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陈叙百年,该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所叙故事起于184年黄巾起义,终于280年晋武帝灭吴,“三分归一统”。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间各个社会集团之间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生动画面,表现了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
(一)《三国演义》真实地再现了公元3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暴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无数封建政治集团,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彼此征战,形成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作品十分明显地流露出对军阀罪恶的痛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修髯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中所说的“欲知三国苍生苦,请听通俗演义篇,”就道出了全书的这一倾向。
(二)《三国演义》明确地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民大众的愿望。书中虽然存在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论思想(毛本尤为突出),然而,反对分裂,拥护统一的倾向,则是显而易见的。而究竟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或政治集团来统一天下,这却是全书思想内容的关键。历史上的曹操,为统一国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三国演义》赋予曹操的却是奸诈、残忍、骄横、多疑的品格,不仅写他“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政治品格,而且还通过残杀吕伯奢一家等情节写出了他的道德品格,从而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以“宁使我负天下人”,“休使天下人负我”为信条的奸雄形象,使他集中了封建统治者种种恶劣的品格。与曹操相对立的另一个军阀刘备,在作者笔下,则具备了一切美好的品格,成为一个“宁死不为负义之事”的贤明君主,正与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形成全书自始至终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性。作品中的刘备,爱民如子,忠厚仁义,礼贤下士,终生为复兴汉室而奋斗,整个蜀汉集团中,君臣如同手足,将领皆为忠义之士。故在军事、经济各方面的实力皆不及孙、曹的形势下,而终于能占有西蜀,与孙曹鼎足而立。对这一切,作品中充满了赞誊。很明显,刘备及整个蜀汉集团,实际上正寄托着作者及人民大众的政治理想,希望能有像刘备那样的明君,像孔明那样的贤相,并由他们统一天下。这也正是“拥刘反曹”倾向的实质。当然,这样的理想和愿望并没有实现,刘备、诸葛亮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因此,全书又具有某种悲剧性色彩。作者生当元明易代之际,表达这样的理想和愿望,也是一种深沉的寄托。
(三)《三国演义》热情歌颂了忠义、勇敢和智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活跃在政治军事舞台上的杰出人物。关羽,作为蜀汉名将,除了勇武,更重要的是他的忠义。他身陷曹营,不为金钱美色所动。为寻找刘备,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是对刘备的忠义。为了表现关羽的义,作品甚至写他华容道义释曹操,为义而不分敌我。诸葛亮,为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一片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他又是智慧的化身,在复杂纷繁的斗争中,表现了超人的预见性。对于这些,作品无不给予热情的歌颂。
(四)《三国演义》也存在着明显的封建糟粕。例如在毛本中得到强化的历史循环论、正统观念等等,都是落后的封建主义历史观。此外,作品中多处出现的封建迷信的描写,当然也是应予否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