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中考 >> 语文 >> 中考语文复习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试题

查询语中考复习的详细结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趱(zǎn)行          吴会(huì)         朴(pǔ)刀        鸡肋(lèi)

B.以头抢(qiāng)地    脉(mài)脉含情     银锭(diàn)子    袒(tǎn)露

C.绾(wǎn)头发        腆(tiǎn)着        嗔(chēn)怒      庖(páo)官

D.谮(zèn)言          妄自菲(fēi)薄     面面相觑(qù)    阳夏(xià)人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倾颓         斜辉        沉吟       惟惟连声

B.恃才放旷     商酌        裨补       聒噪

C.霹雳         攘除奸凶    逞辨       猥自妄屈

D.社稷         搬师        体恤       陟罚藏否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重庆永川动物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求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雎不辱使命》选自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编者为西汉的刘向。

B.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水浒传》。

C.《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他用毕业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谥号忠武侯,成语“三顾茅庐”讲的是他与刘备之间的故事。

5.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3分)

①挫折并不可怕。②如果你现在的路是坑坑洼洼的,③只有你能走过去,④以后就会是一条阳关大道等着你前进。⑤就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⑥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军队,⑦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不计其数,⑧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⑨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山,⑩才有我们今天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1) _______句应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句应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句应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吸。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________;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_______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_______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________。

7. 综合实践题。(6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 《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

【材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家郑板喜画竹,并且常在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 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先生 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先生 还特地拜访了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默写。(10分)

(1)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将帅用牛肉稿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战歌的悲壮场面。

(5) 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史记·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4题。(11分)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 联系两段文字,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_____________。(1分)

10. 解释加点字词。(4分)

(1)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2) 箪食壶浆(        )(        )

(3) 深入不毛(        )

11. 给加点字注音。(2分)

(1) 胄(    )                      (2) 驽钝(     )

12.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_______________,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4.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15. 根据文段内容填空。(4分)

(1) 选段中,作者将________________比作鱼,将________________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处的“大丈夫”与文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含义相同。(1分)

16. 解释加点字词(3分)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  (2) 非独贤者有是心(            )

(3) 贤者能勿丧耳(            )

17. 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3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8—22题。(18分)

陕北的山          祁玉江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象,想象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18. 第①段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 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里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甜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刘成章《安塞腰鼓》)

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23—27题。(19分)

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挤满了人。
    诊所说大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有秩序地,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上挂一个吊瓶。这场面让他稍有欣慰。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旧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了。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状的被子,踉跄着慌张的脚步,直接挤到他面前。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他的脸。女人说,看病,感冒了。声音沙哑。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手马上打成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有赊账和赖账的。

女人并不理会他说的话,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女人轻轻地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出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女人递过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女人小心翼翼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的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他突然记起有人曾给他讲过一个故事,他想,也许面前的老女人,就是故事里的主角。你不要理她。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有一个理她的。

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他轻轻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

是的,很重。女人说,他整夜咳嗽呢。

还有呢?他问,他把听诊器小心地塞进被筒。

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女人说。

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的人在等着呢!

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

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给他打一针吧。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疼的。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他从药架上取下两瓶针剂,仔细看了看标签,摇匀,将封口割开,然后把药液抽进一个小的针管,你抱着他,别让他动,打一针很快的。他一边说,一边小心地揭开被筒,缓缓将一管药液推进去,不疼不疼的,他轻哄着。

现在好了。你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了一会儿,他对女人说。

好像是呢。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一点,别让他受凉。他叮嘱女人。

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您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当然行。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变得轻盈。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他开始给下一个病人开药,打吊瓶。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母亲和17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她总说,儿子刚刚满两岁,可是没有人理她……

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

23.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

(1) 佝偻(       )(       )       (2) 撇(       )

24. 文章的题目是“诊”,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诊”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本文主要写了“他(大夫)”、“女人”、“坐在凳子上的男人”三个人物,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试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在塑造人物方面,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请选择一处你认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语句,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6分)

精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方法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一段插入性的文字,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这段文字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悟或看法?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命题人:陈  轶   许亚丽       审题人:陈  轶   许亚丽)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不能在密封线内答题/////////////////////////

――――――――――――――――密――――――――――――封―――――――――――线―――――――――――――――――

西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题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5分)

 1._______(3分)    2._______(3分)    3._______(3分)    4._______(3分)

5.(3分) (1) _______句应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句应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句应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分) (1)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分) ____________

(3)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阅读(23分)

9.(1分) _____________

10.(4分) (1)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2) 箪食壶浆(        )(        )

(3) 深入不毛(        )

11.(2分) (1) 胄(    )                                   (2) 驽钝(     )

1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 _________

15.(4分) (1) (3分) 选段中,作者将________________比作鱼,将________________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    (2) 非独贤者有是心(            )

(3) 贤者能勿丧耳(            )

17.(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18.(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 (1) 佝偻(       )(       ) (2) 撇(       )

2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精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描写方法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语文试题

 

 1.C

2.B

3.D

4.B

5.(1) ③“只有”改为“只要”

(2) ⑦ 改为“受过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挫折”

(3) ⑩ 删去“过上”

6.清醒,谦逊,沉稳,奋起

7.(1) 要求:内容上突出“竹”的品质特点,语言上体现例句的基本句式。

示例:脱俗的神韵   坚忍的品性   正直的品格   高尚的气节   挺拔的气势  高雅的气质   ……

(2) D

(3) 要求:内容扣住“两岸竹友”,用语规范。 

示例:两岸竹缘    闽台竹友    闽台竹缘    闽台竹心    海峡竹缘    ……

8.(1)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先帝

10.亲自;用箪盛,用壶装;不长

11.zhòu,nú

12.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3.天下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C

15.(1) 生  义  舍生取义

(2) 贤者

16.通“避”,躲避;这;罢了

17.略

18.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或:陕北的山。

评分标准:回答正确,得2分。若答“陕北的山神奇而美妙”,得1分。共2分。

19.(1)因为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包容一切。

(2)因为陕北的山纯净、寂静,能够涤荡人的心胸,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心灵变得纯洁。

评分标准:(1)能答出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得2分。共2分。(2)能答出山“纯净”、“寂静”的特点,得2分;答出山对人的影响,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20.陕北的山和“安塞腰鼓”均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

评分标准:能答出“给人以雄壮、强劲、豪迈之感”,得3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21.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答出“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得2分;答出“更加强烈地表达对山的赞美之情”,得2分。共4分。

22.陕北的这一切都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陕北的。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

评分标准:能答出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山是“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得3分;语言通顺,语意完整,得1分。计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3.(1) gōu lóu   (2) piě

24.“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①对流感患者进行诊治; ②对女人的心理与精神进行诊治; ⑨对自私冷漠、不关心弱者、缺乏同情心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诊治。(共3分,每个要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5.他(大夫)(1分)因为本文主要是围绕“他”(大夫)来展开故事情节的,通过“他”诊治疾病、心病和社会不良现象,表现了“他”正直、善良、同情弱者、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26.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2分) 写出精彩的语句(1分) 描写方法及作用(3分,描写方法1分,分析其作用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27.内容上的作用:解开故事悬念,将女人的不幸遭遇呈现出来,唤起读者对女人的同情。结构上的作用: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共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语中考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半期考试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 质量检测试题
    中考语文三校联考试卷二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过关检测题
    安徽省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
    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 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从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变化看2010年中…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验题(一)
    中考语文试题的回顾及思考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期中测试
    201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7――层次,文章…
    语文试题中的成语试题分析
    杭州市语文中考试题分析及阅读教学启…
    中考语文试题的六大价值取向及问题讨…
    九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 上册半期考试试题
    中考语文提前招生录取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语文中考试题
    2009全国各地语文中考题分类汇编(作文…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1――叙事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0――抑扬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9――虚实结合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8――线索,千头…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阅读专用复习题
    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一)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复习题
    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10月 月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招生考试模拟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九年级 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上册四校联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查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验题(二)
    语文中考试题的学科整合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3)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2)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中考语文第二次统一练习
    中考语文校模拟试题
    中考 语文模拟测试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名著阅读
    在农村初中开设课外阅读课堂的构想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
    中考玉林市语文试题(课改区)
    2009全国各地语文中考题分类汇编(综合…
    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卷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卷
    中考语文一模问卷
    中考语文一模课内文阅读
    中考联考语文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中考语文新题型指导
    中考语文微型语段阅读练习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卷
    中考语文备战社会热点专项练习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命题走向——无锡语文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2
    中考语文统一调研考试
    初三语文期中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中考诗文名句复习题集萃
    中考复习语文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九年级语文总复习综合练习题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说明文文体知识综述
    中考语言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资料
    中考语文复习安排讨论稿
    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全国各地图表题选萃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
    备战中考语文资料合集
    语文中考复习讲义
    初三毕业考校内模拟质量检测语文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三中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总复习
    北仑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5)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积累与默写
    中考背诵默写复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口语交际
    中考 语文复习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中考复习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
    全国各地语文中考题分类汇编(作文篇一…
    中考文言文的命题趋势及复习设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招生考试模拟考试试题(三…
    九年级语文招生考试模拟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模拟试题(7)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
    岳阳市语文中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题
    九年级语文招生模拟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测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 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 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 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测试卷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5――过渡,文章…
    九年级语文复习招生统一模拟考试 试题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6――照应,前后…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质量检测试题(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九月素质测评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验题(六)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验题(五)
    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修辞方法的辨识与运用例题点拨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4――结尾 文章…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3――开头,落笔…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2――选材 采花…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主题 文章…
    九年级语文复习中考真题解析——语文
    九年级语文复习招生统一模拟考试试题
    九年级 语文复习招生统一模拟考试试题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价试…
    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验题(三)
    九年级语文模拟统考试卷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5――细节,文…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4――抒情,震…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3――议论
    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12――描写
    八年级语文中考试题
    语文中考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招生统一模拟考试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