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的回顾及思考
[作者] 袁麟如
[内容]
(湖北 袁麟如)
中考是以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在于为高一级学校挑选合格新生。然而,从实际上看,它除具有选拔功能外,还同时具有教学评估及教学导向功能。正因如此,广大初中师生对中考命题十分关注。
1996年,全国普遍使用义务教材后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将面对中考的现实。这届毕业生在初中阶段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其内容和要求基本上体现了新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精神,与原教材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决定了1996年的中考,在语文命题方面,将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回顾以往,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无疑对未来会起促进作用。
中考一直由各省市组织命题。由于各地组织者及命题人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各省市语文命题思路和试题内容多有不同。但纵览各家试卷,从中也可发现不少相同或相近之处。
一、命题指导思想基本相同。即从考生实际出发,既要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择合格考生,又要有利于日常初中教学。
二、命题原则大体一致。即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重点,突出双基,综合考查,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与能力结合,古今结合,读写结合。
三、试卷总体格局多数相似。其基本框架大体为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四大块。
四、题型趋于简化稳定。大多做到客观性试题与非客观性试题并举,利弊互补,且以选择、填空、简答、综合等四种题型为主。
五、注意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考测内容向语言的理解和功用方面倾斜。
六、注意突出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不仅把应用文写作纳入考查范围,其它写作题皆不出联系生活、反映生活的范畴。
七、阅读分析向课外延伸,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体性理解分析的题目,呈上升趋势。
无庸讳言,某些试题也有不足之处,需加以改进。
一、考试目标和内容有偏离大纲的现象。
各地对原大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的认识和理解在某些方面有显著不同,有的从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去把握,有的却单从字面去推敲,这就导致部分省市的试题出现超纲、离纲的现象。除表现在忽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而侧重于单纯的知识性外,突出表现在文言文测试目标的拔高上。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修订本大纲,已把“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等项教学要求,分别移到高中学段一、二、三年级,有些省市没有注意到修订本大纲的这一变动,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仍用已改为对高中生的要求,来考初中毕业生。这种把高中要求当作初中要求,把高考目标当作中考目标的误导,使许多地方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不得不回到10年前那种“字字落实”的老路上,无形中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加重了师生的负担。
二、语文基础知识测试内容面宽、量大,大多不实用。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为学习语文准备工具的,是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服务的。掌握工具不是目的,运用工具才是目的。有些试题不是从应用角度去考查知识,而是孤立地、静止地检测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这种脱离语境、脱离应用的测试,不仅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而且也违背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
在基础知识中,语法测试点题量偏多,其中有些内容,如指出单纯词合成词、辨析构词方式、分析短语类型、辨别单复句、分析词性、区别词和短语等,在阅读和写作中,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实用意义,是否在选拔性考试中非考不可,恐怕大多数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不一定所学过的内容都必须在选拔性考试中出现,近两年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榜样。
试卷长,考点多,内容全,脱离实际应用,脱离现实生活的试卷,可以说并不是好试卷。
三、阅读分析忽视整体理解,忽视迁移能力的考查。
有些阅读分析题忽视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对词意、句意、文意的理解分析,所设置的检测点有肢解阅读材料的现象。这样的测试违背了阅读的宗旨,不符合阅读的实际操作规律。
不少试卷中,阅读材料的选取局限于课本,甚至局限于基本篇目,反复出现的总是那些所谓典型的段子,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文却为数不多。大家都知道,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教材的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现在教的是“例子”,读的是“例子”,考的还是“例子”。这种由例子到例子的作法,不仅与“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显得很不合拍,而且与语文教学的目的不相吻合,与原大纲规定的“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理解思想内容,分清层次,领会词句的含义,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的教学要求也不吻合。初中毕业的学生,总不能只会认课本上的字,只能读懂课本上的文章。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能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败,也是当今教育最大的悲哀!
四、大纲新增或进一步强调的内容没有或很少在试题中得
到反映。
十几年来,大纲修订了数次,总体精神是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删、减、降的内容较多。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作了少数增添,对有些内容加以进一步强调,诸如语境、语感、听说态度、对象场合、简明、连贯、得体、作文评改等方面即是。这些内容在试题中很少出现。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方面:
(一)不少省市尚无专门考试机构,也无专职命题、审题人员。考前临时搭一个班子,选聘若干命题人员,召开一两次会议,统一一下认识,安排一下分工,就动手命题。待中考结束,班子自然散伙。班子和人员的临时性,决定了命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二)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和舆论监督。群众性的评议既有反馈作用,也有监督鞭策作用。对于高考试题,各种语文期刊历年都要载文分析利弊得失,然而,对于参考人数比高考多若干倍的中考,却很少见到有关期刊载文褒贬,这就使很多好的意见得不到机会发表,组织考试和参加命题的人员,也很难听到批评意见,很难见到有价值的建议。正因为这样,有些明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各种复习资料的误导。有些语文期刊,每年都要编发中考复习专刊,推出几套模拟试题,这在方便考生进行系统复习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中确实有用10年前老大纲规定的要求,作为当今中考考试目标来组织复习材料的问题。这些刊物不仅在师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某些不熟悉大纲变动的命题人员,也不能说没起到负作用。
另外,社会上流传的各种资料及模拟试题,几乎泛滥成灾。这些东西少有精品,有许多内容还是上述试题的沿袭或翻版,早已过时。它们的泛滥,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往往对中考命题和初中教学产生负效应。
1996年的中考,是全国普遍使用义务教材后的第一次中考,它对以后的中考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初中的教学无疑要起“指挥棒”的作用。这次中考的命题,理应“继往开来”、“吐故纳新”。无论命题思路、指导思想,还是内容形式等,都应当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有所改进,真正做到“依据新大纲,紧扣新教材,编拟有新意的试题”。
在这里,笔者对1996年的语文中考,作如下几点思考,以就教有关专家及广大同仁。
一、突出素质教育的特点,强化大纲意识,全面地、切实
地依据新大纲命题。
中考的对象是刚受完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而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全民的素质,因此中考考什么、怎么考都应当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新大纲是依据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指导初中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集中地、具体地体现了国家教育目标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宪法”,因此,所有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大纲意识,依据新大纲教学,依据新大纲评估,依据新大纲检测,中考,理所当然地应当依据新大纲命题。
新大纲已删减的知识内容(如删去词素、句群、词的构成;短语删去按功能分类,只讲结构类型,而且限定五种;句子成分只讲六种,复句类型只讲七种,且不超过二重;修辞格只讲八种等),新大纲已降低的要求(如关于文言文,只有“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样的24个字,别无其它要求)等试题中不应再出现,而新大纲增添或进一步强调的内容(前文已述),应在试题中反映出来。
新大纲对培养语文能力十分重视,不仅把能力训练列入教学内容,而且放在关键地位,还将能力训练目标具体化,共列出48条。这一突出的举措应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据此,命题思想应由知识考查型向能力考查型转化。
对新大纲各项训练目标的具体指向,要做到准确理解,对其语言表述上的分寸,要认真揣摩,切实把握好“量”和“度”,防止以往的惯性思维作怪。
要力求把新大纲新的观念、新的指导思想、新的内容、新的目标要求,通过中考试题反映出来,使中考真正成为依据大纲的表率,从而推动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作到认真学纲、用纲、依纲。
二、在知识和能力兼顾的前提下,侧重能力的考查。
中考是为解决高一级学校招生这一社会需要而举行的选拔性考试,它与了解教学情况或评价教育质量的诊断性考试不同,与了解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要求的合格性考试也不同,它需要了解的是考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与适应未来学习的潜在能力。考试的性质决定了中考的重点不应在一些琐碎的、枝节的、实用意义不大的知识上,而应放在体现学科特点的读写听说能力方面。
事实上,对能力的考查必然涉及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考查能力中去考查知识,比那种孤立地、静止地、死板地去考知识更实在,其可信度更大。这两年的高考试题在如何处理基础知识的考查上,作了可喜的探索,值得借鉴。
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在考查读写听说几个方面,虽经努力可以都有所涉及,但尚不可能同等权重。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读写依然是考查的主要方面。
在读的考查中,应着眼整体,向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方面侧重,尽量减少零打碎敲的题目。可以以考查选摘、概括、分析、表述能力为重点,着重测试考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的整体理解程度。在阅读分析题中也可以考查语基,但要尽量与语境结合,与文章整体相关联,切忌孤立的纯知识型的考查。
阅读内容的取材应考虑向课外迁移,不但选择经典名篇,还要选择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与自然科学方面的作品,力求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课外,引向社会,促使语文教学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当然,向课外迁移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所考查的知识应是在课内学过或间接涉及的,其难度要求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应与教材相当,这就是说要做到“内容相关”和“程度相当”。
在写的考查方面,宜淡化文体意识,应把对写作基本能力的考查(诸如对选材、组段、谋篇、立意、遣词、造句、修改等项能力及与此相关的观察、分析、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的考查)当作主要目标,这不仅切合社会需要,也符合大纲精神,而且与教材写作序列训练之内容吻合。在衡量语言优劣时,应把“简明、连贯、得体”纳入衡量标准。要加强应用文的考查,通过考试引导学生适应生活需要,让所学之知识与技能能够灵活地用于反映生活和服务生活。
三、要加大表述题的赋分。
从题型来看,选择题有一定优点,其检测覆盖面大,评分误差小,但它也有不少弊病:重符号、轻表达,重结果、轻过程,重识记、轻思维,偏重知识的再认、忽略知识的重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题不利于对学生的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易测出考生在多层次思维过程中的差异,很难分辨出考生语言能力的高低上下。近些年,因大量使用选择题检测,导致学生表达力普遍下降,许多学生不能用简明概括的话,把自己的思维结果准确地表述出来,这已引起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忧虑。
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各类考试的语文试题,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去进行设计。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可适当增加填空、简答题,在赋分方面,也应加大填空、简答、写作等表述型试题的权重。
四、建立健全专业考试机构,组织相对稳定的专业考试队伍。
从目前看,中考的命题、施测、阅卷、评分等工作,大多是临时凑兵上阵。要想提高命题的质量和考试的管理水平,省市应当建立专业考试机构,专门组织管理和实施包括中考在内的各种重大考试的一系列工作。要着手培养专业考试队伍,尤其应当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熟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命题、审题和科研人员。
为了使试题的编制遵循一定的规范,使广大初中师生在组织复习备考时有所遵循,各地有必要像某些省市那样,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制定出考试大纲,对考试的内容、范围、目标、题量、题型、试卷结构、赋分、时限等,都作出原则性规定,及早公布于众,并保持相对稳定,这将对中考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已建立专业考试机构的省市,应逐步创造条件,建立中考试题库,为考试标准化、规范化作准备。
此外,要加强考试理论建设。要研究时代发展的总趋势,研究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从而对考试作宏观思考。既看到国内,看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又看到国外,看到世界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具体到中考语文来说,要从素质教育的本质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目标,确定中考语文考什么和怎么考。
要在教育改革的整体范畴中,积极探索考试改革,并以此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