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 |
1.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Fe3+>Cl2>I2 (B)Cl2>Fe3+>I2 (C)I2>Cl2>Fe3+ (D)Cl2>I2>Fe3+ 2.下列反应中,通入的气体物质只作为氧化剂的是 (A)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 (B)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 (C)少量氯气通入氯化亚铁酸性溶液中 (D)硫化氢通入溴水中 3.用0.1mol/L的Na2SO3溶液30mL,恰如将2×10-3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4.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B)1:3 (C)1:2 (D)2:1 5.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6.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7.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 (B)2:3 (C)1:1 (D)4:3 8.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 (B)X>Y>Z>M (C)M>Z>X>Y (D)X>Z>M>Y 9.38.4毫克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毫升(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摩尔 (B)1.6×10-3摩尔 (C)2.2×10-3摩尔 (D)2.0×10-3摩尔 10.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6 B.+3 C.+2 D.0 1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e- =H2 (B)Fe2++2e- =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12.向50mL 18 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13.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 (B)NO (C)N2O (D)N2 1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 + Cu=2FeCl2 +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15.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NO3¾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是 A.5:3 B.5:4 C.1:1 D.3:5 16.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 ) A.浓硝酸 B.氯化亚铁溶液 C.溴苯 D.溴化银 17.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0.100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 B.S C.SO32— D.SO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