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语文 陈亚娥 K二2 课题:《三国演义》导读
1.评议者:导读课的定位准去,“导”得到位,尤其是整体框架方面,整个教学过程舒缓有致,教态从容,教学语言亲切。整堂课上得很成功,最好还能注意到虚与实的概念与故事的真实与虚构的不同,还有多关注“成品”《三国演义》本身,而非制作过程。 2. 评议者:讲解很是中规中矩,资料较为丰富,条理清楚。但课堂氛围有点沉闷,课件如能添加些图片或影音文件,也许会更生动些。 3. 评议者:几个计谋或许可以不用讲解那么清楚,学生回答,老师投影后,取重点突出其作用(推动情节或体现人物)即可;导读:是否激发学生想去读的兴趣即可呢,即无需内容介绍太多;师生互动不多,课堂内容多,面面俱到,较无重难点,突出之感,小结偏长;教态好,思路清晰。 4. 评议者:结构完整,符合导读课要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吸收;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流利标准;课件效果不佳,屏幕模糊难辨。 5. 评议者:课堂容量大,教师基本上还是起到一种灌输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度尚有待提高,课题为《导读》那么应尽量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6. 评议者:选题不错,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若在教学中能增加一些学生参与的环节,效果是否会更好些? 7. 评议者:从成书背景,到结构,再到艺术成就,主题思想条理清晰,宏观把握,点面结合,教态从容.既然是“导读“,当重在导,导什么,怎么导?教学内容的定位,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考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评议者: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表达哦流畅,准备,教态自然;本节以授课式教学为主,未能真正体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缺乏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建议可以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来描述故事情节;课堂生动不足,建议利用好多美图辅助教学,适当插入一些《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影段或有关的图片。 9. 评议者:既是《三国演义》,是否教学设计成《导学》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精讲,学生多参与,多发表对《三国演义》的体会和见解。 10. 评议者:课的主题是有趣的,有许多发挥的空间,但教师应当注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应培养学生搜取,分析信息的能力;应多给学生空间,避免教师“一言堂”。 11. 评议者:教学设想得不错,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主题思想,艺术特点,整体框架)来阅读《三国演义》,可避免学生只是将注意力放在情节欣赏上,只是在借助战争分析《三国演义》的艺术手法“一点”的教学实施中,对战役的分析投放时间再简单,此外在激发阅读兴趣这一点上还做得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