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市教研室小教科对市直小学和县市区实验小学进行了视导,在视导的过程中我们听取了各学校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也发现了许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师和这些教师身上呈现的宝贵品质和感人事迹。市石化三小的年轻教师徐莉华老师是给所有视导成员印象最深的一位。她长期坚持写教学反思,每学期都有厚厚的一本,基本达到了每周一至两篇,这个频率是比较高的。教学反思被专家一致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新课程教学观念、教学问题、教学成效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在教师群体反思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行为方式有了交流和冲突,以此建设课程资源。总之,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下面是从徐老师众多的反思中选取的三篇,刊登出来,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引来更多更好的作品供大家分享。
“辨”出智慧的火花
荆门市石化三小 徐莉华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一直要求课堂作业要在课堂上完成。但在一堂比例的练习课上我却碰到了问题。复习完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一道“判断‘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题,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是成正比例的,如果此时我统一在黑板上进行讲解,我相信不超过两分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会怎样呢?于是我临时做了教学上的调整:
师:“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请说说你们的判断。
生1: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生2: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不成比例。
师:同学们有两种意见,到底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辩论赛的形式来辩一辩。同意这两个量成正比例的为正方,同意这两个量成反比例的为反方。
生齐呼:耶!
(总认为他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不再需要像低年级那样在教学时变化多少花样,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辩论赛的形式竟让学生如此激动。)
正方代表:因为圆的面积除以半径的平方等于圆周率,比值一定,所以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反方代表:因为圆的面积除以半径的平方等于圆周率,所以圆的面积应该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而不是和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和半径是不成比例。
师:听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请你们再次进行选择。
(经过第二次选择,情况变成了双方平分秋色。双方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我,似乎在问:“圆的半径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是一样的吗?”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看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成功了一半。)
师:要判断这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生齐答:看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
师:那好,我们用圆的面积比半径看等于什么?(师边说边结合板书)
生3:等于圆周率乘半径。(没等老师板书完这位同学已脱口而出)
师:那这个值是一定的吗?
生齐答:不一定。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圆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半径在变化,半径乘圆周率的积也在变,也就是比值在变。
师:那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能成比例吗?
生齐答:不能。
师:那圆的面积应该和谁成正比例?
生齐答:圆的面积应该和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
因为有了这一段小插曲,致使课堂作业没能及时完成。如果从这角度去衡量,应该是一堂失败的课。但我认为,这样做还是很值得的。一方面,在辩论赛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由理直气壮的认为是成正比例到产生疑惑直至最后心悦诚服地认为不成比例,在这样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缘由。另一方面,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学习,加深了印象。 让学生能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并把自己的想法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堆积木”的学问
荆门市石化三小 徐莉华
记得在学习圆柱、圆锥这个知识时,学生十分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学完新课后,我打算把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进行一个巩固练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些立体图形又可以形成组合图形,但就在这节综合应用的练习课中,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
星期三的第一节课后,我提前到教室,拿起粉笔和尺子开始在黑板上画组合图形。一个图形还没画到一半时,有几个学生围了过来。
张小红问我:“老师,今天我们上新课吗?”
我边画图边说:“今天,我们利用这节课把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进行综合应用练习”。
旁边的张道梅说:“老师,您画图既费时间,又不便于讲解。我有个好办法,您相信我吗?”我一听,心想,不知这个小机灵鬼又有什么好主意。
我不动声色地问道:“小老师,请你教教我,怎样做才又省时,又好讲解呢?你认为怎样做呢?”谁知她并没有回答,跑到她的座位旁,从抽屉中拿出了一盒积木。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前几天在教学圆柱、圆锥特征时,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了一些学具,很多学生带来他们小时候玩的玩具——积木,今天上课不也能派上用场吗?恰巧此时,上课铃声响了。我把黑板上画了一半的图擦掉了,学生都不解地看着我。
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堆积木,堆出自己喜爱的图案。孩子们动手摆了起来。几分钟过去后,火车、房子等等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虽然是六年级的孩子,但是搭积木也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我再让学生重新搭积木,是带着要求去搭,要求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这四种立体图形进行任意组合后,编一道有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十分钟过去后,第一小组的代表邹空明把他们组里的作品拿到讲台前。长方体在下(长是5,宽是4,高是3),圆锥体在上(半径是2,高是1)求体积。他非常幽默地说:“哪位小博士来解我们组的题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计算出结果。第二小组的作品是正方体上面放着半个圆柱体,他们的问题是:说出求表面积的解题方法。李生林说:可以用正方体的5个面加上圆柱表面积的一半。王哲文说:“还可以用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加上圆柱体的侧面积的一半和一个底面。最精彩的要数第三小组带来的一个“蛋糕”(大圆柱上面一个小圆柱),这个组合图形的解法引起了争论。题一出来马玲就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圆柱体的体积之和,表面积之和。”马上就有人反对。王哲武急了说:“老师,不对。蛋糕的表面积是下面大圆柱的表面积与上面小圆柱的侧面积之和。”下课铃响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互相说着自己的想法。
回想这一教学片段,我当时课的设计先在黑板上画几个组合图形让学生试算、讲解、总结。通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我感动也为之惊讶。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点,把时间和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才真正体现出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
荆门市石化三小 徐莉华
《圆柱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是第二单元的重点,虽然课改后都使用的新教材,但我一直还没有机会教新教材,但学校要求旧教材也要教出新教法。我个人认为,落实学生的基础同样也很重要。今年第二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十分地把握,可学生的表现让我吃惊。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
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是0.5米,高是2.5米,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学生拿起笔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我心里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做基础的题应该是没问题,几分钟后,已经有学生举手了,我过去看了看,基本上没什么问题。然后,找张小明上去到黑板上做。
S表=S 侧+2S底=ch+2∏r2=2×3.14×0.5×2.5+2×3.14×0.52=9.42(平方米)
师: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面积的和。
当我正准备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李珂举手了,我问他,你有什么事吗?他说:“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我一听,心里想,让他上去讲讲他的理由吧。我对全班同学说:“我们请李老师上去讲讲他的想法,好吗?”学生们给他以热烈的掌声支持他。
他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的S表=S 侧+2S底后面写上了S表=C(h+r)。
“李老师,给我们讲讲,为什么呀?”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公式S表=S 侧+2S底=ch+2∏r2=Ch+2∏r ×r=Ch+Cr=C(h+r)
其实这个公式也就是我们所学公式的简便算法。你们认为我讲的有道理吗?
我看了看学生,微笑地对他点点头说:“李珂真不错,他能在课上自己通过公式的推导找出简便算法,多好的想法,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但科代表不服气,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认为这个公式有什么好,我和他来个比试,可以吗?”
我问道:“你想怎么比?”
“您出题,我们俩比比看谁算得快?”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5.7厘米,半径与高的和是10厘米。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我题一出来,李珂已经把手举得高高地,我看了看草稿纸上的过程15.7×10=157平方厘米。而科代表还在求半径。所以在时间上,已经有了比较。三分钟后,他的结果也出来了,也是157平方厘米。
大家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认为: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做。回想这一教学片段,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我感动也为之惊讶。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