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查询语中考复习的详细结果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初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 满分: 120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骈进pián 忐忑tè 栖xī息 凌驾líng 僧侣lǚ
B佝偻gōu 庸碌lù 留滞zhì 襁褓bǎo 旁骛wù
C亵渎zhì 繁衍yǎn 披蓑suō 覆辙chè 睿智ruì
D灵柩jiù 冥诞dàn 成吉思汗hàn 陨落yǔn 田圃pū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2分)
A涧如油膏 恪尽职守 一代天骄 怒不可遏
B黎民百姓 无与伦比 略输文彩 强聒不舍
C原弛蜡象 恼羞成怒 弥流之际 全神贯注
D断张取义 兼而有之 一怀黄土 谈笑风声
3.下列加粗词语没能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2分)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能够忍受冬寒)
C.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用鞭子或板子打)
D.她不是不想去救球,可她实在太累了,即使站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形容来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4、默写。(6分)
(1)、《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写两句引用典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花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文字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只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_____________________;让那多情的雨丝,_____________________;让那无声的雨丝________________。
①抹去你思维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的尘 ④拔动你心底的弦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的妇女和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7题。(17分)
[甲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文]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陈涉世家》选自____________朝历史学家____________的巨著____________,它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历史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体通史。(2分)
2、解释下列旬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①度己失期____________ 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
③陈胜佐之____________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____
⑤会天大雨____________ ⑥固以怪之矣____________
3、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提示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
(1)、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起义提出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表现陈胜具有出众的的宣传才能和反抗意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陈胜发动起义的全过程让你在学习、做事中受到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金字塔之谜新说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的呢?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实现如此艰巨的任务!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混凝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浇灌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人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另外,埃及胡夫人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⑤二十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金字塔内尽管温度较高,但是保鲜效果很好。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它有像冰箱和烘干机一样的作用,所以,在金字塔内,水蒸发的速度快,物品脱水迅速。
⑥最初发现金字塔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是法国人鲍比,他推测塔内可能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鲍比的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因此,他们推测塔内某处可能藏有巨大的磁石。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人神经失调、意识模糊。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
(选文有改动)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堆砌( ) ②混( )凝土
2.文章第①段中加线的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木乃伊”?(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卫杜维斯提出“金字堵上的巨石是人造的”这一惊人见解的依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其中“这种现象”具体指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学过的相关知识,对“胡夫金字塔”作一简要说明。
(从形状、规模、功用等方面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金字塔之谜”和“金字塔之谜新说”给了你怎样的启迪?(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江南陶公柳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吕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1、简述“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生活中,我们总是用自己的目光去观察感受身边的世界,或信任,或怀疑;或宽容:或挑剔……同时,我们又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那束束不同意味的目光,有的充满真诚,有的透着冷漠;有的让人怦然心动,有的叫人心有余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折射。我们总能从不同的目光中读出些什么,读懂些什么。
请以“难忘那__________的目光”或者“别用___________的目光看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中考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下一篇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