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09年上半年市直小学期末调研考试
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一、命题特点
(一)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何,过去、现在以至今后依然应当作为测查评价的重要内容。本套试卷注重在运用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助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适当降低计算的繁难程度,重在考查学生对法则、方法的掌握和认知的程度。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以填空、选择、判断或计算等较传统的题型进行,权重均达到70%以上。在题目的表述上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稍有不同,同一年级段相对一致。
(二)突出重点,让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成为知识能力评价的重要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与推理能力、应用能力,这些方面是学生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本套试卷在命题时对这六个核心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以期在两方面发挥作用:既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情况作全面了解,又对区域内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导向作用。
如考察学生数感的题有:
一年级试卷第三大题的第3小题:红红和玲玲一起踢毽子。红红说:“我踢了43个”。玲玲说:“我比你踢的多得多,但没超过90个”。玲玲踢了( )个。有45、89、98三个答案供选择;三年级试卷第一大题的第7小题: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单位名称;五年级试卷第一大题的第8小题: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是( )等等。
又如考察空间观念的题有:
一年级试卷第二大题的第9小题:让学生看图填出是由几个长方体组成的;五年级试卷第五大题“动手试一试”: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六年级试卷第二大题的第5小题:有2盒磁带,用下面三种方式包装,第( )种方式更省包装纸。(有侧面重合、底面重合、前面重合三种摆放方式供选择)。
(三)体现本质,选择实质性问题,关注思维的过程与方式
所谓实质性问题,就是问题能体现数学的本质特征,关注思维的过程与方式,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在“细枝末节”上为难学生,更不做文字游戏,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如六年级试卷第八大题(统计与概率):某同学不小心将墨水泼在作业纸上,把画好的统计图毁坏了(如图),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后面的数学问题。(题目详见试卷)
本题将百分数知识、比的知识与统计图巧妙地结合,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化
将开放题引入教育评价,是数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又一趋势。开放性问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因为开放性试题改变了传统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它具有以下功能: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本套试卷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如五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的第2小题: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是多少?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又如第七大题的第4小题:一个长10cm、宽8cm、高5cm的密封玻璃缸里装有200毫升水,如果用不同的面作底放在桌面上,最高水位是多少?最低水位是多少?
二、成绩统计
表一:市直八所小学上报的1~5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统计表
年 级 |
参考人数 |
高分率 |
及格率 |
平均分 |
一年级 |
1526 |
70.7% |
99.2% |
91.1 |
二年级 |
1411 |
56.2% |
99.1% |
88.9 |
三年级 |
1187 |
56.2% |
97.1% |
83.1 |
四年级 |
1451 |
77.4% |
98.8% |
87.9 |
五年级 |
1427 |
73.4% |
95.1% |
83.6 |
(注:1~2年级90分以上为高分,3~4年级85分以上为高分,5~6年级80分以上为高分。)
表二:市直八所小学六年级数学调研考试成绩统计表(教研室统一阅卷)
学 校 |
高分率 |
及格率 |
均 分 |
学校一 |
81.1% |
95.8% |
88.4 |
学校二 |
95.9% |
99.0% |
94.4 |
学校三 |
92.5% |
100.0% |
92.9 |
学校四 |
46.1% |
73.7% |
69.9 |
学校五 |
67.9% |
86.1% |
88.3 |
学校六 |
74.8% |
90.2% |
80.9 |
学校七 |
59.4% |
81.2% |
84.0 |
学校八 |
80.0% |
100.0% |
78.2 |
合 计 |
80.1% |
93.1% |
87.2 |
从表一反应的情况看,我市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均达到课标要求,三、五年级的均分较低,可能与试题难度稍偏大有关;从表二反应的情况看,各校学生素质差异很大,学校之间的成绩严重不平衡(均分相差近25分),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综合表一、表二来看,六年级的高分率较高,而合格率较低,说明六年级学生的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可能受初中选拔考试的影响较大。
三、学生答题情况综合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牢。 从1—6年级的试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以六年级为例,计算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92%,填空题的样本平均得分率达到了87%,分别高于本年级样本平均得分率。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从学生的填空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较强。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所占分值达到填空题总分的8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创新思维能力强。 “灵活开放,注重创新”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原则之一。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灵活、开放的试题。如五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的第2小题: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是多少?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学生的答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甚至机智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由此看出,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3、解决问题方法活。 “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是我们本次命题的又一原则。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如六年级试题第五大题“动手画一画”:给出了操场长与宽的实际距离,要求按1∶10000的比例尺画出这个操场的平面图。学生有用解比例的方法求长与宽的图上距离的,也有用算术方法求的。正确率虽然不高,只有66.7%(主要是作图不规范扣分,有用钢笔画图的,有画完图不标图上距离的等等。),但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4、学习习惯培养好。 抽调上来的试卷,90%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端正。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二)主要问题
1、空间观念不强。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如六年级试卷第一大题的第4小题“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同样大的长方体,原正方体的表面积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的比是( )∶( )”,实际上学生通过模型想象可以得出:原来表面积是6个面,切后增加了两个面,是8个面,所以答案是3∶4。此题学生的正确率只有72%。虽只举一例,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2、计算能力未过关。虽前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出了充分肯定,但努力的空间还是有的。以六年级为例,第四块“小小神算手”主要包括直接写得数、简算、解方程和列式计算四个大题,总计28分。全对的占33.9%,错一题的占22%,错二题的占23.7%,错三题以上(包括三题)的占20.4%。主要问题是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计算不过关,如:第2小题的第3小题,“3+3/4÷3/4+3”的正确结果是7,但学生的得数有10、9和8的,一道比较简单的加、除混合计算,数不大,计算量也小,学生却容易出错,这里面的原因实在有必要深入分析。
3、学生审题不严谨。部分学生缺乏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拿到题目后往往想当然,凭主观意愿来解题。以六年级为例,第七大题解决问题的第1小题,是一道典型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也是课标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的内容,可实际上把它当成分数乘法应用题来解的学生占到了20%,这个比例相当大,应该不是知识层面的问题;又如第一大题的第7小题“32米增加它的1/8后是( ),再减少1/8米后是( )。”第二个空出错率竟高达40%,学生把“1/8米”当成了“1/8”。这种情况反应出学生思维停留在表面,不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本质,思维缺乏深度。
4、教师要求不严格。具体表现有:作图方面,学生画图不用铅笔,画完后不标相关数据;卷面方面,不在规定地方填写答卷人信息,做错了用涂改液,改正纸甚至随意涂抹;答题方面,内容颠三倒四,杂乱无序等,这些细节还需要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逐步规范。
四、思考与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尤其是概念和起始课。建议教师要抓实教学的基础性,关注教学的缺失性。任何一类新知的教学都要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入,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就让让学生在操作、实践等探索活动中充分地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毕业前的复习准备,具体的知识学习仅仅是个载体,教师应以此为基础,从各个角度的“变式”追问和多样化情境练习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在平常教学中,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面对较复杂解决问题的教学时,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展示,要引导学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水平。
(2)加强知识脉络的整体把握,重视能力发展。
教师平时要加强备课,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和教材。一节课的学习并不总是给学生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而是要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找到知识间的关联,跨单元、跨年级地统领教材,用最简洁的方式将之有效地串联起来结成“知识网”。结合教材,尽量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学习材料,少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进一步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加强学生数学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使《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得到更全面地落实。
(3)加强分层教学,重视质量提高。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从总体统计结果部分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所以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客观地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特征和学习差异,从考试结果中挖掘信息,通过结果去发现问题,去判断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学习水平,加强学法指导,多关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尽量做到分层次教学,分层次辅导,分层次布置作业,以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求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习惯培养,重视养成教育。
有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好习惯是成功的阶梯。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从卷面上看,部分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导致失分。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良好习惯,就很容易进入自我学习的阶段,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证。 从考试结果看,我市绝大部分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到位,特别是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但从全市毕业班级最高与最低平均分的较大差异上看,有些教师的教学还存在规范要求不到位、基础训练不扎实的问题。特别是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一些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不够精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巩固和发展。
总之,重视教学全过程,重视教学中的问题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将总结本次考试的得与失,坚持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改革,更好地引导课堂教学,为提高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