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系列之《中国小说欣赏》课例
品名著,话三国
——漫谈《三国演义》庞统、关羽、马谡之死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国演义》的创作原则及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塑造手法。
二、 过程与方法
课前指导学生阅读落凤坡凤雏殒命、关羽大意失荆州、诸葛亮痛失街亭等情节,鼓励阅读全书,课内以讨论、探究为主,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争鸣,倡导创新。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庞统、关羽、马谡等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修身养性,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庞统、关羽、马谡等人物形象的剖析及小说的创作艺术。
[教学难点]
《三国演义》“三分虚构,七分真实”的创作原则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手段]
辅以CIT课件
[教学设想]
《三国演义》是新课程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要求了解的一部小说,教学目标要求:“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而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只是两个课时,如此长篇巨著,该如何入手,从哪里突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学生交流、学习、共赏,让学生真正地有所收获呢?照搬教参显然不可能,灌输性的教学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尤其是选修课的教学特点。要上出选修课的探究味道,教师本人对小说必须有所研究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发现,在小说中,庞统、关羽、马谡这三个人物的死亡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个人物的死亡都是蜀汉衰亡的转折点,也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三个转合点,从这三个人物入手,既可以帮助学生从纵向上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可以把小说的主要人物带出来,同时,因为失街亭、失荆州、落凤坡凤雏殒命、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故事,以此为切入点,便于探究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上的特点。此为笔者在设计此课的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一、 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听着这熟悉的乐曲,我们仿佛再次走进风云变幻的三国争霸故事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想大家对这部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已经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已经阅读或正在阅读了。
我记得何志海同学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一本书,犹如品一道菜,狼吞虎咽只能解决腹中饥饿的问题,细嚼慢咽,方能品出菜之色、香、味。我们很多同学读书,尤其读小说,喜欢看头、看尾,看中间,满足于了解故事情节,而对书的艺术手术以及书中人物所折射出来的人生百态,从来不去思索,如此读书,最多只能读出“满纸荒唐言”,而读不出“一把辛酸泪”,更不会从书中得到你为人处世亦或写作方面上的借鉴。
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你们读《三国演义》,有没有对书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某个情节、或者小说的艺术手法有过疑问并做过一些探究呢?(学生发言)
二、 引入话题
说到诸葛亮,大家感慨就来了,在书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超乎神奇,近乎完美!鲁迅也有言“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们知道,《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显著的性格特征,刘备之仁,曹操之奸,张飞之莽,关羽之义,尤其诸葛亮,作者更是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故事,如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等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个光辉的艺术形象。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诸葛亮如此神奇,小说第57回里,司马徽也曾预言伏龙、凤雏两人,刘备若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可为什么,诸葛亮最终还是没办法让蜀国问鼎中原?是司马徽欺骗了天下人,还是诸葛亮欺骗了天下人?还是罗贯中本人自相矛盾?(学生发言)这其中的因素或许很多,有蜀国人才不继、阿斗无能等客观因素,但细细想来,诸葛亮本人的主观因素也在其中,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小说第91至94回里,诸葛亮平定南方后,上《出师表》起兵北伐。北伐初战,蜀军大破曹军,夺取陇西三郡,随后又整顿兵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眼看长安指日可待,刘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愿望就要实现,然而在这紧要关头,小说却来了个“痛失街亭”的千古遗恨。让人扼腕叹息呀!现在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街亭失守,谁该负主要责任?再想想作者为何作这样的安排?
三、 讨论、探究,实施重难点。
探究一:街亭失守,谁该负主要责任?
(讨论前观赏影片片段:马谡三笑)
(1、从人物形象本身来看,马谡因不顾实际,生般硬套兵法,更兼狂妄自大听他言,致使街亭失守,其过失行为直接导致了蜀军北伐计划的破灭,也使自己丢了性命,并背负千古骂名。而诸葛亮也一时糊涂,既有用人不当,也有战略失误的嫌疑。2、从小说艺术手法来看,街亭失守,其实是罗贯中特意安排的一个转承点。因为《三国演义》乃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家一方面要展现人物鲜活的个性,一方面又要尊重“三分归晋”的历史事实,小说前部分,诸葛亮凭借着天赋神奇的力量提升了蜀汉国势,如果街亭不失,则蜀汉国势日强,诸葛亮会灭了曹魏,甚至会发展到蜀国统一中原,这就与历史事实相违背了,诸葛亮再神奇,罗贯中也不可能让他改写历史,所以,当故事情节发展到与历史事实相背离时,小说家只好借助一些“遗憾”“过失”来使之合理。这些看似矛盾的“遗憾”和“过失”正是小说家的高明之处!)
——提问:高明,这词不能轻用,如果罗贯中前面只顾忙着打造诸葛亮的形象,越写越高兴,最后才想起要与历史像吻合,于是匆匆设计了“失街亭”这个情节,那我们就不能说他高明。因为一个结果的出现,是由多个细节的失误共同造成的 。那么大家想想,在小说里,像“失街亭”这样看似遗憾的高明之处还有吗?
探究二:试从人物形象和小说艺术手法两方面分析“关羽大意失荆州”。
(举一可反三。关羽之死,跟其性格因素有关,大家都知道关云长之义薄云天,但别忘了,关羽因为神勇异常,战功赫赫,从而滋长了他刚愎自用、骄狂自大的毛病,可以说,关羽之死,死在一个“骄”字上,子古骄兵必败,正如明代吕坤之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自”。而从整部小说的构建来看,关羽一死,吴蜀联盟破裂,张飞、刘备跟着去死,蜀汉国势衰落,诸葛亮虽力挽狂澜,但终究没法改变蜀国衰亡的历史命运。)
——前后联系一下,同学们再想想,关羽之死,还跟哪个人物的死亡有关呢?
探究三:拿什么拯救你,我该死的庞统?
(庞统该死,他不得不死。为何?庞统号“凤雏”,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曾为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但因庞统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往荆州投靠刘备,但又因为同样的原因,刘备只让他担任了小小的耒阳县的县令。在任期间,庞统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他的才华,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副军师。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庞统之死,跟其经历性格有关。其与众不同的相貌,怀才不遇的经历,谋定天下的才能,造就了他恃才傲物的个性和不甘“龙”在先,“凤”在后的嫉妒心理。正是因为这个,他急功近利,明知取西川一时不可为却仍一意孤行,最终命丧落凤坡。而庞统则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大家知道,隆中对是诸葛亮谋取天下,兴复汉室的著名战略,而庞统则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诸葛亮分析当时天下形势,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唯一可的是荆州和益州,因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是无能之辈,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取得荆州、站稳脚跟是第一步,其次是西取巴蜀,跨有益荆两州,建立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然后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统一天下。当时刘备已联合东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南下的曹操,又趁机取得荆南四郡,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目标。不久之后,经过精心策划,入川取益州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诸葛亮、庞统作为刘备的两大军师,前者负责留守荆州、巩固后方,后者负责辅佐刘备,进占益州。在当时的情况下,进占益州和巩固荆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进占益州,不能实现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大业;不巩固荆州,则进占益州的行动缺乏可靠的后方保证。要同时完成这两件大事,必须要有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人才协助刘备才行。所以说庞统是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然而罗贯中只让他随刘备入川小露一手后就安排他死在一个无名小辈张让的乱箭之下,让读者痛心不已,为什么呢?老师第一次读三国时就百思不得其解,现在谁能告诉我?大家知道,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人物,如庞统不死,其戏份必会增加,诸葛亮的光芒就会削弱,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为了诸葛亮,他只好牺牲庞统。庞统死了,这迫使刘备不得不改变原先的人事安排,调诸葛亮入川,这才有了后来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想想诸葛亮若坐镇荆州,荆州就不会丢,关羽就不会死,诸葛亮的“隆中战略”有可能就会实现了。那么“三分归晋”的历史有可能就要改写了。但是,庞统死了,关羽死了,街亭丢了,蜀国亡了,诸葛亮的形象却树立起来了,小说情节趋于合理了。小说家就是通过这些看似矛盾的“失误”和“遗憾”,一方面尊重了历史,另一方面却让读者不因诸葛亮没有统一中原而否定他天赋神奇的智慧并使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不朽的艺术形象。
小结:庞统、关羽、马谡之死,原因有三:
1、跟其性格因素有关;
2、是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
3、是与“三分归晋”史实相吻合的需要。
至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小说家的高明,从中也悟出了《三国演义》的创作艺术:
1、人物形象塑造上:类型化、绝对化,甚至带有一些夸张的色彩。如诸葛之智、关羽之义,刘备之仁等。
2、在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上:“三分虚构,七分真实”,一方面展现人物鲜活的个性,令一方面又要尊重历史。
3、在情节安排上:腾挪跌宕游刃有余,曲折承转恰到好处。
四、 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
讨论:庞统、关羽、马谡死了,我们在生出几分遗憾的同时,是否能从这几个人物的身上得到一些为人处世上的借鉴呢?
——庞统、关羽、马谡,三个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轻狂自负。但各有不同,马谡是因为死读兵书空自负,脱离实际少经验;关羽虽身经百战,但却目中无人,庞统则死于他的嫉妒心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应该说,这三个人,都决非等闲之辈,诸葛亮七擒孟获,使“离间计”迫使司马懿下野,都是马谡的计谋;关羽有万夫不挡之勇;庞统则无论是作战还是治国都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从这三个人的死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人虽无完人,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地完善自身。假如马谡和关羽能多一份谦虚,少一份轻狂,也不至于丢了性命还毁了自己一世英名。庞统若能少一份名利心,多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泰然若素的心理,也不会使自己英年早逝。文学其实就是人学,我们三亚一中的主体文化精神之一就是“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学习”,该如何做人?在浩瀚的文学之林里,你总是能找到一面镜子,照出你人性中的弱点与不足,也照亮你漫长的人生路途。
五、 布置作业
就庞统、关羽、马谡之死写一篇评论,可以从人物本身的因素去谈,也可以从小说的艺术手法去谈。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面独到。倡导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