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邺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下雨,做动词) ③公将焉之(到,往) ④乃往,身自罢之(亲身,亲自)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岂可不一会期哉? 难道能够不遵守约定的时间吗?一,动词,始终如一,引申为一贯遵守。会,期,同义。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言必信。
译文:魏文侯与一名小吏约好在某个时间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众人饮酒作乐,天突然下起雨来了。文侯将要出去赴约的时候,左右的侍从说:“今天我们饮酒作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到哪儿去啊?”文侯说:“我与一名小吏约好了时间的打猎,现在我们虽然很快乐,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他就去了,并亲自结束了这场酒宴。
12、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惟其所以不得(原因)
②则狗恶也(差,不好,不中用) ③则家贫无以(没有办法,指没有钱)
④于是还疾耕(快速,急切) ⑤田猎之获(同“畋”,打猎)
⑥常过人矣(超过)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 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了钱买好的狗;好狗本事大,多次捕获到野兽。
②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不只是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都是这样啊!
(3)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①有了问题,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②凡事要努力,勤奋,才能取得成功。
译文:齐国有个喜好打猎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就是打不到野兽,回家是愧对家人,出门就愧对乡里亲朋。他想这之所以打不到野兽,是因为狗太差了。想得到良种的狗,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于是在地里勤奋耕作,勤奋耕作家才能富裕,家富裕了就有钱买好狗了,狗好了就可以得到很多野兽了。打猎的收获,就常常比别人多。这不是单单打猎啊,什么事都是这样的啊。
13、宋贾买璞
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注:溢,同”镒”,古时二十两为一镒。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因佯失而毁(假装)②负其百金(赔偿) ③而理其毁瑕(加工玉石,这里用上本义,加工并修理) (2)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①奸利小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
②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失败了,其实败中有胜。
译文:宋国有个名叫监止子的富商,和别人争着购买一块价值百金的璞玉,于是假装失手弄坏了它,给了百金作为赔偿,但是他加工并修理那毁坏的璞玉,得到了千金还多啊。
14、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请求之(请允许我)②君遣之三月(派遣)③反以报君(同“返”)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做,引申为“买”) ⑤于是不能期年(一周年)⑥千里之马至者三(表多数)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①古代有个用千金去买千里马的君王。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②天下人一定认为君王真心买好马。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①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
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译文:从前有个君主,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近臣对君主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到,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是死的,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马头,返回向君主报告。君主大怒道:“要你买活马,为什么要用五百两金子买死马?”近臣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买马的,千里马今天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
15、熊渠子射石
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刘向《新序·杂事四》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见寝石以为伏虎(躺着)②关弓射之(贯穿)③却复射之(退回,后退几步)④矢摧无迹(折断)
(2)翻译下面句子。 关弓射之,灭矢饮羽。 熊渠子弯弓搭箭射出,连箭尾的羽毛都射进石头。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精神高度集中,往往可以收到奇特的效果。
译文:过去楚国有一个叫熊渠子的人夜晚走路,见到前面一块“躺”在地下的石头,以为是伏着的老虎,就弯弓搭箭射去,连箭尾的羽毛都射进了石头。往下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石头。但熊渠子又拉弓向石头射去,箭折断了石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