述实事、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自己,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 《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四. 翻译句子。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何陋之有?
五. 阅读教学设计>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 给线句加上标点。
2.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色/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 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4.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5. 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黔之驴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黔之驴》《陋室铭》教案及练习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黔之驴》教学设计
    读柳宗元《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初中课本凭啥割掉《黔之驴》的尾巴
    28黔之驴
    黔之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
    柳宗元《黔之驴》的相关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黔之驴》教案…
    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美景重见天…
    寓言式散文--黔之驴
    中国文人的悲剧——被误读的《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免费教案)
    黔之驴 练习
    《黔之驴》课文精讲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5——《黔…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真正杀手…
    一个很好的教训(读柳宗元《黔之驴》…
    《三戒》原文和翻译
    《黔之驴》 柳宗元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
    唐.柳宗元| 黔之驴
    《黔之驴》 柳宗元
    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简案及实录节选
    《黔之驴》2
    黔之驴   闸北二中     初二    年级…
    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
    黔之驴及柳宗元资料
    黔之驴
    人要学会保护自己--《黔之驴》读后感
    柳宗元 黔之驴 原文与译文
    柳宗元杀害黔之驴
    黔之驴 教案
    《黔之驴》ppt课件1课件
    《黔之驴》断想
    读柳宗元《黔之驴》有感
    文人的悲剧 ——柳宗元《黔之驴》寓意…
    再读柳宗元的《黔之驴》
    黔之驢\柳宗元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黔之驴》
    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再读柳宗元的…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同步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必修:《黔之驴》《古诗…
    Donkeys in Guizhou Liu Zongyuan 黔…
    《黔之驴》教案
    课堂实录《黔之驴》(胡明道)
    “黔之驴”在今重庆彭水 贵州为何称“…
    《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反思
    《黔之驴》新传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柳宗元
    黔之驴(柳宗元) 教案
    黔之驴  (寓言)
    黔之驴 参考材料
    三戒·黔之驴(唐 柳宗元)
    七年级语文教案黔之驴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18课《黔之驴》…
    黔之驴(三戒之一)
    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黔之驴》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英译
    苏教七下仓集初级中学《黔之驴》ppt课…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新寓意解说
    黔之驴 教案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黔之驴》中的驴指谁 探讨文章
    读[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陋室铭》
    黔 之 驴
    《黔之驴》断想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黔之驴课堂实录…
    别做“黔之驴”
    初中语文《黔之驴》课内文言文练习
    《黔之驴》的寓意的揭示角度
    21.  黔之驴
    不为“黔之驴”,性本“黔之虎”
    《黔之驴》中的驴究竟错在哪里?
    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中华论坛】历史上的中国是“黔之驴…
    寻找“黔之驴”
    黔之驴课堂实录
    黔之驴 柳宗元(原文) 翻译
    (语文版)《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
    “黔之驴”对学生管理的启示
    读《黔之驴》有感
    柳宗元与他的寓言故事
    优秀古文赏析之《黔之驴》
    毛泽东为何偏爱柳宗元?
    毛主席与柳宗元
    《黔之驴》说课稿
    黔 之 驴(寓言剧)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 翻译
    黔之驴  翻译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案
    文学家柳宗元
    黔之驴
    黔之驴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黔之驴》教案
    教学反思的体会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黔之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黔之驴》教学心得与反思
    黔之驴并没错
    《黔之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反思
    《黔之驴》赏析2
    《黔之驴》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黔之驴》导学案
    读《黔之驴》有感
    《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等寓言是受了永、柳等地南…
    《黔之驴》教学案例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的翻译和问答复习
    语文版七下《黔之驴》教学设计
    第十八课《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案
    [七年级] 七年级《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交互式白板课说课稿—《黔之驴》
    黔之驴复习
    《黔之驴》导学案
    语文版《黔之驴》全程全解
    29黔之驴
    《黔之驴》教学案
    黔之驴
    《黔之驴》赏析
    黔之驴课堂实录3
    黔之驴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