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交代当时苏轼的状况,父母亡故,爱妻去世十年,与自己关系紧密的弟弟子由均在山东为官,相距很近,却也有七年未见;自己虽然在密州任知县,但密州是个很穷的县,仅产麻、枣、桑树,“余仕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故借与“月光”的对话,来自嘲、自解、自慰,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这样理解会更深一些,为下一步教学环节作铺垫。
3. 苏轼的文学成就是排在“宋代六大家”之首的,而且他又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又懂绘画善书法;为官时既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又是历代皇后真挚友人,连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意;他的思想复杂,信佛,但是却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以儒家的正统思想来正视人生,以道家的无为思想来简化人生,所以他一生蒙受许多冤屈,却能豁达开朗度完余生。而这首诗正是诗人豁达开朗的最好诠释,又是众多吟诵中秋诗中少有的这样的主题。而作为凡人,总难免有不愉快的事碰到,尤其是中秋夜总有无法团聚的人,故一直以来人们把吟诵此诗作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于是就有“此词一出,余词皆废”的高度评价。要将此意传达给学生尽可能把其他诗人的中秋诗引进作比较,这样学生在与东坡大师对话时 ,就 不至于跑题太远。当然,如果能将此文作为定篇来教,就像黄荣生老师教导的那样,上他两三个星期的苏轼作品,看一看大师林语堂写苏东坡传,再来与苏轼对话,那就不会发生学生自以为比大师更懂超脱的尴尬场面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