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深化教学研究为动力,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学过程全程管理与评价,提高教师素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努力做好新生的招生宣传工作,确保本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为零。 2、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新课标规定的各门功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加强体卫工作,关心学生健康,坚持“两课两操”(《健康教育》课、第二课堂、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确保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为1小时,组织学生参加校达标运动会,体育达标率达到85%以上。 4、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加快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进,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认真组织落实上级单位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力争在各项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每学科竞赛必须有人获奖,优秀奖除外)。承担市、区级公开研讨课4节以上。期末各年级、各学科合格率达95%以上,年终目标考核较07年有所提高。 5、加强“中窑小学校本教研网”网站的建设。 6、加大课题研究的力度,力争在年终形成阶段性成果(论文、学生对照分析等)。 7、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排课、调课、代课等协调工作,努力为一线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8、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工作。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掌握新知识。教导处做好继续教育学习登记工作,统一验收,计好学分。 9、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做到学历、能力并举,并努力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 10、继续做好教师档案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师职称评比、晋级等工作。 11、完成全年各种教师用书及学生抄本的征订工作。 12、继续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使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化、过程化、等级化。 1、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目标责任制及目标考核制,目标考核结果与年终奖励挂钩。 2、继续实施《中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四考制度》及《月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3、抓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采取平时抽查、一月一查、期末检查三结合的方式,狠抓课堂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①每月开展一次月考核工作,考核时以资料为主,注重激励和平时工作业绩,注重备、教、改、辅、评、析、研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督促教师将精力和时间花在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②各年级各学科要认真抓好每课过关、单元过关及后进生的补缺补差工作,做好单元测验、评卷、质量分析和集体讲评工作并在一周内及时向教导处进行书面汇报。 ③配合市、区教研室,努力做好期中和期末语、数学科的测评工作,针对测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析,提出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目标、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4、认真抓好各年级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个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二年级由戴校长负责,三年级由卫校长负责,四、五年级由徐杰负责,毕业班由杜校长负责。 5、坚持听课制度,互听互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听课2节以上,全期听课8节以上,教研组长全期听课10节以上,行政领导深入自己所负责的年级的课堂听课,指导各科教学,全期听课15节以上。每位教师一学期写听课心得1篇。 6、依据中窑小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每学期末为语、数教师设教学质量奖,对术科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抽查,术科教师工作业绩与区艺术节和田径运动会成绩相挂钩。 7、狠抓毕业班和小班的常规教学,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能以点促面,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大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的力度,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1、加大科研管理力度,坚持每月一次的科研工作会议及教研大组学习,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认真组织开展科研活动,抓好抓实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2、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为先导,做到人人有课题,认真做好科研活动记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每人每学期写好一份特色教案,上好一节实验研讨课或示范课,认真阅读一本科研理论书,撰写一份典型案例,写好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3、加强各教研组的内务管理工作,各教研组长负责督促检查。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坚持每月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制度,大力抓好教研组的学习活动,认真做好每次教研活动记录及业务工作的记录。要求各教研组学期初制定好计划,及时上报教导处,期中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期末做好总结,并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的检查、反馈力度。各教研组开展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负责人: 语文组:每周二下午第二、三节课,二楼大办公室,戴校长、陈霞负责; 数学组: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五楼会议室,徐杰、金先桂负责; 术科组:每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五楼会议室,卫校长、徐玉枝负责。 4、积极打造“八个一”工程,即: ★每月一次集体备课 ★每月一次业务培训(各教研组) ★每月一次教学案例评析(含教学反思) ★每月一次“教师论坛”(每月教学小结) ★每学期一次教学研讨课 每周一篇教学后记(课后小结) 每月一篇一千字业务学习笔记(读书笔记) 每月一篇一千字政治学习笔记 注:打“★”为每月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内完成内容。 5、牢固树立“三全四改”思想,为教育教学服务。(“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四改”:改革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评价手段。)
6、继续加大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组织教师认真、系统地学习《课程标准》,进一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现代课程理念。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7、组织教师上好“三门课”,即“推门课、开门课和出门课”,每位教师必须承担一节校级教学研讨课。 8、继续开放校电子备课室,实行专人负责制,提高教师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9、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实行月例会制,每月集中学习研讨一次。 (三)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成立学校田径运动队并定期开展训练,建立训练考核制度,为区田径运动会作准备。 2、组织学生参加晨练、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达标等健康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为1小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组织学生参加校达标运动会、三跳运动会、作文竞赛、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及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 4、开设《英语》、《信息技术》、《语活》、《数活》、《体活》、《阅读》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时间内容备注 二月份1、学生插班、报名工作; 2、制定各项计划、安排; 3、学生流失情况调查; 4、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NOC)活动报名工作。 三月份1、行政领导开始推门听课; 2、毕业班第一次月考; 3、征订08年秋季教师学生用书; 4、课题小组工作会议; 5、教学常规检查; 6、小班教师工作会议; 7、教研组长工作会议; 8、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 9、体育教师工作会议。 10、各学科教学研讨轮教课。 11、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NOC)活动。 四月份1、学生期中测评,毕业班学生第二次月考; 2、教研组长工作会议; 3、课题小组工作会议; 4、学生达标运动会; 5、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6、各学科教学研讨轮教课。 五月份1、毕业班第三次月考; 2、学生作文竞赛; 3、参加区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优课比赛活动。 六月份1、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2、学生期末测评; 3、秋季招生工作; 4、术科教师教学情况检查; 5、期末教师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及教学量质化目标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