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和价值失衡,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一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它与城乡二元结构一起,形成双重的二元结构。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公共政策明确地制造学校的差别,是违反义务教育所具有的全民性、公益性和公平性的,有违公民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精神。
如前所述,重点学校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目标而建立的,集中力量构造一个“小宝塔”,为高等学校输送人才。在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之后,尤其是在2000年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这种制度已经失去了合理性和必要性。
这一制度最不合理之处,是把本应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分为三六九等,国家的教育资源优先向被列为重点的学校倾斜,用国家—纳税人的钱举办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例如,据对某地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调查,两者在生均教育经费上虽有差别,但并不严重,差别主要来自附加经费。1989—1996年,3所重点中学共得到855万元附加经费,每年的数额相当于1所重点中学的办学经费。1996年的500万元被用于为一所重点中学修建运动场。而普通学校却没有得到任何附加经费。仪器设备的投入,每所重点中学所得几乎等于9所非重点中学设备费总和的9倍。对一个特大城市的调查显示:1994、1995年,分别拨给一所重点中学1亿元设备费,拨给另2所重点中学5000万元设备费,相当于常年教育经费的20倍以上。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47、55不仅如此,重点学校还可以得到在师资配备和待遇、招生政策等方面的各种特殊政策,与普通学校完全不是基于市场的平等竞争,从而不具有可学习、可模仿的所谓的“实验性”、“示范性”。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被简单地分为城市重点、城市普通学校、农村重点、农村普通学校这样四类,形成从高到低的差序格局。当然,重点之中还有国家重点、省重点、区重点,它们获得的资源、待遇各不相同。因而,在现实的发展中,出现学校严重的两极分化,它们被区分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后者水平、风气最不堪的往往被蔑称为“垃圾学校”、“流氓学校”。尽管国家也有改变薄弱校的政策要求,但与建设重点学校相比,它是非常“柔性”的。以财力雄厚的上海为例,“从1986年到1994年的8年中,动员和吸纳用于薄弱学校更新的资金,才相当于1995年拨给一所重点中学的附加经费。”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 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11
据2005年对北京市海淀区学校的调查,学校被分成重点学校(其中又包括市重点、区重点和准重点等)、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据抽样调查统计,72.2%的农村小学、62.5%的农村初中和所有的农村完全中学属于薄弱校;即便是在城镇,也有24.1%的小学、18.2%的初中、50%的高中和27%的完全中学属于薄弱校。程方平.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均衡状况调查.见:21世纪发展研究院.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尽管我国从90年代中期起,国家教委明确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但这一制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在不断发展。这种“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度”,得到两个方面的驱动,一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的“示范性高中”建设,一是挟市场力量兴起的“转制”学校。
1995年7月,当时的国家教委下达了一个《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决定在2000年以前分期分批建设并评估验收示范性高中。其所依据的,仍然是1980年之后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即建设重点中学的思路。它显然是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学校差距的任务和要求相背离的。1996年初,国家教委即叫停了评选,要求暂停1000所示范性高中、2000所重点职业学校的达标评定活动,“促进地方把更多的投入用于薄弱学校的建设”。朱开轩.对当前若干教育热点问题的认识.中国教育报,19970515但是,这一政策仍在显示其威力,人们在为“暂停”之后的恢复评定做准备,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办示范性高中的热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评定了一批省级示范性高中。
国家教委评定示范性高中的政策动机中,除了发展重点学校的传统思路外,另一个动机是,通过这一“给政策”的方法争取地方更多地为教育投资。地方果然热情非凡,如上海市1999年通过土地置换,以每校1亿元的造价,在郊区建成11所高标准的示范性高中,这成为一个典范。此后,2亿元的高中和更昂贵的中学相继出现。最近的消息是,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全省唯一的一类省级示范性高中贵阳一中修建的金阳新校区,占地面积为440亩,投资竟然高达4亿元。贵阳一中2005年招生简章.http: //www.blog.edu.cn另一来源称贵阳一中金阳新校总投资4.9亿多元.见:刘文国.六天“集合”4个亿——贵阳民间资本待“突围”.新华网焦点网谈而2002年整个贵州省的农村教育经费不过才4.5亿元。2004年,贵州省各级政府新建、改扩建150所农村中学,计划投资2.87亿元。它成为认识区域内差距的一个注脚。
传统的重点学校仍然不断得到政府的倾斜性投资。例如2001年,教育部在京直属高校的6所附中,每校平均获投资5000万元进行扩建,使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02003年,北京市给五中投入2亿元、给八十中投入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引起了政协委员的质疑。夏伦勤.如何让“择校”不再愈演愈烈.中国教育报,20040224重点学校从体制内获得资金的新渠道,是所谓的“共建费”。政府、企业或机构资助一笔不菲的费用,学校提供几个学额作为交换。此举将权势部门子女的择校费转化为公款,不需要家长出资,对学校也十分安全。
在另外一个方向上,由于少数重点学校门庭若市、供不应求,催生了一种新的办学方式。原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写道:“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市场交换原则也逐步渗透进一些重点中学。开始是当地领导给重点中学一定机动名额,允许招择校生高收费,继而发展到‘一校两制’,办‘校中校’、‘校中班’;后又发展到‘国有民营’,甚至提出把学校推向‘质量市场’,主张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也应该实行‘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这样搞的结果负面效应很大,在学生中滋长了拜金主义。”张承先.关于办重点中学的回顾和前瞻.中国教育学刊,1997(2)他并没有否定重点学校制度,只是认为这一制度被市场经济污染了。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理想化的设想:“在新的形势下,重点中学不应靠在国家帮助下形成的优势,去招择校生,高收费,而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向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开门,有条件的也要办宏志班和农村班,把劳动人民的优良作风带进学校。根据小平同志办好重点带动一般学校的要求,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薄弱校;带头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张承先.关于办重点中学的回顾和前瞻.中国教育学刊,1997(2)
但是,市场和经济利益的力量显然更为强大,强劲的需求使各种各样的“校中校”、“国有民营”、“民办公助”学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它们后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转制”学校,尝试用不同于公办学校的多种体制、机制办学。它们还有一个俗称,叫“名校办民校”,即公办名牌学校举办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民办学校”,它被诟病为“假民办”。
在基础教育阶段,依靠政府力量做大的名牌学校(原先的重点学校和现在的示范校)与依靠名校品牌和社会资源组办的“转制”学校、“校中校”、“名校办民校”等,构成当前学校系统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家长竞争、择校的目标。这些学校在仍享有招生、教育经费、师资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强势地向家长、学生收取高额费用,攫取社会资源,使得名校愈名愈富,差校愈弱愈贫,造成学校的两极分化。正是这一人为地制造和拉大学校差距的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度”,制造、推动着“择校热”,导致基础教育的非正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