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落实教育局“五还给”精神,以“十环节”为抓手,突出均衡教育,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为主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学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总体目标: 1、以师为本,关爱教师,着眼于教师的发展,塑造光小教师群体良好的师德形象,让教师智慧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创设爱岗敬业、追求一流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2、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倡导积极向上的学风,形成学校良好校风,让孩子们个个有特长,人人有喜爱,使学校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3、着眼发展,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努力创建能激发教师主体参与的平台,使学校工作能有序高效,达到无为而治的高尚境界。 4、注重特色,融入光华厚重社区文化,努力塑造光华新形象,在社区拥有良好声誉,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并且在构建学校特色的活动中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
5、提升研究,注重学习与反思,严谨治学,探究有效的校本研究模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教师个性化教学,各有特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着力于教师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塑造光小教师新形象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深化师德建设。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创设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努力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发挥无限潜能,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强烈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
努力创建活跃研究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我阅读,我快乐”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静心阅读,善于总结反思。鼓励青年教师博客网站交流;开展“教学结对” “校本教研活动展示”活动,举行课堂教学竞赛,组织教学多元展示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创造条件,让优秀教师优先外出学习考察。 争创区优秀文明单位,评选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争创先进办公室,激励教师开展学习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确保育人高素质, 1、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注重德育的常态管理,定期对班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不断优化育人的激励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的人格和情操。
2、加强德育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把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德育制度、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基础。积极组织班主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班主任工作业务水平。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抓好以爱心为主线的教育,以教材的循环使用为突破口,开展好“节约型社会”的活动。积极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充分发挥学校民管会的作用,进行“社区评价学校”的课题研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3、以集体活动为立足点,不断丰富和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运用校园文化建设、社区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在形象生动的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4、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人文环境布置,创设一流的育人环境。搞好创建星级班级的活动,狠抓学生课堂纪律、文明行为、社会公德等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三)加强教学管理和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确保教学高质量 1、认真落实“五还给”,继续细化教学活动“十环节”,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制度落实、环节细化、效果明显。做好教学环节的督促和指导工作,及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科学的评价方式,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2、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活跃研究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开展读书活动;开辟教师风采展示窗;举办教学探讨,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教育灵感;组织专题性合作探究活动;举行教育教学心得交流会;开展教学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陶冶师生人格修养。开展“读好书”、“好读书”的活动,为教师读书创造条件读书,为学生推荐好书,掀起读书热潮,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4、把健康卫生、艺术、体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中。 通过加强艺、体、卫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加强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组织开展好光华体育节,积极参加取区“排球节”、“足球节”、“田径班级赛”活动,争取出好成绩,多出成绩。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搞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力争视力不良率控制在区均值以下。
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按照国家教委关于加强科技教育的要求,增强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劳动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出发,加强学生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
(四)坚持科研兴校,深入开展“十一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要教育科研要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为根本宗旨。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统筹安排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针对我校 “生态体验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的研究与实验” 德育课题以及“民管会参与学校评价”,要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科研质量,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教师要注重资料积累,不断总结经验,撰写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鼓励教师向教育刊物投稿。建立和健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率。
我们将实行分层管理体制,扩大年级组的管理权限,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责权利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年级组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年级组的教育管理功能。要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素质教育评价的权威性、实效性。
(五)加强后勤服务,积极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工作实效。总务部门要规范和细化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勤岗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勤恳工作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要加强对水、电、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学校物品采购、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所需物品的添置继续实行申报、审批的流程,坚决杜绝滥购、堆积、流失。
2、加强校园管理,呈现环境优势。卫生老师要协助少先队大队部加强平时的督促检查,做好学生的个人卫生检查,坚持每日小扫除,每月大扫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要做到在校园内地面常整洁、绿化无杂草、室内最优美。加强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工作。
加强对师生的爱校教育,确立学校是我家的思想,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物;对各处室的财物实行登记、核查、考核制度。 3、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防火、防电、防盗、交通安全等防范意识要常宣传、常教育、常检查、常汇报,各部门要做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坚决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控制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同时要加强对骑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4、加强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要做好食堂人员的思想工作和培训工作,规范食堂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责任到人,提高服务质量和饭菜质量。食堂要抓好进货质量关,分管食堂的负责人要做好各类物品的验收工作,要执行“认证”“索证”制,保证在校学生的营养搭配,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
在新学期里,我们将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强管理为手段,做到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努力创建优良校风,以质量求发展,争创特色学校,使我校的各项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工作行事历: 九月: 1、“扬起爱的风帆”开学典礼。 2、庆祝教师节活动。 3、各部门制定计划。 4、师徒结对子。 5、征集学校校徽、校旗的设计方案。 6、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7、启动“五星少年”学生评优工作。 8、少儿互助金工作。 9、“科普大篷车”到校活动;“科幻画、小发明、小论文”的征集;科技辅导员培训。 10、学生常规体检、防龋齿工作。 11、区“排球活动月” 12、“迎国庆 靓丽的家”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13、学籍的审核。 十月: 1、国庆诗歌朗诵活动。 2、学校体育节。 3、重阳敬老活动。 4、少先队建队日队委改选。 5、校本教研活动展示。 6、区中小学生航海模型比赛,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7、学校网站开通。 8、区运会。 9、半期测试并分析。 十一月: 1、科技活动月。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申报工作。 3、督导评估工作、学校卫生工作常规检查。 4、农民工子女入学课题结题。 5、区田径班级赛。 6、学生秋游。 十二月: 1、 迎新年活动。 2、 评选“五星少年”,学校评优表彰。 3、 中小学生“安全月”活动。 4、 “生态体验德育”课题年度成果申报工作。 5、 “新教师上岗情况”小结座谈会。 一月: 1、 作好期末复习、考试、总结工作。 2、 放假前学生安全教育。 3、 散学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