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名著 >> 三国演义 >> 正文

 

新三国演义—中、日、美关系分析

 毛泽东曾经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抛开革命不谈,在现今的国际关系中,这个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今天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日关系,中美关系,是两个最为敏感的双边关系。而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关系。所以,我们姑且把中日美三国之间的这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称之为“新三国演义”。

  上网浏览一下,帖子最多的是关于中日关系方面的,当然大多是骂日本的。这与前些年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当1999年美国军人在前南斯拉夫炸掉我大使馆的时候,当2001年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中国海上空与我军飞机相撞的时候,美国是国人咒骂的主要对象。这两年中美关系相对平静,中日关系又遇上了暗礁,先是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教科书问题,现在又加上了东海油气田资源的摩擦和争夺,中日关系进入了谷底。

  平心而论,我们国人骂这两个国家、特别是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是情有可原的。但问题是,如果热热闹闹地大骂上一通就能解决问题,就能扫除阻碍我们国家发展的障碍,那么大家不妨敞开了骂,十三亿人齐上阵抡圆了骂。但历史很残酷地告诉我们,在国家与国家之间,骂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显示骂人者的无能与可笑。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与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能否在现阶段促使这两个国家进入不可逆转的敌对状态?

  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能否在这两个国家之间构成不可化解的仇恨?

  日美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里面包括历史上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关系。

  在讨论中日关系和中美关系之前,有必要先清理一下日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1、 日美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与美国是一对老冤家,但又恰恰是美国在日本的两次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给予日本以决定性的积极影响。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伯利率领四艘军舰开进东京湾,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迫使当时的幕府政权与之签定了不平等的通商条约,从而引发了日本国内积蓄已久的社会矛盾,为明治维新拉开了序幕。从此之后,日本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一路强盛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军国主义的野心,导致日本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急先锋,给亚洲邻国造成巨大的灾难。

  1945年,长崎和广岛遭受美国原子弹的轰炸,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占领日本,日本蒙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和耻辱。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作为日本的太上皇,亲手主持为日本制订新宪法。新宪法明确规定,日本不能拥有正规军队,不能向日本以外的地方派遣作战部队参与战争。因此,这个新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

  虽然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在二战之后实现了经济上的崛起,但美国一直在日本设有军事基地,并通过签署“日美安保条约”把日本置于自己的政治和军事从属国的地位。

  日本是个非常强悍的民族,蒙古帝国强盛之时,成吉思汗的铁蹄几乎踏遍了亚欧大陆,却一直无法征服一条海峡之隔的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自尊心和征服欲望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但是从1945年起,整整六十年来,日本不得不屈辱地龟缩在美国仆役的位置上,一举一动都要看美国人的眼色行事,听任美国大兵在自己的土地上横行无忌。要知道,正是美国人把迄今为止两颗仅有的真正用于战争的原子弹投在日本人头上,造成了长崎和广岛两个城市的毁灭以及几十万平民的伤亡;也正是美国人主持了东京湾大审判,把日本视为英雄的战争时期领导人作为战犯送上了绞刑架。也正是美国人,现在依然骑在日本的头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扼制住日本的咽喉——出海口,使日本空背着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名号,却不能在军事上一吐憋在心中达六十年之久的晦气。即使在国际政治上,美国也把一直日本玩于股掌之上。美国每发动一次战争,作为从属国的日本就要跟在主子屁股后面忙着买单。日本承担着联合国会费的20%,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美国人,因为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为美国解决了相当数量的就业问题。但是当日本瞅准联合国改革的机会,伸长了脖子想要挤进联合国安理会、谋求一个常任理事国位置的时候,美国人表面上表示支持,但实际上却坚决反对日本提出的“四国方案”,真正让日本人见识了美国人在国际政治上的虚伪与狡诈。

  日本在曾经在国际上以强悍的侵略者的姿态给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唯一使日本人遭到伤害的是美国人。日本曾经以太上皇的姿态凌驾于多个亚洲国家之上,但却不得不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接受美国这样一个太上皇的凌驾。日本大兵曾经肆无忌惮地在别国领土上凌辱别国妇女,却不得不接受美国大兵在日本领土上凌辱日本女性的事实。日本曾经试图把自己的混帐规则强加在全世界的头上,现在却不得不接受美国人的混帐规则并且还要陪上谄媚的笑脸。

  如果日本有理由并且有权利恨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无疑应该是美国。

  反之,如果美国人有理由并且有权利防备和轻蔑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无疑应该是日本。因为只有日本人在二战中把战火烧到了美国的国土之内;因为只有日本人在1945年之后的六十年里心甘情愿地做美国的仆役,跟在美国人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不敢做任何有悖主子意图的事情。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尊重只会谄媚自己的仆役的,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可以想象,如果日本有能力并且有机会,它第一个想要毁灭的国家一定是美国。

  反之,美国会在轻蔑的态度背后对日本保持高度的戒心,防止日本重新在军事上崛起为不可控制的大国。特别是,绝对不允许日本发展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军事大国。

  这就是日本与美国在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真实的两国关系。

  2、 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历史与现实):

  从历史上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养子。古代的日本文化,几乎全部是从中国照搬过去的,从文字到服饰,从政治到宗教。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根据岛国的物质、地理条件,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但这种文化至今都遗留了鲜明的中国母文化的一些要素。

  养子与养父母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很微妙的,如果不是双方精心呵护,稍有粗疏大意,仇恨与反叛便会产生。一般情况下,养子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往往会以伤害养父母做为代价来宣示自己的存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说,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

  早在秦朝,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为秦始皇寻找长生灵药不归,据说越过海峡到了日本,带去了中华文明的种子,与日本先民融合,至今日本沿海有徐福庙的遗迹,可以作为证据。如果这一传说不足为证的话,那么到了东汉时期,日本国王(当时称为倭奴国)遣使入汉,请求为“天朝藩属”,史书记载确凿。汉天子赐给倭奴国王一方金印——“汉委倭奴王印”。到了隋唐时期,虽然日本国以不再向中华帝国称臣,但却加大加快了向中华帝国学习的规模和步伐,从政治制度到文学艺术,从宗教信仰到生活服饰,日本在这一阶段大规模地向中华帝国靠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在很多方面一直延续至今。

  明清以降,中国国势衰微,其“养子”日本便渐渐地不敬起来。有明一朝,日本官方尚因贸易需求对中国保存着面子上的尊敬,但其浪人和海盗已经开始对“家道中落”的养父母大肆掠夺。到了清朝,统一日本后的丰臣秀吉,便开始做起侵占朝鲜和中国的美梦,扬言“本国之事自不待言,尚欲号令唐国”。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日本正式拉开了侵凌中国的序幕。直到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开始大规模地侵略中国,妄图把中国纳入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版图。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作为战胜国,中华民国政府代表中国参加了对日本的审判和占领。但由于中国爆发内战,中华民国政府无力向日本派出军队,“占领日本”成为一纸空言。

  由于中国的内战,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对日本的态度都是很微妙的。中国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曾借助侵华日军的力量与共产党作战。而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壮大,在客观上得益于侵华日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压迫。在这一点上,第一代的共产党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都是不讳言的。

  1949年后,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但实际上已失去了对中国大陆的控制权。而控制中国大陆的共产党由于冷战的开始,直到1971年才得到广泛的国际承认,取得在国际社会代表中国发言的资格。就在这中间的二十多年,日本已经从战败国的废墟上站了起来,重新崛起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在中日两国的关系中,日本重新取得优势——经济上的优势。而经济上的优势是国际关系中最实际、最有效力的优势。

  1972年中国共产党政府与日本谈判建交时,虽然也有唇枪舌战的场面,但整个过程还是充满了一种暧昧的温情。建交公报最关键的两个条款,在日本来说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来说是宣布放弃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权利——放弃要求日本赔偿战争损失。

  在此之前,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在日本的恐吓下,为了保住自己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正统地位,不得不在1952年与日本签定了放弃战争赔偿的条约。中国共产党政府对偏居一隅的国民党政府这一立场是予以严厉谴责的,谴责国民党“慷他人之慨”,出卖民族利益,并且宣布对此条约坚决不予承认。但时间过去二十年,共产党政府与日本政府签定了同样放弃战争赔偿的条款,目的也有些近似——取得代表中国的合法国际地位。宣布出来的理由是:为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时间又过去了三十多年,先后被中国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政府用放弃战争赔偿来善待的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友善的中国人民感恩戴德,在对待六十年前那场战争的立场上,他们越来越暴露出狭隘与狂妄——日本首相小泉连续五年公开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其他内阁成员更是狂妄地为日本的侵略行径翻案。这一切,理所当然地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

  在受到中国谴责的时候,日本时时会觉得委屈甚至是气愤,他们的理由是:从1979年到2005年,作为替代战争赔款的一种方式,日本政府已经向中国政府提供了总计达3.34万亿日圆(约合300多亿美圆)的低息贷款,这些日圆贷款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日本人经常举出例子说:比如北京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就是用日圆贷款修建的。

  与中日两国因对历史问题在表达方式上发生的异见和摩擦同时存在的,是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与繁荣。在经济上,中日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双边贸易额逐年稳步增长,2004年,已经达到22.71万亿日圆(约合2000亿美圆)。已经超过了日美贸易总额的20.63万亿日圆。也就是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无论是两国政府之间还是人民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气氛已经明显增长,达到了二战之后的最高点。据中科院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人对日本人有亲切感的,仅为5.9%,没有亲切感的,却占到了43.3%(2002年)。日本的民意调查显示,58%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没好感。两国人民互相反感达到如此高的比例,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就在前天,2005年10月17号,日本首相小泉再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对此立即作出反应:外交部长李肇星召见日本驻中国大使表示强烈抗议。但继首相之后,又有一百多名日本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参拜了靖国神社。看起来,新一轮中日关系的紧张已经在所难免。

  可以推断的是,日本政府首相与内阁高官参拜靖国神社的现象将继续存在下去,即使小泉首相下台,这种局面也不会得到改变。因为在大多数日本人日益增长的民族自尊和民族认同心理中,参拜靖国神社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程序。政客们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一方面可以赢得选民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而中国和韩国也将持续不断对这种现象进行抗议,国内民众也将涌起新的反日情绪。而且,这种局面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越参拜,越抗议——越抗议,越参拜……

  围绕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行为,中日关系似乎已经走进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两国在这个死结的两端各说各话,彼此都已经听不懂也听不进对方的语言。

  在国际交往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个死结对中日两国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用什么样的智慧能够解开这个死结?

  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首先让我们仔细梳理一下这个死结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思考一下:

  1、 日本在二战中的甲级战犯(这些战犯也曾对美国构成伤害),2、 是由同3、 样作为二战胜利国的美国人主导审判的,4、 美国人为什么对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无动于衷?

  5、 如果说日本因为在二战中战败而6、 心存怨恨,7、 这种怨恨由何而8、 来?主要是针对谁的?

  9、 日本当年侵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要掠取中国的资源,10、 现在这种战争动力还存在吗?

  11、 现阶段中日两国有没有不12、 能调和的利益冲突?如果有,13、 这种冲突会导致战争吗?

  14、 在军事上,15、 现在的日本有没有能力以及有没有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

  问题答案:

  1、 二战中,2、 作为轴心国的成员之一,3、 日本不4、 仅与亚洲国家作战,5、 也曾经与美国、英国等同6、 盟国国家作战,同7、 样对这些国家的人民构成极大的伤害。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8、 日本领导人拜鬼,9、 美国和英国都没有反应。这种现象,10、 不11、 能仅仅用现在美国、英国与日本结成新的同12、 盟来加以解释。这里面,13、 可能还有一种文化心理的差异。举例来说:美国南北战争导致了美国很多人死亡,14、 对战争正义与否的历史评价也早已做出。但是,15、 对于坚持奴隶制的战败的南方军人,16、 美国人并没有“把他们打倒在地,17、 再踏上一只脚,18、 叫他们永世不19、 得翻身”,而20、 是像纪念北方军人一样每年去纪念他们。不21、 仅南方人纪念,22、 北方人似乎也没有站出来反对。这种现象的确是我们不23、 好理解的,24、 但美国人的确是这么做的。我们常常拿以色列人追捕活着纳粹逃犯来举例子,25、 但我们的确没听说过以色列人对已经死去的纳粹战犯做出过什么样的举动。当然,26、 德国也没有日本这样的靖国神社,27、 德国领导人也没有到埋葬纳粹战犯的公墓去祭奠。双方好象从来没有就死人的问题发生过歧见和摩擦。前边已经说过,28、 在文化上日本是中国的养子,29、 与中国一样,30、 两个民族都讲究“慎终追远”,31、 都讲究祖宗崇32、 拜,33、 并且都把祭奠祖宗看成是一等一的大事。日本人的道理是:虽然我们的祖宗曾经被审判,34、 但他们毕竟是我们的祖宗,35、 我们有权利对祖宗表示哀悼与怀念,36、 但这并不37、 意味着我们认同38、 祖宗发动的战争,39、 反而40、 是通过这种仪式,41、 表明我们对战争的反省。中国人(还有韩国人)则坚决认为,42、 你们的那些个战犯祖宗对我们的民族犯下了滔天大罪,43、 你们今天竟然还去祭奠他们,44、 这是继续对我们进行伤害。很显然,45、 双方都把死人看得太重了。

  46、 这个问题笔者在前面日美关系的段落里就已经进行了阐述。在二战中失败的日本人最刻骨铭心的伤痛是美国人在他们头上扔下的原子弹以及美国军队对日本的占领。其次是俄国人对日本的北方四岛的占领。这些至今都是日本人解不47、 开的心结,48、 化解不49、 去的仇恨。至于我们中国人,50、 并没有因为打赢了抗日战争就在日本人身上占到便宜,51、 也没有对日本的平民百姓构成过伤害。如果六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曾经在两国间留下仇恨,52、 这种仇恨只能是单向的,53、 即中国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但是奇怪的是,54、 日本的右翼势力并没有诚实地向美国人表现出他们的这种埋藏在心底的仇恨,55、 却一而56、 再、再而57、 三地向被他们严重伤害过的中国人民展示他们的狭隘和横蛮。仔细想一想,58、 其实也不59、 难理解。现在的日本在文化心理上已经从东方过渡到西方,60、 成为美国文化的干儿子,61、 并且是被美国在军事上掐住脖子的干儿子。这样的一个干儿子是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向他的干爹发泄内心怒火的。但火气憋闷在胸,62、 总是一件很郁闷的事,63、 总要找个渠道发泄一下才痛快,64、 被美国人视为异己的中国就成了日本人发泄愤懑的一个安全的选择。但这个愤懑的目标65、 其实是虚假的,66、 是被临时拉来的替代品。日本人真正的愤懑目标67、 其实是站在他身后的美国人。

  68、 日本当年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69、 掠夺中国的资源是其最大目的。但是时间过去六七十年,70、 情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已经从资源大国的名71、 单上消失了,72、 变成了与日本一样的资源进口大国。日本当年那种“欲征服73、 世界,74、 必先征服75、 中国”的逻辑已经不76、 复77、 存在。

  78、 中日两国之间真正的矛盾在东海,79、 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归属问题。两国都坚持对钓鱼岛以及附近海域的主权,80、 特别在东海发现巨大的油气资源储藏之后,81、 这种对于主权的坚持就变得更具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就像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存在领土纠纷一样,82、 钓鱼岛与附近海域的所有权只是两个相邻国家正常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且,83、 在这个问题上,84、 两国政府都表现出了充分的理性,85、 都声称要用谈判而86、 不87、 是用战争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88、 无论两国的激进派民众在这个问题发表什么样的“血腥”言论,89、 最终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双方的妥协——用合作而90、 不91、 是对抗的方式最后解决问题。

  92、 自从核武器登场以来,93、 世界上的国家已经分为两类: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及不94、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属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95、 日本属于不96、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发生的战争,97、 从来没有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国土上进行。原因很简单,98、 拥有核武器并且有能力把它发射出去的国家也就有了一项特权——不99、 被别的国家侵犯。中国现在不100、 仅拥有核武器,101、 并且拥有完善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102、 还拥有广阔的战略腹地。而103、 这三点,104、 都是撮尔小国日本所不105、 具备106、 的。日本虽然龟缩在美国的核保护伞底下,107、 但这种保护伞是靠不108、 住的,109、 并且还要时刻看美国主子的眼色行事。而110、 美国人决不111、 会为了满足日本的野心而112、 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当然,113、 日本人有能力迅速研制出核武器,114、 但从研制到应用是一个无法忽略过去客观的过程。况且,115、 它的美国主子也不116、 会允许它研制自己的核武器,117、 因为那最终会伤害到美国人自己的利益。综合以上因素,118、 可以肯定地说,119、 日本最大限度只可能会与中国发生一些小的军事摩擦,120、 但已经丧失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能力。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除了在对历史的认知上有着严重的歧见之外,在其他领域都处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在经济上,由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复苏都依赖于出口贸易,并且都是对方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除外),两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已经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步。在资源上,日本已经失去了觊觎中国的理由。在军事上,日本已经难以单独与中国抗衡。因此,中日关系虽然不是友好的,但却是安全的,并且在经济上是紧密依存的。

  3、 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在展开论述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这是发生在一个北京中学生身上的故事。这个中学生,我们姑且叫他小A。

  小A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务员。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的时候,小A是个初中生,对于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子星大楼被炸,小A的态度是兴高采烈,说美国人活该,谁叫它在世界上这么霸道。我至今还记得小A的母亲向我转述儿子的话时那种惊讶又掺杂着些得意的表情。大家都知道,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小A不可能对“911事件”这种大事做出与众不同的独立判断,他的这种反应,带有很强的群体性。也就是说,当时北京的中学生对“911事件”的群体反应,大致都是这样的。当然,孩子们的群体反应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社会舆论与大众心理的影响。据说当时有一个中国大陆访问团正在美国的一个机场候机,看到“911事件”的现场转播,竟然鼓起掌来,结果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驱逐。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小A故事的佐证。

  下面接着讲小A的故事。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小A中学毕业,父母决定送他出国留学,并且为他联系好了英国和法国的学校,但是被小A一口拒绝。小A的要求很简单——要去就去美国,不是美国的的大学,坚决不上。小A的这个决定,让我这个局外人大跌眼镜。一个在感情上那么排斥美国的孩子,原来在骨子里充满了对美国的艳羡。

  小A对美国的态度,其实也是很多中国人对美国的态度,特别是大多数中青年知识分子对美国的态度。

  在中国,关于美国的话题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高层还是在底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贩夫走卒,无论是关于国际事务还是国内生活,美国永远是一个被用来比较、夸赞、羡慕、嘲笑、甚至咒骂的对象。中国人对美国的爱恨交加可以说到了极致。

  有一个很有意味的现象。单纯地谈论起美国来,人们往往更多地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诟病很多。但是,如果结合国内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与己有关的生活和工作的细节时,相应的美国因素往往就变成了一个正面的标准,人们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处境,对美国生出无限的艳羡之心,美国的形象在这种时刻顿时高大起来。

  对美国的这种爱恨交加的感情还表现在公开的政府事务中。美国是世界上对中国(人权、司法、新闻出版自由、军备发展、人民币汇率等方面)批评最多的国家,作为反击,中国政府和中国的传媒也不断针锋相对地去批评美国。双方都存在着在一定程度上“妖魔化”对方的倾向。但是,中国的政治家们对美国的制度和文化其实是情有独钟的。有一个事例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近年来,中国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巨资,把中国有培养前途的司局级干部送到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去做短期培养,与美国的政府官员做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和学习美国先进的制度设计程序和政府管理模式,以期为我所用。大家都知道,在国际关系中,与中国更友好的西方国家是法国、德国,甚至英国都要排在美国前面。从这个道理上讲,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应该首先选择这些与中国友好的西方大国,可中国偏偏选择了与中国摩擦不断的美国。中国领导人的价值兴趣和务实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骂归骂,学习还是要向最好的老师去学。

  中美两国交往的历史并没有太多的仇恨。早在清朝末期列强瓜分中国的冲突中,美国虽然也常常参与其中,但更多扮演的是平衡和抑制的作用。美国从中国获得的庚子赔款,除了建设一个清华大学之外,还用于培养中国赴美留学的学生。这是别的从中国获得赔款的国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另一所著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也是美国人捐资修建的。美国的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从容闳、詹天佑钱学森、邓稼轩,美国的教育机构为中国锻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精英,支撑起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院对中国学生依然是世界上最慷慨的,他们毫不偏见地把奖学金赠于成绩优秀的中国学生,使得贫困的中国学生可以得到世界上最好的学习和研究机会。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美国人的一种伎俩,用这种手段把中国的优秀人才都挖走了。事实上,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在美国求职并不容易,即便是能够得到工作机会的优秀学生,很多也选择了回国发展,如陈章良、张朝阳等。

  与日美之间完全不同,中国与美国从来没有在对方的国土上发动过战争并且给对方造成伤害。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战争对话,分别是在朝鲜和越南的领土上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算是打了个平手,最后以签定停战条约的方式结束了这次战争对话。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交战双方都伤亡惨重,但似乎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仇恨,因为对于双方来说,这只是一场单纯的战争,并不牵涉谁侵略了谁,也没有造成中美两国平民的伤亡。

  中美两国之间关于战争有美好的回忆。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美国人曾经给予中国巨大的帮助。相对于苏联的援助,美国对中国的帮助无疑是更加无私的。因为苏联之所以援助中国,很大的程度上是要中国拖住日本疯狂的战争车轮,不让它往苏联境内滚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学者在北京回忆二战中对中国的印象,当时这位学者还是一位孩童,在他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位急需帮助的孩子,美国则是对这位孩子负有保护责任的大人,所以美国人自发地捐钱捐物,帮助中国抗战。抗战中著名的“飞虎队”,就是美国人的“抗日援中志愿军”,与中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不同的是,“飞虎队”来中国参加抗战并不是美国的国家行为,而是真正的美国民间志愿组织。当然,这个志愿组织是受到美国政府默许和支持的。

  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对中国负有责任,这种责任延续到在抗战后的中国内战中对当时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支持,甚至延续到美国今天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当然,这里面后来还搀杂进了冷战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因素,以及美国国内新保守主义崛起的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中美关系陷入了谷底。这一方面有冷战中两大阵营对峙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突发的朝鲜战争把两国推到了直接对抗的战场。实际上,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建国精神是心存敬意的。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就明确地表达过这一立场。但是,对峙一旦形成,战场一旦流血,所有的道理都变成了空谈,最要紧的是各自国家的实际利益。中美两国的互相妖魔化,从五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并且随着朝鲜战争以及后来的越南战争的爆发变得更加激烈。

  毛泽东晚年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动把手伸向美国人,为中国与美国重新建立起正常的国家关系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完成了毛泽东的这一心愿,并把中美关系带进蜜月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融洽的中美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

  1989年北京天安门事件的爆发使中美关系再次堕入深渊,次年发生的苏联和东欧的巨变更是把坚持一党专政的中国推到了与西方民主政体对立的前沿。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结束了冷战,也使新保守主义甚嚣尘上的美国失去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新保守主义认为,只有在外部找到一个强大的对立目标,才能凝聚国内的民心,焕发起民族精神,使美国变得更为强大。迅速发展强大起来的中国作为这样一个目标,在美国人的想象中慢慢凸显出来。这也就是美国的鹰派军人在轰炸前南斯拉夫军事设施、政府机构的同时,捎带着把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炸掉的原因。小布什政府上台后,更是明确宣布中国是其潜在的战略对手,加紧了打压中国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理所当然地感到了巨大的压迫感,并对这种来自美国的压迫爆发出愤怒和抗拒的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上述北京那个中学生看到“911事件”的发生会感到解气和高兴的原因。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组织的活跃以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情绪在客观上起到疏解的作用,北朝鲜核问题的出现更使得美国认识到中国对于世界局势的稳定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美两国之间的敌意开始减弱,各项领域的接触与合作开始重新启动。但是,相互之间的戒备之心依然绷得很紧,互相妖魔化的行为也还在持续,贸易的摩擦更是在加剧。中美两国还远远不是朋友。

  中美两国之间会发生战争吗?答案是不会。近期不会,远期就更没有可能。两个拥有核武器并且是拥有第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国家之间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拥有核武器之前总是摩擦不断,但是在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之后反而平静了下来,领导人的互访开始了,谈判代替了军事摩擦。这就是核武器的魔力。

  如果台海之间爆发战争美国会介入吗?答案依然是不会。首先台海之间目前看不到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即使真的爆发,那也是由于台湾领导人公然破坏游戏规则所引起的,而这个游戏规则是由中美两国共同制定的——美国不允许台湾宣布独立,也不允许大陆对台湾动武;而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大陆就不会对台湾使用武力。这就是台海问题的游戏规则。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应该独自承担后果,这是一般的常识。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亲密关系的背后往往隐伏着杀机,强硬对抗之中可能潜藏着温情,而相互之间的厉声责骂却是经济上互相依存的伴奏……国际间的关系就是这样,有历史的渊源,有现实的利益。现实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但历史的渊源也是谁都抹杀不掉的。

  刘方炜

《联合早报网》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新三国演义—中、日、美关系分析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后感
    第五单元  古典名著专题(古代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
    《智取生辰纲》教案
    《空城计》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学设计
    养正中学高中语文《三国演义》导读网…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走近三国人物——《三国演义》阅读指…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我与《三国演义》习作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邮票欣赏
    三国演义读后感6
    中国经典连环画:《三国演义》作品欣…
    《三国演义》赏析
    聆听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欣赏袁阔成…
    《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
    话题:《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故事剧情欣赏
    《三国演义》片段欣赏
    电视三国演义详细资料
    《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动画版《三国演义》的角色设计和剧作…
    新三国演义全集|三国演义动画|三国演…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书心得: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 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分析——曹操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谋士性格分析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2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漫谈三国之 公孙瓒 袁术
    《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读后感2
    漫谈三国之 武将排行榜 (四)
    《三国演义》读后感6
    《三国演义》读后感4
    《三国演义》读后感2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5
    湖北高考文科状元严浩 熟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7
    《三国演义》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演义历史:三国演义几个著名战役分析
    新版《三国演义》战队实力分析
    [乱弹]嘉靖版三国演义交锋分析
    新版三国演义全集分析
    三国演义 分析
    三国演义分析(二)
    三国演义分析(一)
    三国演义分析(三)
    《三国演义》战役分析一
    漫谈三国人物 吕布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的读者分析
    《三国演义》里的20条语录及分析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音乐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1)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2)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人物之分析
    《三国演义》张飞形象分析
    好文共赏——《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战役分析二
    三国演义三大霸主策划分析
    三国演义星座分析修修版
    漫谈三国之 袁绍
    漫谈三国之 张角 董卓 王允
    漫谈三国之 刘备
    漫谈三国之 孙氏三雄
    漫谈三国人物之一 曹操
    漫谈三国之 刘表 刘璋 张鲁 马腾 吉平
    漫谈三国之 武将排行榜 (一)
    漫谈三国之 武将排行榜 (二)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课
    《三国演义》武将中谁最厉害
    《杨修之死》教案及教学反思
    漫谈三国之 武将排行榜 (六)
    漫谈三国之 智囊排行榜(一)
    漫谈三国之 智囊排行榜(二)
    漫谈三国之 智囊排行榜(三)
    漫谈三国之 美女风云
    漫谈三国
    漫谈三国之无能之人
    漫谈三国之赤壁风云
    漫谈三国赤壁风云之诸葛亮
    漫谈三国赤壁风云之周瑜
    漫谈三国赤壁风云之鲁肃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
    三国演义重要战役分析(下)
    诸葛亮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三国演义》任务分析表——张飞
    演义历史:对三国演义中几个著名战役…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论文
    剖析《三国演义》吕蒙之死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术士形象分析
    用博弈论分析三国一些事件
    漫谈三国之 武将排行榜 (五)
    《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学术研讨
    《三国演义》导读
    动画《三国演义》
    单元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
    《三国演义》教学花絮
    第五单元课外阅读训练
    《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堂实录
    刘燕苗:《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三国演义》导读
    重回三国时代煮酒论英雄——武大教授…
    三国演义之中国分析哲学的历史和现状
    新四大名著比拼之《三国演义》战队整…
    ——《三国演义》精彩教学片段
    《赤壁》人物星座分析
    我看《三国演义》
    《三国鼎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漫谈《三国演义》庞统、关羽、马谡之…
    《三国演义》 阅读交流课教案
    《三顾茅庐》一文
    《三国演义》动作语言赏析
    长篇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
    研讨《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心得体会
    《三国演义》服饰鉴赏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三国演…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漫谈三国之 武将排行榜 (三)
    《空城计》教学案例
    语文S版:《孔明借箭》教学设计
    《三国人物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明代文学
    《三国演义》导读训练
    试论《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关键词:《三国演义》作品赏析
    《空城计》优秀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
    草船借箭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三国鼎立 教案
    四大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指导
    《空城计》教学设计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研究型课程教学…
    论文——《三国演义》赏析
    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美文欣赏
    《三国演义》中的对联欣赏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卷首词
    赏析《三国演义》里杨慎的《临江仙》
    “三国演义”动画版歌曲赏析
    作品引用资料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
    《中华成语千句文》《三国演义》说课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
    陈光镒《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连环…
    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课教学设计--《赤…
    三国演义的摘录并赏析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摘录
    《三国演义》中诗叹张松赏析
    揭密《三国演义》中的十大灵异事件!
    后发治人 多谋者胜——彝陵之战赏析
    《新三国演义》主要角色造型图曝光
    “三国演义赏析”三国歌词赏析
    明清小说讲稿:第二讲2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