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辉 的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
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
四川泸州 阿辉
[关键词] 忠义 霸气 义气
[内容提要]
深受儒家忠义传统熏陶的罗贯中在刻画曹操、刘备二形象时,即使贬曹扬刘,也在曹的为人处世中渗进了忠义元素,使曹之形象更具立体交叉感,而刘备的忠义形象更反映了一种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同时,罗贯中以忠义建构的《三国演义》在客观上揭示了儒家忠义的某种局限性。在用人上,曹操霸气,刘备义气。
[写作提纲]
一、人物塑造之历史文化渊源
两汉以降,儒家思想渐渐浸入人们的整个精神领域。尤其是元明之后,文学创作中忠孝仁义的角色意识在以封建说教为主的小说中空前膨胀。
二、曹、刘二人性格中相似之处
好结交天下智能之士,讲究名义,理想远大,做事讲究谋略,目标明确,能吸取别人的建议为己所用。有勇有谋,均赏识忠勇之士,善拉拢人心,故受众人拥戴,人气很旺。
(一)曹操:苦心经营树忠义形象,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讨伐异己,统一了北方。雄才武略过人,尤赏识忠勇之士,对郭嘉、典韦、关云长等甚敬重,足见其也崇尚忠义,即使自己并非忠义之士。早期,曹操广交智能之士,为自己赢得声望,取得了北方世族地主集团的信任,事业因此渐入佳境。
(二)刘备:靠汉室宗亲的名义争取寒族士人之心,以除奸兴汉,高扬“忠义”旗帜之举赢得中下层人士的同情与支持,且自身随时以忠义精神为人处世,终成蜀汉基业。对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更是情有独钟。
三、曹、刘二人性格中差异处
(一)曹操:个性张扬,豪放不拘;为人处世多谋也多疑,果决乃至残忍,惟我独尊,有失忠厚仁义;勇武超群,能力过人,言行常逸出常理,权变之术独步当朝。
(二)刘备:谦逊好义,个性内敛,善于隐藏自己。性以忠厚为主,行以忠义为先,深受老百姓拥戴。
总而言之,曹奸猾过人,善取机巧;刘忠义服人,更善用人心。一个有霸气,一个有义气。
四、曹、刘用人之道本质区别
(一)曹:顺我者得其志,逆我者亡。惟我独尊,其手下甚感压抑。
(二)刘:“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只因忠义之狭隘,难免用人惟亲,以致包藏祸根。
综观整部小说,曹操形象更显丰满细腻,刘备的悲剧结局在客观上揭示了儒家文化忠义思想的局限性。
[正文]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 引文:在《三国演义》的人物画廊中,曹操、刘备二人各施才干,招兵买马,最终各据一方,水火不容。那么,二人在个性与用人之道上,罗贯中是如何刻画他们的?罗贯中刻画二形象时,其情感倾向是如何表现的?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上面的话题。
一、人物刻画之历史文化渊源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角色意识在创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所谓角色意识,是指特定的社会环境、职业、理想人格、趋同心理、文化认同等因素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形成的种种规范和原则。(1)由于角色意识虽然来自外在因素,但它早已内化为人的心灵的一部分,因此当它出来发号施令时,人们往往认为是来自心底的声音,是“良心”。封建社会的价值秩序通过角色意识的中介侵入每个人的心灵,使之成为高度一体化社会机器的组成部分。封建社会角色意识乃封建伦理道德内化于人的主观心理的产物,于是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总是刻意地按照一定规范去塑造自己的形象。(2)两汉以降,儒家思想迅速发展,渐渐浸透人们的整个精神领域。文学中忠义的角色意识得到加强。
元明之后,角色意识对创作的影响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在以封建说教为主要内容的小说、诗文、戏剧中,角色意识的渗透无处不在。
如《水浒传》中的宋江堪称忠义之典范,即使颇具造反精神的李逵,也因为忠于宋江而甘愿喝毒酒赴死。罗贯中饱读诗书,深深浸润在以忠义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之中。相传其因不被统治者所用(3),其志不能达,只好将自己的忠义思想寄寓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在我看来,小说中的诸葛亮才德超人,得遇刘备这个忠义之主,并为之尽忠一生,实际上宣泄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而他在创作中大力渲染的忠义之君刘备,更是寄托了自己内心无限的向往:可惜自己生不逢时。而他的这种思想,也正代表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态。即使他刻画的反面人物曹操,其为人处世中也颇含忠义元素。《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诛杀马腾后,对出卖姐夫黄奎的苗泽说:“你为了一妇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义之人何用!”将苗泽及相关人推出斩首。罗贯中随即托“后人”之名赋诗一首嘲讽奸人的可耻下场,对曹操的锄奸之举表示欣赏:苗泽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伤身。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
因此,罗贯中对曹、刘二形象的刻画,实乃作者以忠义建构《三国演义》的总体框架。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其中各居其位,共同构建了一座以忠义正统为核心的大厦。
二、曹操、刘备二人性格中相似之处
好结交天下智能之士,讲究名义,理想远大,做事讲究谋略,常能吸取他人建议为己所用。勇谋兼备,赏识忠勇之士,善用人心,故能赢得众人拥随,人气很旺
(一)关于曹操
(二) 苦心经营树忠义形象,广泛结交智能之士,为己所用。
[注释]:(1)(2):见童庆炳、程正民所著《文艺心理学教程》。
[注释](3)明贾仲明《录鬼簿续编》之所载。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祖父曹腾,以宦官封亭侯。父亲曹嵩,是曹腾养子,出自夏侯氏。曹氏宗亲,依靠宦官,身势显赫。曹操年少机敏,天资聪颖过人。他深深懂得,出身不能选择,道路由自己,由于出身宦官家族,深受“赘阉遗丑”之累(1),于是走着反宦官的道路登上政治舞台,用今天的话来讲,他背叛了家庭,他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洗刷先天遗留的恶名,赢得士族的称赞,挤入名士行列。东汉末,宦官专政达到顶峰,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封侯贵宠,父兄子弟不列州郡,暴虐百姓直接激起了黄巾大起义。宦官专政成为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曹操反对宦官集团,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曹操要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必须侧身于世族名士的行列。故他矫情饰志,力争赢得世族地主集团的支持。
公元175至189年,曹操20-35岁。他好作政教,是一个能吏、清吏。20岁时,被举孝廉为郎,因受祖、父荫庇,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曹操在洛阳北部尉任上,造“五色棒”悬于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右,皆棒杀之。曹操曾棒杀夜行的灵帝宠臣小黄门蹇硕的叔父,京师肃然。从此,京城中无人敢犯禁令(第一回)。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农民起义爆发,曹操任骑都尉,随皇甫嵩等领兵镇压颖川的农民军。因军功生济南相。任职期间,惩治贪官污吏,使济南地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以后曹操又被朝廷征为典军校尉。
青年时代的曹操很注重树立忠义形象,在任西园新军典军校尉任上,与世族名士中军校尉袁绍结为盟兄弟,二人联手谋诛宦官。此外曹操刻意结交梁国太尉桥玄,南阳名士何颙,并因此结交汝南名士许劭。许评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桥玄称曹具“命世之才”(第一回)。后曹操在陈留打出“忠义”旗帜招募义兵讨董卓,以扶社稷。由此曹操声名大振,得到了世族地主集团的信任。虽陈留起兵,汴水一战一败涂地,但这是顺应人心之举,对于洗刷“赘阉遗丑”的污点有重大意义。后曹操在风云突变的汉末乱世中纵横驰骋30年,采取发“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统一了北方。
曹操在赢得声望后,其奸雄本色渐显,但他对忠勇之士的赏识,绝不逊于刘备与孙权,可见其内心也崇尚忠义精神,即使自己并非忠厚之人。
曹操对自己的将士,最痛惜的是郭嘉、典韦。《三国演义》第33回:郭嘉染病,临死前遗计助曹操平定辽东,除掉袁氏最后的力量袁熙、袁尚。郭嘉之死使曹操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曹操本欲将后事托付于郭嘉,只可惜郭氏英年早逝。后在第51回中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得惨败,曹操想起郭嘉,仰天大哭,众将士不解而问,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在第17回中,曹操因猛将典韦为保护自己而死,深痛之,特设祭祀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直哭得部众感叹不已。
曹操对关云长的赏识,始于关羽在虎牢关温酒斩化雄。后曹操军围关羽于屯土山,以约“三事”的条件招降了关云长(第25回),随即用各种恩惠试图感化关羽忠心为己。但关羽仍然在立功之后寻找失散的刘备去了。曹操知不可挽留,索性做个顺水人情,反而为之送行,成全关羽的忠义美名。此举使曹操也赢得了爱才守信的美名,此即曹氏善用人心之术的权变策略(第27回)。
(二)、关于刘备
1.以汉室宗亲的名义,“欲信大义于天下”(第38回),图锄奸兴汉,高扬“忠义”旗帜以招揽天下英才。
[注释](1)第22回,袁绍出兵讨曹,陈琳作檄文骂操之语。
刘备虽为皇室宗亲,但寒门出身,靠贩屦织席维生。黄巾军起义时,刘已28岁。他与关羽、张飞在桃园三结义,从此情同手足。后又以义赢得常山赵子龙的追随,以义将黄忠、马超等名将招至麾下。刘备时刻不忘在外人面前树立忠义的形象,以博得众人的同情与帮助,出身卑微的他对此道非常精通,运用自如。刘备的眼泪是说来就来,很能配合他的政治表演。曹操虽也有此招,但仍逊刘备一筹。以下是刘“哭技”中的几个事例。
(1) 第38回:刘备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当诸葛亮表示不愿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终使恃才择主的孔明“愿效犬马之劳”。孔明本欲考验刘备的诚心,却反被刘备以高明哭技收其忠心,自此后世皆以此为美谈。
(2) 第41回:刘备被曹操大军追赶,一大群百姓跟随刘备逃跑。有人劝刘备放弃百姓先逃,刘备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3) 第54回:刘备到东吴与孙权之妹成亲,吴国太深爱之,设宴款待。刘备发现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即刻跪于吴国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杀刘备,就此请诛。”惹得吴国太因此对孙权极为不满。利用吴国太爱己之心,刘备得逃此劫。
(4) 第65回:刘备占领成都后,对投降的同族刘璋“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其实刘备取西川之心久矣,作此表演,近乎虚伪,无非树忠义之虚名。
1.刘备对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情有独钟,很会以“忠义”精神来感召他们,使其死心塌地忠于自己。如第15回,张飞因被吕布袭取徐州,于慌乱中丢下刘备的家眷逃走。关羽责怪他,张飞惶恐中欲自杀,刘备抱住张飞夺剑掷地说:“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
又如第85回: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此番话惊得孔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只因刘备这一句话,诸葛亮对刘氏政权的忠心更加坚固了。刘备善挖人心之道足见高明至极。
a) 曹、刘二人性格中差异之处
(一)、曹操:
1.个性张扬,豪放不拘。《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在府中煮酒请刘备共饮,纵论天下谁是英雄。刘备所提之人物,皆被曹操一一否定,曹操对英雄的涵义作了诠释:“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最后直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唬得刘备手中匙箸落地,幸借得雷声遮掩失态,两人之性格差异顿显:曹张扬,刘内敛。皆因两人出身处境之不同,环境塑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个性。
又第48回,曹操大军直逼江南,曹操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大会手下将士。饮酒间曹操登高望远,豪情万丈,对自己取得的功绩沾沾自喜,笑周瑜、鲁肃不识天时,笑刘备、诸葛亮自不量力,并赋诗一首,“对酒当歌”。
曹操的文学气质,刘备没法与之相比。
2.曹操为人处世多谋而多疑,果决乃至残忍,惟我独尊,无所顾忌。
第4、5回,曹操先行刺董卓不成,靠勇略脱身,其后发矫诏号令各军阀讨伐董卓,为自己赢得声望。此时的曹操羽翼未成,其足智多谋已然彰显。而曹操之多疑及残忍,以下之事例当属经典——
第4回中,曹操谋刺董卓不成而逃,路投其父曹嵩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因疑吕欲害己而杀其家人八口。在逃跑路上,又逢买酒而回准备待客的吕伯奢,曹操为杀人灭口,残忍地把他也杀了。并对跟随自己的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正是曹操的处世哲学,与刘备的忠厚待人截然相反。
2. 曹操勇武超群,能力过人,言行常逸出常理,权变之术独步当朝。
曹操谋刺董卓,胆略可谓超人;以弱胜强,剿灭袁绍势力,除去北方的心腹大患,可见其谋略武力过人。尤其是曹操的欺诈做伪之术,当朝无人能及,且这种心机始于其幼年时。在《三国演义》第2回中,记载:曹操幼年时,就曾使诈装病让父亲不再相信管束自己的叔父,于是曹操得以恣意放荡。
在第17回中,曹操与袁术交战,军中缺粮,曹操吩咐粮仓仓官王垕以小斛分散粮食,引起众怨。于是曹操杀王垕以服众。杀王垕前,操曾密对王垕说:“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心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无虑也。”此种权变干略,非曹操不能出,实在有悖常理。
(二) 刘备
谦逊好义,个性内敛,善于隐藏自己。
性忠厚,行以忠义为先,深受老百姓拥戴,这与其势单力薄,非靠品行取胜不可大有关联。而曹操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声势及地位引得众人投效。刘为求忠义形象而不惜委屈自己,这与曹操的自私张狂相反。
刘备之忍辱负重,在吕布、曹操面前表现尤为突出。
第15回:吕布袭取刘备徐州之后,后又因抗击袁术的需要又去拉拢刘备。吕布对刘备假意说:“我非欲夺城,因令弟张飞在此恃酒杀人,恐有失事,故来守之耳。”刘备说:“备欲让兄久矣。”关羽、张飞心中不悦,刘备说:“屈身守份,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第21回,刘备依附曹操时,曾在住处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迷惑多疑的曹操。关、张二人对兄长的行为不解,刘备只说:“此非二弟所知也。”为了隐藏自己,真是用心良苦!此正如曹操所言:“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刘备当属“隐介藏形”之龙,曹操则是“飞腾之龙”。
刘备性忠厚,只因起自微贱,非有尺寸之地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趁乱世而成英雄。曹操放荡无节,被世人看不起;刘备忠义,有城府,被目为百姓心中的英雄。在逐鹿中原时,曹操杀人甚众,而刘备所居,人心归向。刘备当平原相时,平原郡刘平派刺客暗害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三国志》载),陈寿即事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他的笔记《志林》里记载了当时街巷小儿听说书,听到曹操打败仗,就兴高采烈;听到刘备打败仗,就伤心落泪。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心目中的曹操和刘备:曹可恨,刘可爱。人们把两人看成了好坏相反的一对,同情刘备,赞许刘备,表现了一种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崇尚忠义精神。而刘备对人的忠厚的一面,也确然动人。如: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后,率大军欲夺荆州。此时荆州刘表已死,次子刘琮为荆州牧。刘琮被曹军吓破了胆,不战而降。诸葛亮劝刘备立即占领荆州,除掉刘琮这个不孝之子。但刘备不忍,他说:“刘荆州临死之时,托孤于我,现在背信弃义而成就自己的事业,死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呢!”刘备从樊城撤退,路过襄阳城头,只对刘琮作了一番教训,然后到刘表墓上叩拜告祭,追念生前情谊,不禁哭泣。三军为之感动,刘琮左右之人及荆州人士纷纷随刘备而行。这正是忠厚仁义的人格魅力。但刘备正因追求忠义效果而错失许多政治良机,甚至在政治上铸成大错——夷陵惨败,蜀汉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曹操与刘备相比,曹性情急暴、狡诈,刘则品行高雅,但从个人的“机权干略”来看,刘明显不如曹操。设若曹操遭遇刘备在荆州的情况,荆州早掌控在手,如此就不会在以后与孙权发生关于荆州的政治冲突。儒家文化的忠义精神与政治斗争的冲突,在客观上揭示了儒家忠义思想的某种局限性。
b) 曹操、刘备用人之道本质区别
(一) 曹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曹操在用人上,很有一套自己的策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广植掾属,储备人才。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任职司空。公元208年,任丞相。曹氏的骨干谋士团在官渡之战前业已形成。许多人还不识曹操真面目,想依靠曹操兴复汉室,如荀彧即为一个典型代表。官渡之战后,随着曹操事业的发展,智囊团不断扩大,成为一支庞大的人才队伍。他们直接报效曹操,心中已无汉室,成为曹氏代汉的政治基础。公元213年,曹操进爵魏公,建立魏国,更加大规模地广植掾属,网罗人才。
2. 征召人才,多管其下。这些方式有:征辟、投效、推荐、纳降、强征。
征辟入仕是两汉选举的正常途径,强征靠的是曹操的声威势大。前者如程昱、刘晔、王朗等,后者如司马懿等。
投效、推荐、纳降征到的人才有荀彧、郭嘉、贾诩、荀攸、陈琳、许攸,张辽、张郃、庞德等。
其中,征辟、投效、推荐三种方式为主要网罗人才之方式。曹操具雄才武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了制高点,所以能广招人才。同时,曹操还用天子名义挖对方的墙脚,如华歆、王朗本在孙权麾下,曹以朝廷名义征召,孙权不敢违抗。曹操还利用傀儡皇帝控制汉派的朝官和名士。如孔融,他在政治上反对曹操,但手无寸柄,反为曹操所用。曹操利用孔融声望,为己利用,当曹之力量壮大后,孔的利用价值失去,便借故诛杀(第44回)。
3. 倡导“唯才是举”,收揽人心。
公元210年曹操下求贤令,明确提出天下未定,用人唯才,不必求廉。如夏侯惇推荐的典韦,曾数犯杀人罪,只因勇武过人,操重用为帐前都尉。后典韦以死报曹,可谓赤胆忠心。
综上所述,话又说回来,尽管曹操用人“唯才是举”,聚人方法多样,但有一点是必须强调的:身具雄才武略的曹操是不容手下人违背自己意愿的。一旦冒犯其“唯我独尊”的意识,必遭谋害。他巧设机关,害人之命,饰己之伪,其变诈酷虐,别的人做不出,也想不出,惟操能之。
第33回中,曹操放纵许禇杀了冒犯自己的有功于己的许攸,之后又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掩人耳目。
第61回、66回:曹操逼死数次有功于己的荀彧、荀攸,只因二人谏止自己进爵魏王。
第73回,杨修因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而被曹操借“惑乱军心”之罪处死。
可以说,作为领袖人物,曹操将自己的手下操纵于股掌之中。在这个层面上,曹操比刘备高明,却刘备宽厚。当然,二人的威严均不能冒犯,但其内涵是不相同的:曹操是不可逆其心愿,刘备是不可伤其忠义。
(二)刘备:“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第85回,刘备遗诏之所言)。曹操用人,充满霸气;而刘备用人,靠的是义气。
刘备虽思贤若渴,宽仁待士,但义气却害了他。不为关羽、张飞报仇,焉有夷陵惨败?蜀国因此走下坡路,即使诸葛亮也无力回天。因此可以从某个角度讲,刘备那狭隘的忠义思想毁了蜀汉前途。而且,由于刘备太守正统,以致用人唯亲,导致蜀将多不和睦,坏了许多大事。马超、赵云都未尽其才,尤其是马超,受排挤,关羽差点入川与之比武。马超最后抑郁而死。刘封、孟达因对关羽有成见,直接导致了关羽走麦城而败亡(第76回)。后诸葛亮秉承刘备用人风格,计杀刘备寄子刘封(第79回),实属不明智之举。
应该说,刘备用人之道的核心是用人唯亲,追求正宗嫡系,他为义气可以不顾一切;而曹操用人,权谋巧伪,害了许多人才,有恃无恐。曹操专权,刘备专情。他们两个,代表了中国古代两种不同君王的典型模式。刘备忠义精神的局限性表现在:具有浓郁的家族倾向。此种影响在今天也余温隐存。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主观上是赞赏忠义正统的儒家文化的,但客观上却揭示了儒家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忠义英才,都以令人遗憾的方式谢幕,不正说明了这个暗疾确实存在吗?
在我看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苦塑的刘备形象,反不如奸雄曹操丰满。曹操形象中的多面性与立体感,耐人寻味;而刘备的忠义形象使我想到一句民间俗语:“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关于这点,前文论述中已有涉及,在此不作赘述。综上所述,我认为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其目的虽是拥刘反曹,宣扬封建忠义传统,但客观上却造成了曹操形象更丰盈,刘备形象却相对单薄的局面。罗贯中这种以反衬正的人物塑造手法,没让刘备形象在读者心中深刻起来,却让曹操形象在读者心中久久回味。比如,曹操的权变之术、用人之道,在今天的人看来,仍有独特的值得借鉴的一面。
[附]参考书目
(1)陈寿:《三国志》卷十、卷十四、卷三十三。
(2)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张大可:《三国人物新传》,华文出版社,2003年。
(4)张大可、许盘清:《话说三国》,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