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化学 >> 高中二年级 >> 化学高中二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查询化高二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一、命题原则

本套试卷依据2006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2007年北京春季会考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要求,将难度降低后来命题的。其一是考查学生对考点的掌握情况;其二是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力求改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三是命题本着以教材为本,考试的基本内容不离开教材,以强化教材的重要性;其四是加大主观试题的考查力度,旨在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注重主观试题的答题要点的指导。

二、试卷难度控制

本试卷共计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计24道小题。试卷的难度控制在0.600.65之间。难度比例为:容易题占60%,中等题占20%,难题占20%。预计本试卷的平均分为75分左右,优秀率为5%左右,及格率为95%左右。

三、试卷的整体情况

学校

应参考人数

实参考人数

平均分

不及格人数

及格率

全县

2986

2957

72.73

184

93.78

综合数据来看,与预计的数据基本稳合,达到了命题的基本预期目标,能够很好的完成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测试。

四、试卷考点分析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第Ⅰ卷分析

第Ⅰ卷为选择题,主要集中在了对语基中字音、字形、词语、修辞和病句的考查上,这些考点均是高考和会考的考点,也是检测学生积累方面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本卷中还测试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高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掌握的相对比较好。所以在命题时,选择了课外的一篇文言文《薛仁贵传》,选自《新唐书》。文本难度和所学第三册教材中的文言文难度相当,均是唐宋时期的作品。题目难易适度,考点与高中会考的考点相同。

从数据的统计来看,本卷总分是20分,参考人数是2957人,平均分是11.87分,得分率为0.59。应该说,基础部分得分比较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

(二)第Ⅱ卷分析

本部分共六道大题13道小题,共50分。参考人数是2957人,学生的平均得分是25.05分,得分率是0.50,这说明我们在阅读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下面是每道题的分析:

1.第三大题分析

第三大题共3道小题17分,平均分是10.93分。得分率是0.64。与欲想的0.65相差无几。

1)学生完成情况

11题是断句题。本题的选材是课内背诵篇目《六国论》中的语段。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平均分在4分左右,达到了命题者的要求,本题属容易题。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内教学内容的落实上是很到位的。

12题是诗歌鉴赏题。设两题,①小题考内容,②小题考手法。共6分。

①小题2分,属中等题。学生对①小题完成较好。学生能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能从诗中找到关键词,能结合课内所学,结合有关杜甫的背景知识,读懂两首诗的内容,读出作者的“愁思”。平均分在1分左右。

②小题4分,属难题,完成情况较差。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有哪些表现手法,故此,答题时答非所问。

13题为背诵题,为容易题。所选均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篇目的句子,同时也是2006年北京语文高考说明当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学生完成的情况较好,平均分在5分左右。

2)总体评价

①重课内落实,使教师教有目的,学生学有所获。

②重能力测查,诗歌鉴赏的两个考点设得很好,有迁移,有梯度,有难度,学生能借助课內学习的背景知识,尝试解决未知问题。同时,命题者要求写出同也可,异也可,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给学生很大的答题空间。

3)存在的问题

①学生对诗歌鉴赏题有畏难情绪,不能结合具体问题,切合实际的回答问题,会而不全。

70%以上的学生审题不细,①小题将两首分别作答,②小题不能扣住“花鸟”作答。

4)改进措施

强化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模式。

2.第四大题分析

第四大题共4道小题8分,平均分是2.49分。得分率比较低。

从选材角度来说,本题的文本属历史类社科文,对于高一年级就已经参加了历史会考的学生来说,文本的难度不大。

从设题角度来说,本题共4道小题。题干的表述明确,不会给学生造成审题障碍。第14题和15题是选择题。14题考查句中词语含义的理解,15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16题和第17题均是简答题,均是从内容理解的角度来命题的,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本题的考查点均在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上,这是高二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优点:

①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有将选项中所给信息在原文中找出并进行信息比对的意识,从而能够较好地完成 1415两个选择题。

②优等生和中等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强,能够较准确的筛选出17题所需要的信息。

不足:

①中等生和后进生对选项中所给信息在原文中找出并进行比对的意识较差。

②中等生和后进生缺乏把握句意的意识,因而造成了对17题信息筛选不准的问题。建议教师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把握句意的能力。

16题难度较大,信息筛选的区间较大,因而给学生造成了难度,使学生无法准确筛选出所要信息,进而不能准确答题。

措施:

①教师在试卷分析或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比对的意识。教师可以做出示范,使学生提高这一意识并掌握其方法。

②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明确阅读不同文体的规律,阅读社科文的技巧,培养学生把握句意的能力。

3.第五大题分析

第五大题共17分,学生的平均得分是6.42分,得分率是0.38。得分率非常低。

从选材角度来说,本题的文本是选自学生熟悉的作家冰心先生的作品,旨在降低阅读背景方面的障碍,让学生进入纯文本的阅读。

从设题角度来说,本题共4道小题。题干的表述明确,不会给学生造成审题障碍。第18题是双项选择题,主要从内容理解和鉴赏角度来考查学生。第19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来解读全文。第20题和21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20题要求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概括人物形象,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训练的题型。第21题是通过读文章来分析概括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提的问题。所以从提问来说,并不存在难度。

学生存在的问题:

①抓住语境筛选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19题是中等题,答此题要抓住词、句和语境,要结合文章的背景答题,但多数学生忽略了文章背景,只是解词解句,答得比较差。

20题是概括人物形象,从人物所言所为提炼人物特点。应该说此题较易,但一部分学生只列举事例,不能从事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能力、提炼能力应加强培养。

21题在文中有较明显信息,但学生筛选不准,应该说此题较易,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原因在于学生读文章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较差,有待训练、培养。

4.第六大题分析

第六大题8分,学生的平均得分是5.22分,得分率为0.65试题侧重能力考查,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是很好的检测。

22题:

多数同学能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仿写形式正确,并能写出一些人生体验。

少数同学审题存在问题,仿写成如:一半是……,一半是……;左边是……,右边是……。

有的同学思路狭窄,仿写句只是:一撇是男人,一捺是女人……

23题:

此题是一道新题型,是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考查学生的读书积累,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的要求所出的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其中试卷中所选的书目,均是所规定的必读的书目。故此,在试卷中出了这道新题型。此题的导向性强,旨在提醒教师要让学生读书,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增加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也是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北京的符号“的导向之一。

此题很好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学生对《三国演义》、《论语》、《呐喊》、《老人与海》比较了解,推荐较多。

存在的问题:有说错作者的,如《围城》说成是沈从文的;说错文体的,如《呐喊》说成是散文的;有对内容一无所知的,望文生义的,如说《家》是幸福港湾的。

(三)第Ⅲ卷分析

第Ⅲ卷为作文,共50分。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5.81分。得分率较低。

本次作文为给材料的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就所给材料进行分析,从某一角度谈自己的认识,能考查出学生的思维水平,也能看到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情况。现就学生作文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1.审题不准,未读懂材料的主旨,话题角度偏或不着边,如:谈“爱国”、谈“友谊”等。

2.观点与材料不统一。

3.对材料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述,堆砌论据。

4.论述结构欠层次性,思维不清晰。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化高二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有关电池的典型习题
    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测试题
    高一第七章单元综合测试答案
    化高二期末测试试卷
    化高二期中测试卷
    有机化学综合练习
    晶体结构和性质——练习
    《电离平衡》综合检测题
    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
    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烃及其衍生物综合练习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乙烯 烯烃练习
    仪征市九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思想品…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扬州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试…
    《电离平衡》 检测题
    《电离平衡》复习练习
    《氮族元素》试卷
    《烃的衍生物》单元测验(45分钟)
    《氮族元素》测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化学平衡·综合测试题
    铜川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章单元测…
    第四章 乙炔 炔烃练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专题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选修III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 晶…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题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卷
    乙酸 羧酸综合练习
    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分析----作文
    初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分析
    仪征市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思想品…
    第二学期扬州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化…
    扬州市高三(0905)四模物理试卷分析
    高三数学试卷试卷分析
    教 师 的 人 格 力 量
    文言寓言故事一
    氮族元素练习题
    文言寓言故事二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抓好课堂教…
    高二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下学期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文言译文与诗…
    文言寓言故事
    初三物理二模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氮族元素练习题(六)
    南京市二模作文例文
    氮族元素第一节 氮和磷
    氮 族 和 化 学 平 衡 检 测
    氧族元素练习题
    氧族元素 练习题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水的电离 和溶液的PH
    文言寓言故事三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检测
    氮族元素练习题
    氮族元素练习题(三)
    氮族元素练习题
    氧族元素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会考化学方程式集锦
    夏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化学检测试题
    华师一高二化学第三章测试题
    油脂基础练习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定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化学平衡单元达纲检测
    氮族元素单元测试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高二语文段考试卷分析之“名句默写”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练习
    原电池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练习答案
    《乙烯 烯烃》练习
    浏阳一中高二毕业会考化 学 试 题
    《乙烯 烯烃》练习
    《烃的衍生物》单元过关测试
    《化学与技术》第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乙烯烯烃》补充练习(一)
    参考答案
    三水实验中学高二化学专业班化学平衡…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练习二
    化学选修三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单元测试
    《几种重要的金属》复习
    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化学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
    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 乙炔 炔烃》补充练习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二)练习题
    中考作文复习七法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学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常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高二下学期化学检测试题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高一期末测试练习题
    高一期末测试练习题 初三化学
    初 三 化 学 期 终 试 卷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江苏教…
    第八章 化学实验 同步题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一
    高二化学同步测试(2)—《硝酸》
    溶液溶解度的计算
    初三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氢、氧、空气(同步)
    甲烷习题精选
    甲烷习题精选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练习题
    高二月考化学试题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二
    高一化学练习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练习一
    溶液练习二
    溶液练习一
    高一化学第七章《硅和硅酸盐工业》检…
    合成材料、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原子结构习题精选三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