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罗氏执笔,英雄洒泪壮志难筹,西游玄藏仁心侍佛,行者侠骨万载称颂。
红楼一梦泪洒潇湘,多情公子遗恨怡红,水泊梁山群英啸聚,替天行道千古留名。
昭君出塞和亲掌婚,美人奏曲汉宫秋月,玉环演绎贵妃醉酒,仙子柔情绝世经典。
西施奉献复兴越权,无知红颜催化吴政,貂蝉东汉苟延残喘,为保社稷万年流芳。
—题记
如果说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揭开了欧洲长篇小说的序幕,那么,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奠基之作的问世,至少要早上200年。元末明初,中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逐渐成熟,出现了一系列的精品之作,与短篇小说、戏曲、民歌等一起成为明清文学中最辉煌的部分。
最近有幸读了三国演义,感觉这本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还是有较强的可读性。一个个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本书也教会了我一件事:文学不是历史。
《三国演义》本源于话本的“讲史”类,讲述后汉时期魏、蜀、吴三国分立,最后统一于晋的历史故事;然而与正史之间却有较大的史实差距。创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历史进行部分改造,抑魏扬蜀,善恶归类。然而人们依然饶有兴味地阅读它,信赖小说的真实性,这不得不归功于创作者的巨大艺术才力:巧妙的织织剪裁,环环紧扣而又张弛相间、盘花纽式的结构,语言文字和内容相适应性,长幅的历史画卷,是其优长所在。但是,就我个人感觉来说,给后代留下的影响,弊大于利。可能是因为作者的感情色彩偏重于蜀国吧,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诸葛亮来说,他将蜀国内政治理的井井有条,屡次出谋划策辅佐蜀主,这些都是他的功绩不错,但对一个普通人提到他,你第一时间能想到什么?羽扇纶巾?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三气周瑜?空城计?想必也就这些了吧。但是,且容我将这些史实一一说来你听。
首先,羽扇纶巾。引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这里可以明显的看出,羽扇纶巾所指的是周瑜,这里是罗贯中为了塑造艺术形象,才硬从周瑜身上扒了下来,生套在诸葛亮的身上。当然,你可以说羽扇纶巾,是当时儒将的统一装扮,我也提不出什么异议来,那好,我们接着往下看。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在诸位的心里想必不陌生了吧。一提到这四个字,脑子里面一连串的画面立马浮现:周瑜怎么设计害诸葛亮啦,诸葛亮跟鲁肃怎么求情啦,曹操怎么傻的没边啦,不一而足。但是,我可以无情地告诉你们史实的真相:草船借箭的本是孙权。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我不怕击碎大家心中的形象,但是真实本身就是最可怕的,这点必须承认。
借东风。这个……暂且可以说是基本不切实际的吧……没听说三国时期还能人为预定天气的……你会说,诸葛擅于观察天象,可以预测到什么时候会起东风,那么好,诸葛会预测天气,东吴就没人会?不可能吧。无论怎么说,这个从逻辑上也是完全说不通的。所以,正确的史实是周瑜和黄盖观察天象,预测出那一夜会吹起东南风。至于火烧赤壁,这个莪不敢妄加评论,一说是曹操自己烧船撤退,一说烧船退曹的是周瑜。但是可以肯定一点,整个过程都没诸葛亮和庞统什么事。
舌战群儒这一事件在理论上我不反对,但是绝对没有演义中说的那么神。如果说东吴的几个老顽固同意投降曹操,我还勉强可以相信,但是作为吴主孙权,第一个不想到把周瑜调回来问清楚,而选择先行询问敌友不清的诸葛亮,这不是很反常么?退一万步说,就算孙权一时糊涂,鲁肃总不会也跟着犯糊涂吧?再退一万万步说,鲁肃也跟着犯糊涂,但是老将黄盖,程普,中坚力量吕蒙,凌统,甘宁,蒋钦,周泰,以及新兴血液陆逊,太史慈等,哪个不是坚定站在周瑜这边?所以来说,就算真的有舌战群儒的史实,故事也只能到此为止,语激孙权等等的事件都是不可能的。
三气周瑜更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翻开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但是既不是曹操的正统又不是刘备的道统,孙氏只能算地方割据势力,在后世哪个朝代都不会受到高的待遇。周瑜这么高其他集团的人物又何以自处?所以他们非要在周瑜原本完美的脸上抹点泥。其他的不说,他们想周瑜年纪轻轻就这么成功一定是骄傲自满得很,少年得志又这么自信那一定是年轻气盛了。虽然历史上的周瑜当大事时也不算年轻了,而且他是最谦逊有礼貌的,但在三国志平话中他就已经是骄傲自满的代表了,因为在凡夫俗子眼里这样优秀的人物加之又少年得志不骄傲才怪。今天的周瑜再想平反,年轻气盛这一条他也是很难反干净的。因为周瑜咄咄逼人的谋略风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他谦让服人的个性真的很矛盾。有时也觉得史书上的周瑜有点完美得不食人间烟火,可能加上年轻气盛这一条看上去更生动更有灵气更像个活生生的人,但那样他已经不完美了。周瑜受到更大的贬低和歪曲当然是演义了。为了美化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罗贯中可说是耗费了心机。因为诸葛亮除了在刘备死后有些作为外,在此之前除了出使了一次东吴余下的事就是为刘备管管粮草足食足兵而已,要拔高他不用非常之策可不行。于是只能对不起周瑜了。再说如前所述周瑜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大绊脚石,演义的主题就是尊刘,谁叫周瑜曾经和刘备过不去,对不起你也是应该的。而周瑜这么优秀功劳又这么大,把他的功劳夺过点也够诸葛亮形象美一阵的。另外周瑜这么这么完美好最让人嫉妒了,现在也让你尝尝嫉妒别人时的难受!而且被你这么有本事的人嫉妒的人,他的本事不是大到海里去了?于是余下的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历史上毫无过结的周瑜和诸葛亮成了水火不容的对手,诸葛亮夺走了周瑜的功劳夺走了他优秀的品格,这还不算还要夺走他的生命,在周瑜死时还不放过他,逼着他说下“即生瑜, 何生亮”这句名言,硬要周瑜在临死时在诸葛亮脸上再涂点脂粉。罗贯中对周瑜也太残酷了!好好的周郎何止脸上被涂点泥,简直是带上了大泥罩已经面目全非了。但这毕竟是小说,里面的周瑜诸葛亮只是文学形象,而演义用周瑜陪衬诸葛亮这一手法在塑造人物上还是成功的。周瑜虽变成了另一个人但他毒中还是有点美的,这是原来的周瑜坯子太好,虽歪曲丑化得不成样子他美的本质还是抹煞不了的。“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程普。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周瑜并不是像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气量窄小,而是具有相当高的人格魅力的。有言云“有仙人之酒,曰醉蝶酿,不觉自醉,如化蝶一般。”我感觉这才是正史中的周瑜,人中的“醉蝶酿”。
空城计从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如果按原文来说,事件不动的话,可以有多种推论,而说司马懿畏惧城内有蜀兵的推论无疑是最愚蠢的一种。如果是畏惧城内有蜀兵,派一队人前去送死,去城内探探虚实,本身就是最现实的应对。况且真正的诸葛亮就在眼前,派一个射手直接来一箭,看看诸葛亮的反应,岂不比直接撤兵更妙?所以,可以肯定司马懿绝对不是畏惧城内的蜀军。那么他为什么退兵呢?这里也要说到诸葛亮的聪明。诸葛亮是在冒险没错,但是他几乎是稳操胜券。因为司马懿本身有篡位之心,那时魏主不可能没有察觉到,所以一旦没有了诸葛亮,司马懿的下场可想而知。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这里就不赘述了。所以可以说,这是内政与内政的心理战,绝不是原文的兵法交锋。这点也和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相符。他本身就是擅长内政的丞相。
说了被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被扣上大泥罩的周瑜,再来说说被演义中严重贬低的东吴。按照演义来说,东吴不是一个起眼的国家。但是,吴君却是三国之中最长寿的,吴国也是最后灭亡的,这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正史中的东吴能人辈出,斩华雄的孙坚,“子义舍我,当复与谁”的孙策,文武兼备的全才吕蒙,有情有义,勇猛而冷静的甘宁,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作为作者呢?对他们的描写,笔锋是不是淡了,恐怕不用我来说明了吧。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旷世奇作,但是说到它对后世的影响,我实在是不敢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