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人善任之高明演员——刘备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假如刘备生在太平盛世,估计他会继续先人衰败的轨迹,一生以织履为计,穷困潦倒。刘皇叔可谓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说其生不逢时是由于其先辈官越做越小,到他只是一介平民,无怪乎面对着张翼德只能长吁短叹,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说其生逢其时是由于东汉王朝日渐式微,先是宦官作乱,后是奸贼当道,才让“织履小儿”摇身一变为“刘皇叔”。 善于捕捉和把握机会,知人善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是其最终成就三分天下,雄居西蜀的重要原因。“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一定程度上是曹操成全了刘备,正因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回马荐诸葛,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各路诸侯,知道“卧龙、凤雏”者应该不在少数,可是只有刘备会有“三顾茅庐”之举,尽管存在着“病急乱投医”之嫌,仍充分说明这位玄德公是非常善于捕捉和把握机会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还反映出刘备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正是徐庶投靠刘备后打的几场胜仗,让其意识到出色的谋士的重要性,才会让其不顾结拜兄弟的满腹牢骚而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了。 刘备文不过孔明,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等“五虎上将”,可是他能将其牢牢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和他知人善任,善于笼络人心,深谙领导之术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才会带着百姓逃亡;因为知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才会出其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甚至庞统之死于落凤坡,和刘备的笼人之术都有很大的干系,一匹“骑则妨主”的的卢白宝马,刘备骑则马越檀溪,庞统骑则招来弓箭无数,惨死于落凤坡下,临死仍不忘主公赠马之恩,提携之重。 刘备之知人善任还有一例可为佐证,那就是临死托孤于诸葛亮时,对马谡的“名不符其实”的评价,足见其眼光之独到。智力远在其上的孔明,在马谡失街亭后,后悔不迭 “未听先主之言,招此大败”。 之所以说刘备是位高明的演员,至少有四个场景可为其证:一是桃园结义前在张飞宅院中的一番哭诉,在最关键的时候亮出其皇族后裔的身份,致使张飞变卖所有家当招兵买马和关羽一道追随其东征西战,成其霸业;二是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当曹操道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将筷子惊落于地,而故意在曹操面前示弱,以惧雷电掩饰而过;三是赵云万军中将阿斗救回,刘备将其掷于被迫随之下跪的赵云手中,“险使我损一大将也!”,大大抚慰了部下之心,其力道之精妙,演技之高超,不得不让人佩服;四是鲁肃讨荆洲时,装聋作哑,哭哭啼啼,与诸葛亮共同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双簧戏。
二、一代“奸”雄,一生疑神疑鬼——曹操 “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之所以是曹操,而非其它人名,个中端倪,不言自明。特定的时期产生特定的历史人物,将奸雄的帽子扣在曹操头上,对他来说未免有点冤屈,毕竟他对结束三国鼎立,长期战乱,最后一统江山还是颇有贡献的,但从《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题材小说来说,曹操不做奸雄,谁做奸雄? 曹操和董卓掌控朝权的方式大同小异,就是利用天子的弱势,而不改变天子的地位,朝中大臣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两个人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者“挟天子以怒诸侯”,前者大权独揽,后者死无完尸。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差,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收服人心上,后者与前者比,手段之技巧差之千里。同样是铁腕,前者只对大臣,不对百姓;后者对百姓也烧杀劫掠,招致朝野上下,讨伐声声。 “得人心者得天下”,大凡走上国家领导人岗位的人大都深谙此道。曹操能走到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的地步,何况这“一人”还是空架子,和他广揽人心是分不开的。曹操几次被杀得丢盔卸甲,被逼于绝境而总是能奇迹般生还,得益于他手下有众多死死追随的武将和谋士,连诸葛亮都算定天不亡曹操,将顺水人情送与关羽,在华容小道放跑曹操一干人等。 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中原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曹操斩吕布,是吕布有勇无谋,以少胜多取胜袁绍则是因为曹操决断能力高于袁绍。曹操非常善于听取和采纳帐下谋士的意见,在意见不一时,自己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因而每次身处险境时,总有谋士能献上良策,逢凶化吉。而袁绍则不然,优柔寡断,良莠不分。因此,中原姓曹而非袁,就在情理之中了。 曹操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爱惜人才。因为这点,关羽才会不顾自己立下的军令状,放其一条生路,间接救了自己的命,因为这点,赵云才能在万军中救回阿斗,否则两人早已万箭穿心,直接救了刘阿斗的命。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主簿杨修,一个能洞察曹操心思的人,可惜太过张狂,这次曹操是直接要了他的命。 总而言之,论文才武略,曹操在三国时期也算是个顶尖人物,可惜的是他要抢班夺权,尤其是要夺大汉王朝的权,尽管他从来没说要做皇帝,奸雄乃至奸贼的帽子扣在他头上也就理所当然了。 曹操一生多疑,因为这一点,许多人屈死于他之手。“宁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是其多疑人性弱点的生动写照。一家老小在他的疑心之下全部变成刀下冤魂。而“吾梦中好杀人”,则是其生性多疑的经典写照,让其帐前下人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而由于其多疑的性格,不相信在当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高超医术,让一代神医华佗命丧黄泉,曹操本人也少活了很多年。
三、重情重义,心高气傲,大将风范——关羽 一把青龙偃月刀,红脸、美髯,武艺超群,胸怀韬略之才,三国中像关羽此等人物当属凤毛麟角。论武艺,在三国诸多名将中可列三甲之内,估计只稍逊于吕布,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这三人皆一等一的名将,关羽谈笑间就身首异处,其武艺可见一斑;论韬略,关云长单刀赴会,除了要有超人的胆魄外,没有缜密的部署与安排,焉能全身而退?诸葛孔明敢将独守荆洲的重任交与关羽,难道仅仅因为关羽骁勇善战?!而最能体现关羽指挥大型战役能力的则是围樊城,水淹七军这场经典战役,关羽将曹仁围困于樊城后,曹操先后派满宠、于禁、徐晃、赵俨、徐商、吕建、殷署、朱盖、张辽、裴潜、吕贡等共11人参与这场战斗,关羽指挥4万荆洲军,与曹操12万兵马周旋,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无论进攻与撤退,皆能井然有序,颇具大将风范。 体现关羽重情重义的人性一面,可以从关羽和下面几个人的关系之中找寻答案。一是和刘备、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弃曹寻备时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如同父子兄弟之情深义笃;二是和张辽,关羽非常欣赏张辽的忠义之举,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向曹操请求刀下留人,就是为了张辽。正由于关羽本身重情重义,平常人对他来说都不屑一顾,而惟独对像张辽这样的忠义之士才会刮目相看。体现关羽重情重义最经典的一幕场景:周郎火烧赤壁,曹操仓皇出逃,几番长笑,几番追杀,最后以疲惫之师行至华容小道,仍不思悔改,一阵狂笑,引来关羽横刀立马,曹操以败军之帅的身份,苦苦哀求,怎奈关羽军师面前,立下军令状,誓捉曹操,几番犹豫,仍以“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已报君恩”回之,关键时刻正是张辽痛哭流涕,诉说旧谊,关羽惟有闭目长叹,侧马让之。 大凡有本事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傲气,关羽一身的本领,就更有资本显示这身傲骨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在任何重大场合,站在刘备身后,总是眯起双眼,一般人何时让他正眼瞧过?只有在危急时刻或是碰到真正的敌手,才会睁开那丹凤大眼,眼光过处,寒气逼人。关羽第一次展示他的傲气,就让他一举成名。一位是名不见经传的马弓手,一位是董卓帐下名将,这位已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将,气势逼人,关羽请缨出战,遭袁术训斥,英雄岂能让人小瞧,转眼之间,华雄人头落地,而杯酒尚温。可正所谓物极必反,关羽最后展现他的傲气,却栽在陆逊手里,关羽以“虎女焉配犬子”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致使东吴违背盟约,孙曹联手夹击关羽。陆逊充分利用了关羽心高气傲的一面,故意示弱,使得关羽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全力对付曹魏,结果吕蒙白衣渡江,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后败走麦城,父子被俘,慷慨就义。
四、智慧的“化身”,小心谨慎,持之以恒的军师——诸葛孔明 作为《三国演义》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人物,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后人对他的评价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至今仍争论不休,一家之言,恐贻笑大方,各位看官,多担待。 孔明是智慧的“化身”,之所以给化身加上引号,就正如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样,《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八阵图、木牛流马等充分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是非一般人能望其项背的,而后人据史考证,有些是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有些是张冠李戴加到诸葛亮头上的,从而质疑诸葛亮的智慧,甚至将其贬为庸才。本人觉得,就如毛泽东思想并非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就否认毛泽东的伟大一样,因为孔明不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没唱空城计就否定诸葛亮超群的才华。国人容易走极端,有些人喜欢神化伟人,尽其所能将其描述得完美无缺;有些人喜欢丑化伟人,挖空心思将其贬损得体无完肤。也许用两个人的话语最能体现诸葛亮的智慧,一是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虽犹不服,如之奈何?二是司马懿的“真天下奇才也”的由衷话语,能得到死对头的如此评价,诸葛亮的实力可见一斑。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不顾国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以卵击石之举,也曾违背自然规律,用祈禳之法奢望延年,但这都不能掩盖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高卧隆中谋划三分之势,赏罚严明,清廉公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性光芒。 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且持之以恒,他的原则是不打无把握之仗,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太过谨慎往往贻误战机,战场风云变幻,机会稍纵即逝。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诸葛亮每次都是走自己认为最稳妥的路线,在战略战术上缺乏创新,不能做到出其不意,使得曹魏总是以不变应万变,高挂免战牌,坚守不出,北伐军每每无功而返。而邓艾偷渡阴平看似冒险,实则出其不意之招,让蜀汉顷刻间崩溃。诸葛亮没有听从部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劝告,在北伐事业几近成功之时回兵汉中。没有采纳脑后有反骨的大将魏延的建议,拨几千人马给其做些尝试的机会都没给,还是顾忌魏延有反叛之心,充分显示了诸葛亮谨慎处事的性格。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肩负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之任,六次北伐,且间隔时间非常短暂,持之以恒,正如其在《后出师表》中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精神可嘉,然总是事与愿违。每次北伐皆损兵折将,而敌国却越来越强大,国富而民殷。诸葛亮不顾情势的变化和朝中臣子的反对,“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继续强力出征,终命陨五丈原。
五、智勇兼备、文武双全,诸葛亮的影子——姜维 姜维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人物,他原是魏国天水中郎将,官职卑微,受马遵猜疑,后不得已降蜀,为诸葛亮赏识,结成忘年之交,一颗埋在沙堆里的金子发出耀眼的光芒,可惜当时蜀国已风雨飘摇,姜维得孔明亲传,然独木难支,虽有回光返照,遇“扶不起的阿斗”,只有仰天长叹,归之于天命使然! 姜维少年英才,风流倜傥,天水一战让赵云对其智谋武艺赞不绝口,其时赵云虽已年老,犹力斩五将,是何等人物,然而“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在沙场上,一对一较量时,三国中能让赵云心惊的武将有几许人也?!其武艺之高强不言自明,而识破诸葛亮之计谋,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大败赵子龙,让智多星孔明无可奈何,只有搬出姜维老母亲,再假扮姜伯约,逼其无奈降蜀,又足见其智谋,难怪诸葛亮赞曰:“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又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姜维自从遇见诸葛亮之后,其后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在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提携之重,“士为知己者死,为悦己者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孔明的遗愿,连处世为人都颇有几分诸葛亮的风范,几乎成为后者的影子。 其穷兵黩武,九伐中原,执着的精神和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如出一辙,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是报答刘备厚恩,更主要的还是希望能兴复汉室,姜维的目的相比较而言则更为单纯,就是报答师恩,甚至不惜背负骂名,先降钟会,再策反之,可惜高估了钟会的能力,螳臂挡车,被历史的车轮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姜维和诸葛亮一样,虽位居人臣却生活俭朴;功高盖主亦忠贞不二;大权在握而为官清廉,让如今的大小官员为之汗颜。 姜维和诸葛亮都是悲剧式人物,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其结局在刘备三顾茅庐前就被水镜先生——司马徽一语道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姜维在诸葛亮命陨五丈原后,挑起了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重担,他捡起的摊子比孔明在时还要烂,长年征战,民穷兵疲,况且他还是魏国降将,多多少少在朝廷受到排挤,而且手下良将所剩无几,辅佐的后主又是“乐不思蜀”的阿斗,而魏国虽有内讧,然人才辈出,猛将如云。“一拳难敌数掌”,姜维虽殚精竭虑,也终难摆脱像其恩师一般甚至更为悲惨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