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阅读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都是很有必要的。 近年来全国各地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分值呈上升趋势,分值最高的达到22分,高出现代文阅读中的任何一种文体阅读的分值,所以说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是中考语文中的一道“大餐”。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2008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需要迫切了解的问题。笔者通过对2007年全国各地的50多套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命题情况的分析,对2008年中考文言文命题趋势作出如下猜测: 一、分值继续呈上升趋势。 200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值最高的为22分(包括附加题),全部统计对象平均分值为14.3分。比2006年的平均分值高出1.3分。文言文分值的这种上升态势,与有关人士呼吁加强文言文教学有一定关系。 二、选材注重课内经典。 2007年文言文阅读选材普遍选取新课标推荐的必背的16篇文言文,尤其重视从课内经典名篇中选取,如《岳阳楼记》《〈孟子〉二章》《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曹刿论战》《邹忌谏齐王纳谏》等。其中《岳阳楼记》被13个省市选用,《〈孟子〉二章》被10个省市选用,《曹刿论战》被8个省市选用。相信在2008年的中考中,这些经典篇目的选用率一定不会下降。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这些经典篇目要下硬功夫,多吃点“偏饭”。 三、选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文言文阅读命题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在文本材料的选材上。从2007年中考文言文的选材看,重心将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笔者收集的50多套试卷中,完全选用课外语段的就有9个省市,占了18个百分点。这些题目充分体现了文言文阅读试题注重文言知识的迁移。这里还需要提及的是,像厦门市、泰安市、宁波市等所选的两个文段都是课外的。
四、选材呈“内”“外”齐放的局面。 从200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语段看,课内加课外型模式很走俏,形成“内”“外”齐放的格局。在50 多套试卷中,有10家采用了这种形式,几乎占了20个百分点。这种模式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
究其原因是,此种选材做法既能有效地检测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情况,又能考查学生对浅易课外文言文的自主阅读。考生应注重的一点是,“内”“外”齐放的局面一般是有内在联系的,就是说,课外语段一般是课内语段的一种延伸。比如选了课内《岳阳楼记》中的文段,课外的语段一般跟课内有关,像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文段;选了课内的蒲松龄的《狼》,课外的语段很可能就是《狼三则》中的任意一篇短文。这一特点给考生的启示是: 平时学习时要非凡注重拓展和延伸的阅读,做到“取法于课内,决胜于课外”。 展望2008年中考课外文言短文基本内容理解的考查与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大致相仿,与九年级学生的熟悉、理解水平较为接近,其考查目的是检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新学期中,在培养文言文阅读迁移能力方面,应该着力于两个方面。
首先,应该踏踏实实地学好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短文的考查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基础的,它是课内文言文学习的延伸和扩展,是课内文言知识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再现。如2007年中考试题,要求理解“欲以去热也”中的“去”的意思,试题提供了“今日存,明日去”、“去死肌,杀三虫”、“乃记之而去”、“俸去书来”等课文中学过的四个句子,让考生选择一个选项,只要考生平时扎扎实实学好课内文言文,在考试时便能轻松应对课外文言文。
其次,适量地选取浅显的有意义的课外文言短文作自我练习。如《初中文言文读本》可作为练习材料,作一番自我测定,每周自选一篇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读读、想想、练练。篇目宜短忌长,内容宜浅忌深,经常积累,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以上关于200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命题的几点趋势,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在中考中获得满足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