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常规课。学生能够在领会文本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对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领会,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反应进行反思,发现有以下几点做得不足:
一是对学生的了解不甚到位。光知道学生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他们与家人的团聚甚少,但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并不太喜欢把与家人的情况告诉别人,尤其是在课堂上,面对那么多同学,他们很不情愿将自己家的事说出来,因此,虽然也很赞同苏轼的想法,但联系个人实际时明显不足。在“教学活动4”中的交流、探讨环节的实际操作中,没能完全体现出设计该方案的初衷。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也只是将个人实际情况轻轻带过,不愿多说,只表示会更珍惜亲情。
二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担心没有讲到位,生怕哪个知识点没讲清楚,所以课堂上分析得太多了,学生自己去理解体会的时间太少,很难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发现。对于这一点,本人在上课前也能想到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只是在走进教室里,站在讲台边,面对学生时,各种担心又产生了:学生真能自己去理解和体会吗?
三是在“教学活动3”中对名句的品析鉴赏环节,果然出现了预料中的情况,那就是整首词从头到尾的句子,都有学生表示喜欢或让自己感动,说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因为喜欢,所以喜欢”,也有学生说,以前学《山米与白鹤》时不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嘛,昨天你还恨着这个人,第二天你就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他了,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的,同样,喜欢一个句子也不需要理由。这两种说法让全班同学开心了好一阵子。对于这个我还得绕个弯子把他们带回到语文上来。这样环节的设计以后还得注意。
纵观整节课,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教学活动1”中,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梳导、理解。对于苏轼,学生们挺了解,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学过他的《浣溪沙》《记承天寺夜游》等作品,对他的遭遇如曾经被贬到岭南一带,到北海合浦这些个事情还是挺感兴趣的,对他的性格如开朗、风趣,他和朋友之间、弟妹之间的趣话,也挺熟悉。这个环节的教学实际操作中,学生很感兴趣,对他的相关情况反应也快,这些很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二是在“教学活动3”中第二个环节所设计的问题内包含的第一个小问题:月亮在汉语中还有哪些称呼?学生们的兴趣突然高涨起来,七嘴八舌说了两三个,当我把其它的称呼补充出来后,学生们一个个非常惊讶:“这么多!”然后在众多称呼的比对中,也很自然地发现“婵娟”是最美的,从而更能在词末感受到苏轼在那种月圆人难圆的情况下乐观、豁达的心情。当然这个问题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汉语的魅力。
综合以上的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可一厢情愿地觉得、认为应该是如何的,而是要全方位地熟悉他们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家长、家人。
第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要高估,但也不能低估,要善于、敢于发现并肯定他们的学习能力,并辅以相应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课堂交给他们。
最后一点就是,问题的设计不但要立足文本,立足学生,更要立足汉语文化,时时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