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留”出的教学意境
——朱乐平《圆的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荆门市竹园小学 刘治国 刘洋
“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创造出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在美术作品中运用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和当代齐白石的《虾》。
艺术如此,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留白”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教学哲学。朱乐平老师《圆的认识》一课为我们提供了数学课堂教学“留白”的经典范例,收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
本课中朱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深入探究圆的特征,就“什么是圆”这个问题历经三次讨论,大胆留白,让学生独立思考,经历从初步感知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大思无极——“留白”让思考更深刻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讲解一道题,在读题之后就开始一个接一个问题提问学生,很快就问出了结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一遍遍提醒、提示;学生做练习,正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就开始一遍遍强调应该注意怎样联想、注意运用哪些知识点、注意书写格式……这种“短、平、快”打乒乓球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约束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在这节课中朱老师就“什么是圆”三次提问,并逐步加大难度。在第一次提问之后朱老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适当“留白”,传递的是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鼓励,并没有急于提醒、提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大辩无争——“留白”让讨论更深入
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开始分小组讨论,实际上有些学生连问题都还没听清楚,多数学生还没弄明白通过讨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采用什么方法,就懵懵懂懂地围坐在了一起。我们既要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让课堂“静”下来,做到“静思”与“畅说”平衡。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有的教师只注意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能力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也不不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能充分体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题的教育原则。美国有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问题提出来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这样做有许多好处,比如:可增强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若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价值。同样的问题朱老师提出第二次之后,也对课堂进行了“留白”处理,让学生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同伴交流的准备,能够简捷而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正是这样,学生的讨论才更充分,讨论才能回到理性和实效性的轨道上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有了充分的思考的时间,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三、大爱无言——“留白”让关怀更深切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身心、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大胆“留白”,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的去说、去做,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才会因为不怕犯错误而勇敢地对老师、对书本、对所遇见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才是教师对学生最原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四、大境无形——“留白”让意境更深远
(1)灌输≠理解。灌输式的教授不代表学生理解性的接受。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思考”、生成“智慧”。如果我们的课堂不能让学生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灌输式的教学当然可以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于学生,但反观朱老师的这节课:老师的寥寥数语,却开启了学生思索、理解的大门。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课堂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圆”的特征。
(2)活跃≠深刻。活跃的课堂不等于深刻的课堂。满堂言,你说罢来我上场的课堂气氛确实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学生的思维因此特别活跃,师生互动性好,但在整节课内,学生们除了听老师讲解外,就是回答老师精心安排的一串串连珠炮似的问题。而串糖葫芦式的提问就像一条无形的缰绳,紧紧地栓住学生,把他们牵来牵去,因此学生学得并不主动也不充分,更谈不上深刻领悟知识内涵。而朱老师这堂看似波澜不惊的教学,细细回味起来,少了几许浮华却多了一份沉淀,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认为的,一节课“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
(3)留白≠无为。留白的教学并不是无为的教学。“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艺术大师往往是“留白”的大师,教育大师也应是课堂上的“留白”大师。像“什么是圆”这种抽象的问题,朱老师除了自己讲解、让学生讨论外,停下来,静下来,让学生自己“悟”一下。这种课堂上的“空白点”,正是学生产生渐悟或顿悟思想火花的关键点。所以,课堂留白显示的是一种教育智慧。课堂上,教师在某一时刻放慢节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不教,而是不教之教、“无为而教”,而这样的“无为而教”恰恰能达到“有为”的境界。
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绘画,但也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可以回味思索的“艺术空白”,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思维。因此,恰到好处的留白,给师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力,让他们可以去探索、去创造,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维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去演绎,去“补白”。从而使课堂更灵动,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