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纲要》颁布以来,就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利用暑期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幼儿期是幼儿一生中语言发展的最快时期,在这个时期,适当的教育会使幼儿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坚信《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上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在说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语方发展。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以往的故事教学,往往是教师先讲述故事,然后再通过教师问,幼儿答的方法让幼儿掌握故事内容。但整个过程,幼儿只是在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中徘徊,这显然有悖于《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活动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不相符合。于是我试着让幼儿在未知故事情节的情况下,让幼儿与教师一起来讲述故事,设计故事情节。如在童话故事《飞呀飞》中,讲到蚂蚁也想飞到天上去时,我让幼儿想一想:蚂蚁会想什么方法飞上天呢?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说:“让小鸟来帮忙,背着蚂蚁飞到天上去。”有的说:“蚂蚁坐在树叶上,风一吹,蚂蚁就飞起来了。”还有更精彩的:“让河马喝一口烫开水,吐在蚂蚁身上,蚂蚁烫的跳了起来,不就飞起来了吗?”……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都举着他们的小手,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尽早地与人分享。幼儿期的儿童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思维的重要特征就是学会在动作之前就能在头脑里进行思维,使思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有的一定的目的性和预见性。这种已能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具体的、形象的想象思维一旦激活儿童的言语便滔滔不绝。 2、通过仿编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幼儿期的儿童言语表达逐渐由连贯性言语取代情境性言语,从对话言发展到独白言语,但语言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差,有时想要描述一件事情时,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句子而费力地绕上一个大圈子,说上一大堆的话,但仍没有说到主题上。针对这一现象,我试着让幼儿在欣赏儿歌,并从中感悟儿歌中语言运用的规律,让幼儿仿编儿歌,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例如,在诗歌《摇篮》这一活动中,我先让幼儿了解“摇篮”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再让幼儿联想一下,在自然环境中,还有那些事物也有相似的关系呢?然后才让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句式,仿编出新诗歌。很快,一首首新诗歌随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声流露出来:“大树是摇篮,摇着叶宝宝,风儿轻轻吹,叶宝宝睡着了”;“大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阳光轻轻照,草宝宝睡着了”;“荷叶是摇篮,摇着青蛙宝宝,浪花轻轻翻,青蛙宝宝睡着了”……瞧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一个个俨然都成了小诗人。 3、在各领域活动中给孩子创造“说”的空间 《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我让幼儿画前说说我想画什么,画时说说我在画什么,画后说说我画了什么,孩子们都很乐意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于是,一幅幅画居然变成了一个个幼儿用自己言语表达的动听的故事。在欣赏一段音乐之后,我让幼儿说说听完音乐之后的感受,还让幼儿说说:“在听这段音乐时,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这时,有的小朋友会说:“这段音乐是小鸟在叫的声音”;“这段音乐听上去好象有许多小动物在草地上开联欢会,很快乐,我听了很想跳舞”。选择在这种活动中创设“说”的机会,可以逐渐养成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习惯,有得于幼儿语言能力的的发展。 总之,新的《纲要》为我们指明新时期幼儿教育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要让幼儿教育者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么,我们必须勇敢地去接受时代的挑战,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和素质,才能真正将《纲要》精神落实到实处,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