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化学 >> 高中二年级 >> 化学高中二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几种重要的金属》复习

查询化高二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几种重要的金属》复习

有关铁的知识

一、常见铁的化合物:

Fe2O3 红棕色粉末 FeSO4 白色固体

Fe3O4 黑色晶体 FeSO4·7H2O 浅绿色晶体,

FeO 黑色粉末 FeCl3 棕黑色

Fe(OH)2 白色固体 FeCl3·6H2O 棕黄色

Fe(OH)3 红褐色固体

二、Fe3 与Fe2 的转变:

2FeCl2 Cl2 = 2FeCl3

6FeCl2 3Br2 = 4FeCl3 2FeBr3

4Fe(OH)2 2H2O O2 = 4Fe(OH)3

2FeCl3 Cu = CuCl2 2FeCl2 (在酸性环境下)

2FeCl3 Fe = 3FeCl2 (在酸性环境下)

2FeCl3 H2S = 2FeCl2 2HCl S↓

三、Fe3 与Fe2 的鉴别:

1、观察法:其溶液呈棕黄色者是Fe3 ,呈浅绿色者是Fe2

2、H2S法:通入H2S气体或加入氢硫酸,有浅黄色沉淀析出者是Fe3 ,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

3、KSCN法:加入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红色者是Fe3 ,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Fe3 SCN- = [Fe(SCN)]2

4、碱液法:分别通入氨气或加入氨水或碱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者是Fe3 ,生成白色沉淀,并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者是Fe2 。

5、淀粉KI试纸法: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者Fe3 ,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

2Fe3 2I- = 2Fe2 I2

6、铜片法:分别加入铜片,铜片溶解且溶液变为蓝色者是Fe3 ,无明显变化的是Fe2 。 Fe3 Cu = 2Fe2 Cu2

7、KMnO4法:分别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能使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变浅的是Fe3 ,颜色基本无变化的是Fe2 。

5Fe2 MnO4- 8H = 5Fe3 Mn2 4H2O

原电池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化学反应中失放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1).要有两根活泼性(金属性)不同的电极。

(2).要有电解质溶液,且电解质溶液至少应和活泼电极发生反应。

(3).两根电极应用导线相连或相互接触。

上述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1.原电池的电极: 在原电池中,金属性强(还原性强)的电极失去电子,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电极,电解质的离子在金属性弱的电极上获得电子,因此电子的流向是由活泼电极流向不活泼电极。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流向相反,是由不活泼电极流向活泼电极的。我们把电流流出(电子流入)的电极称作原电池的正极,把电流流入(电子流流出)的电极称作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一般情况下电极将被慢慢溶解 (也称腐蚀);在正极,电解质的离子获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一般有物质析出(析出金属或放出气体),正极本身没有参加反应(被保护)。

(1).负极(活泼电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极被溶解 - Zn Cu +

(2).正极(惰性电极):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被保护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说明如下:

稀CuSO4

负极:锌较活泼作负极,锌失去电子被氧化,锌慢慢溶解,电子由锌极流出,电流由锌极流入。

正极:铜不活泼作正极,铜离子得到电子,铜电极上有铜析出,电子由铜极流入,电流由铜极流出。

2.电极反应式:

在上述原电池中,负极上锌失去电子,用电极反应式表示为Zn-2e=Zn2 正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用电极反应式表示为Cu2 2e=Cu。

练习

1.在下列各装置中,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Cu Zn Cu Ag Fe C Fe Zn

稀H2SO4 稀AgNO3 稀H2SO4 稀AgNO3

A B C D

2.下列各装置中接入的灯泡的功率相同,则灯泡最亮的是

Zn C Fe C Sn C Cu C

0.1mol/LAgNO3 0.1mol/LAgNO3 0.1mol/LAgNO3 0.1mol/LAgNO3

A B C D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组成原电池。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其金属活动性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电化学腐蚀:

1.析氢腐蚀:

空气中有大量的CO2腐蚀:气体(也含有其它的酸性气体),CO2溶于水后将使溶液表现出酸性,假如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就构成了Fe、C、含H 的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如下:

   负极(Fe): Fe - 2e- = Fe2 正极(C) : 2H 2e-= H2↑

由电极反应式可知,铁作负极被溶解,碳作正极有H2放出,反应过程中将消耗H 。因为有H2放出,所以将这种环境中发生的钢铁腐蚀叫析氢腐蚀。

2.吸氧腐蚀:

通常情况下,酸性较强的水溶液环境是不多见的,我们所见的水溶液一般都是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的,因此析氢腐蚀并不普遍。在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的环境中是不是钢铁就不发生腐蚀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水溶液中溶解有一定量的氧气,而氧气是一种强的氧化剂,具有较强的得电子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氧气将在碳极上得到电子,使钢铁腐蚀仍然发生。电极反应式如下:

负极(Fe): Fe-2e-= Fe2

正极(C) : O2 2H2O 4e-=4OH-

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在这种环境中,铁仍然作负极被溶解,但碳作负极吸收了氧气,反应过程中生成了OH-。因为吸收了氧气,因此这些环境中的腐蚀叫吸氧气腐蚀。

注重:

铝和强碱溶液反应,不是铝直接和碱反应,而是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Al(OH)3,然后Al(OH)3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6H2O==2Al(OH)3 3H2↑ NaOH Al(OH)3==NaAlO2 2H2O


6e-

2Al 6H2O 2NaOH==2NaAlO2 4H2O 3H2

上式可简写为:2Al 2H2O 2NaOH==2NaAlO2 3H2

巩固练习

1.铝和镁比较,铝的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这是因为

A 镁的核电荷数较大,原子量较大

B 镁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力较弱

C 铝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比镁离子的多

D 铝的原子半径较大

2.能说明镁比铝还原性强的事实是:

A Mg的价电子比铝少

B 镁带在空气中和CO2中能燃烧,而铝不能

C Mg遇浓硫酸不钝化,而铝钝化

D 铝的硬度、延展性、熔点均比镁大、好、高

3.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后,金属片质量减少,但无气体放出的是:

A 冷、浓HNO3 B Cu(NO3)2 溶液 C 稀HNO3 D Fe(NO3)3溶液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Br2 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 2Fe2 Cl2 = 2Fe3 2Cl-

B. 铁粉和FeCl3 溶液反应: Fe Fe3 = 2Fe2

C. 铁粉和过量的稀HNO3 反应: Fe NO3- 4H = Fe3 NO ↑ 2H2O

D. Mg(HCO3)2 溶液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

Mg2 2HCO3- 2OH- = MgCO3 ↓ CO32- 2H2O

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人稀硫酸中可以看到乙慢慢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泡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定铜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Cu+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单质铜,若要检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Cu2O,应选用的试剂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浓H2SO4,是否有无色气体生成 B 稀HNO3,是否生成蓝色溶液

C 稀H2SO4,固体物质是否溶解 D 稀HCl,是否生成蓝色溶液

7. 一定量的Fe 和Fe2O3 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 的 HNO3 溶液中, 反应完全后, 无固体剩余, 生成1.12L NO气体 (标况), 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 mol/L 的 NaOH 溶液, 要使铁元素全部沉淀下来, 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最少的是

A. 450ml B. 500 ml C. 400 ml D. 无法确定

8.向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当SO42-恰好沉淀完全时,这时铝元素较大量的存在形式是

A Al(OH)3和Al3 B Al(OH)3和AlO2- C Al(OH)3 D AlO2-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

A Fe3+、CI-、Na 、SO42- B AI3 、Na 、CO32-、NO3-

C Ag 、Na 、SO42-、NO3- D AIO2-、CO32-、K+、Na+

10.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1盐酸500mL,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A 35g B 30g C 20g D 15g

11.有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
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

沉淀

入的NaOH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

v 1.25v NaOH

c(Cl¯)与c(SO42-)之比为
A 1∶1 B 2∶3
C 3∶2 D 2∶1

12.有人设计了Pt和Zn为电极材料的电池埋入人体内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依靠人体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 和Zn2 进行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t作负极

B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 2H2O 4e-=4OH-

C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 2H2O 4e-=4OH-

D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e-=H2↑

1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加热煮沸暂时硬水所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2)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关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负极: ,正极:

(3)冶金工业上用金属铝和V2O5制取金属钒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只用一种试剂可以把Fe、FeO、FeS、CuO、C、MnO2六种黑色粉末鉴别出来,该试剂是

(5)实验室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先将其晶体溶于稀硫酸中,其原因是

14.实验室分析白铁(镀锌的铁)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盐酸,然后用玻璃片盖住烧杯,首先观察到大量气体冒出,后来放出气体速率变慢,最后完全反应。接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分离出灰绿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变,最后得到1.20g红色粉末。

(1)白铁镀锌的作用是________ _;盖玻璃片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

(2)放出气体速率由快变慢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入过量NaOH溶液_____ _________。

D

(4)锌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是______________。

15.酸晶体(H2C2O4)和浓硫酸混合缓慢加热时,可发生如下反应:H2C2O4= CO2­ CO­ 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用来制取干燥纯净的CO气体,并用生成的CO气体还原FexOy,制取铁粉。

H2SO4

H2SO4

H2C2O4

NaOH溶液

浓H2SO4

FexOy

澄清的石灰水

A

B

C

D

E

F


(1)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中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是

(3)装置D中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FexOy为0.4g,生成的气体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0.75g白色沉淀,则FexOy的化学式为

(4)在实验开始时,点燃A、D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 ,实验完毕后,熄灭A、D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

16.把一支表面被氧化成10.2g氧化铝的铝条A,放入1L1.5mol/L热氢氧化钠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铝条,溶液质量增加了12.6g,此时的溶液称为甲溶液,体积仍为1L。再把另一支表面也被氧化的一定量的铝条B,放入1L0.9mol/L硫酸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其质量减小了25.8g,溶液的质量增加了25.2g,此时的溶液称为乙溶液,体积仍为1L。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 。

(2)乙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3)将甲、乙两溶液反应,若使滴加的量最少,而产生的沉淀最多,应将________溶液

______L滴加到_________溶液(用“甲”或“乙”填写),产生的沉淀最多是________g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化高二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几种重要的金属》复习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有关电池的典型习题
    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测试题
    高一第七章单元综合测试答案
    化高二期末测试试卷
    化高二期中测试卷
    有机化学综合练习
    晶体结构和性质——练习
    《电离平衡》综合检测题
    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烃及其衍生物综合练习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乙烯 烯烃练习
    仪征市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思想品…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扬州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试…
    《电离平衡》 检测题
    《电离平衡》复习练习
    《氮族元素》试卷
    《烃的衍生物》单元测验(45分钟)
    《氮族元素》测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氮族元素单元测试
    氮族元素练习题(六)
    第四章 乙炔 炔烃练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专题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选修III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 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题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卷
    乙酸 羧酸综合练习
    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分析----作文
    初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分析
    仪征市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思想品…
    第二学期扬州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化…
    扬州市高三(0905)四模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数学试卷试卷分析
    教 师 的 人 格 力 量
    文言寓言故事二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文言寓言故事三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抓好课堂教…
    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下学期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文言译文与诗…
    初三物理二模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氮族元素练习题
    文言寓言故事一
    南京市二模作文例文
    氮族元素第一节 氮和磷
    氮 族 和 化 学 平 衡 检 测
    氧族元素练习题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氧族元素练习题
    文言寓言故事
    铜川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章单元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检测
    氮族元素练习题
    氮族元素练习题(三)
    氮族元素练习题
    氧族元素 练习题
    三水实验中学高二化学专业班化学平衡…
    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试题
    化学平衡·综合测试题
    华师一高二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油脂基础练习
    《 乙炔 炔烃》补充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练习答案
    水的电离 和溶液的PH
    合成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高二语文段考试卷分析之“名句默写”
    参考答案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练习
    原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练习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定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浏阳一中高二毕业会考化 学 试 题
    会考化学方程式集锦
    《乙烯 烯烃》练习
    《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化学与技术》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选修三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练习二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苏教…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单元测试
    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化学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
    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乙烯烯烃》补充练习(一)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二)练习题
    中考作文复习七法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常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练习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高二下学期化学检测试题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高一期末测试练习题
    高一期末测试练习题 初三化学
    初 三 化 学 期 终 试 卷
    《乙烯 烯烃》练习
    第八章 化学实验 同步题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一
    高二化学同步测试(2)—《硝酸》
    溶液溶解度的计算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氢、氧、空气(同步)
    甲烷习题精选
    甲烷习题精选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练习题
    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二
    高一化学练习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练习一
    溶液练习二
    溶液练习一
    高一化学第七章《硅和硅酸盐工业》检…
    化学平衡单元达纲检测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