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笑对人生﹐你的理想就实现了一半。再加上敏锐的眼光和果断的行动﹐
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成功
【教学反思】
初二的学生对于诗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尽管他们还不能鉴赏地很全面透彻。主要原因是因为知识的局限,尤其是对于作家身世的了解太少,这一点影响了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因而在教这篇课文前我也阅读了不少有关苏东坡的书籍,但是因为课时的安排和时间的局限,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对于作家的介绍内容就显得单薄了。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诗词的鉴赏也是如此,在准备的时候因为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难以把握,所以也寻找了许多鉴赏文章来阅读,发现对于词中“天上宫阙”的理解就有两种说法,有人理解为苏轼想成仙而飞去的天上,有人理解为暗指朝廷。从学生的能力水平来看,我觉得理解为朝廷可能太深了点,所以在上课时我就没往那方面引导,而主要是通过学生的理解来让他们自己体会出作者要抒的怀。
其实一直在思考被许多老师都说成很难上的古文课应该怎么上,这堂课就作为一例与各位共享,也请大家不吝赐教了。
【评课之一(胡老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新教材八年级下册,这着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全词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听了张老师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张老师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